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视角下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

2018-04-03施国山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太极拳竞技

施国山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

中国的传统武术种类繁多,源远流长,然而除了较易接受的太极拳、太极剑、梅花拳、长拳、各类象形拳等少数武术项目,更多的武术项目如劈挂掌、八极拳、金刚捶、十二路谭腿、长短器械、双器械以及软器械等却逐渐淹没于历史文化长河,其发展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承的主要方式,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传统武术项目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视角下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承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丰富内涵并自成体系的体育运动项目,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武术提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天和地之间的和谐以及身心的和谐。在传统武术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受到了我国传统哲学、养生学、美学、兵学以及医学等多种传统理论的影响,还汲取了道家、儒家以及佛家的多种思想,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刚正不阿、积极进取、达观入世、勇于创新以及自强不息等良好道德品质。将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武术不仅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可以传承我国的民族精神,从而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缺少传统武术的教学

目前,我国的武术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首先是将政府作为主导的竞技武术,竞技武术主要是指借鉴或者参考西方竞技体育的标准或者规则上制定出的武术项目,主要包括将难美性技能作为主导的套路运动以及将对抗性技能作为主导的格斗项目,这两种运动项目最具代表性;然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武术,传统武术的技能体系以及功法体系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是我国武术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主要发展与传承途径,却没有将传统武术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现在大多数高校中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是竞技武术,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与传承。比如,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都是以初级剑、初级棍、初级长拳以及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我国传统武术中的精华——八极拳、八卦掌、通臂拳以及陈式太极拳等多种传统武术却很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虽然竞技武术也是武术体系中的一部分,但是竞技武术的文化趋向与传统武术相差很多,如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只进行竞技武术教学,会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武术教学中缺少武术文化的教育

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传统武术文化的载体,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思想高度。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中,很多学校只重视套路教学,没有展现出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根本不能进行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有些高校虽然意识到了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进行系统的传统武术文化教学,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讲解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程,并没有进行传统武术内涵以及精神的教学。比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导太极拳时,会简单介绍一下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但是讲解的重点却放在了张三丰高超的武艺以及太极拳的招式特点上,并没有对张三丰在传统武术方面做出的努力,展现出的道德精神、历史责任感以及民族气节进行介绍。

(三)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方法陈旧

我国高校的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从体育院校毕业的,虽然这些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去要求,但是对武术文化知识的了解却不够深入,在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中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得高校体育教师不仅可以进行技巧上的教学,还可以进行文化上的教学。另外,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陈旧,很多教师都是先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或者小组练习,这样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视角下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承的创新对策

(一)明确高校武术教学的目标

高校武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与传承传统武术,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目标侧重于竞技武术的学习以及竞技武术技能的掌握,使得传统武术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教学活动也比较单一呆板。因此,我国高校要明确武术教学的目标,将传统武术的教学放在高校武术教学的首位,在进行高校武术教学时,不仅要进行传统武术的教学,还要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这样才会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

(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将传统武术作为高校武术教学的目标只是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承的第一点,要想使高校武术教学在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承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就要完善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在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要注意高校传统武术课程的设置,不能将传统武术课程设置的过于分散,要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地域性以及长期性。比如,我国大多数高校为了节约教学资源,规定一年级选修过的体育课程不能在以后的课程中进行学习,或者是在一、二年级展开的传统武术教学,三、四年级就不再开展,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

(三)注重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高校武术教师在进行传统武术的教学时,不仅要进行武术技巧或者套路的讲解,还要讲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比如,太极拳作为一种意气运动,讲究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太极拳不仅蕴含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还展示了儒家“中庸的处世之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导学生要仁爱、宽容大度;如果受到攻击要以柔克刚;处理事情时要客观公正等等。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另外,我国的传统武术种类很多,每一种传统武术都有它的文化渊源,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还要加强传统武术文化的挖掘。教师可以在课外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知识的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这样才会更好地教导学生;高校可以安排教师去传统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或者武当山,进行参观学习,深入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武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从一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高校可以在假期安排体育教师外出进行传统武术以及传统武术文化的学习,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面;第二,高校可以邀请传统武术行业的专家进行讲座,以此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教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认真学习传统武术文化,并将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在日常的行为中展现出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体育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在进行比较复杂和困难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慢动作反复地播放该动作,直到学生充分了解该动作的要点,然后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在学习该动作的体会,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体会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在教授少林传统武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少林寺》这部电影,让学生感受到武术人不怕苦累、勇于抗争的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武术。分析可得,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视角下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承的研究可知,高校体育教学可以将传统武术发扬光大,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人员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视角下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蒲映梅,赵文.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02):61-63.

[2].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4(2):27-29.

[3].张油福,黄晓晓,王国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体育民俗文化保护——基于贵州体育民俗史及当代转型的考究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6(6):31-35.

[4].张立鹏.新课改下的“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太极拳课堂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09(08):85.

[5].范铜钢,虞定海.传统武术传承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7-31.

[6]曹佩芳.安徽省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太极拳竞技
传统武术怎么了?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竞技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42式太极拳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