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环境下对小语种人才培养的路经探究
2018-04-03胡翌丹
胡翌丹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引言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中亚及东南亚地区进行访问时,提出了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战略中指出,要重新塑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包括中国在内的俄罗斯、中亚、东南亚、中东欧和西亚及北非等区域的65个国家进行双边贸易合作。这一战略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可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他懂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但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众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小语种人才匮乏。为了将这以战略构想更好的落实,我国高校应主动承担了培养外语人才的重任,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个人方面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身成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外语人才;同时国家政府也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为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打造平台。在这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发展所需国际化、多元化的应用型小语种人才。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内容
“一带一路”英文名字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中亚及东南亚地区进行访问时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旨在重新塑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主要内容是:借助中国与其他国家原有的双多边机制,加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旨在于打造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参加东盟博览会时也提到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所建立的“海上丝绸之路”,意在重新开启这一经济路线,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参与主体众多,包括中国在内的俄罗斯、中亚、东南亚、中东欧和西亚及北非等区域中的65个国家和地区。在其中在94座城市中,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座港口城市是“一带一路”的首位首位连接之处,从而形成一个圆环的经济路线。在这一经济路线上,主要以新兴的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数约为44亿,经济总量高达21万亿美元,这两项数据分占全球总数的63%和29%。所以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据调查,“一带一路”战略之路的沿线共有64个国家,涉及官方语言多达40余种,若加上其中涉及的区域民族和部族语言,可能会不下200种。很显然仅靠英语已不能满足“一带一路”的发展。掌握沿线国家涉及的语言会对战略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如何针对“一带一路”的需求培养小语种人才
(一)将小语种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研究型转变为应用型
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顺利实施,需要一批有国际化视野、专业素质过硬的小语种人才,这就对外语高等教育发起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我国外语高等教育培养外语人才的外语言素质,还要通晓所学外语使用国家的国际规则,帮助外语人才从语言研究型向应用型人才过度。首先,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外语学习中的常规教学,即使学生的语言水平高学习成绩优秀,但也很难满足在 “一带一路”环境下对小语种人才战略实施的需求。因此,外语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高、精、尖”的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功底和沟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小语种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营运管理、品牌建设等各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一些外向型的企业在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会需求具有创造能力的外语高端人才,通过小语种人才使其与其他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时外语人才就不再是单纯的翻译者,是企业对外沟通的纽带,是发展的的重要环节。所以除了基本的与外国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之外,还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领域,不断在工作中学习,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其次,要有极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经济带沿线涉及的国家较多,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各异,这就要求小语种人才能够谙熟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在合作中尽量减少不同文化带来的摩擦和碰撞,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的氛围。同样,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小语种人才不仅是合作中的枢纽,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这就要求他们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并能最大限度的将中国文化传达给外国友人,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二)高校改善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方式
在高校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策略上,可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外语的课时比重;二是完善图书馆小语种文献资源建设。对外语专业人才应实施“E+小语种+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的传统外语教育理念和目标中,英语是最为重要的。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的确极高的重要性,但是单纯地掌握英语一种外语不能满足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需求,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作为第二外语熟练掌握的外语人才,才是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多元化外语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外语教育时适当缩减英语类教学的课程,增加第二外语的课时比重。甚至在第二外语的课程设置上,可以连贯与大学四年的各个学期,使学生对第二外语有系统性完整性的学习。真正做到熟练地掌握沿线国家的小语种,并能良好使用。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有40多种,二我国目前高校开设的外语专业仅涉及20多种,这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甚至在沿线设计的大城市中还没有开设波兰语、乌克兰语、哈萨克语等专业。这种小语种教育的空白,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滞缓影响。高校不仅要增加小语种的课时比重,在小语种的范围上也应有所扩宽,为战略发展提供语言保障。
小语种通常一般是指除联合国通用语言(英语、汉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之外的语言种类。但在中国教育中,将除英语之外的所有外语语种称为非通用语种,及小语种。由此可见中国教育对英语的高度重视,以至于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小语种文献资源的建设还不完善。甚至在中国知网中关于小语种的文献很少关注度也很低。这对小语种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图书馆小语种文献资源的建设,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资源支持。首先丰富文献资源要满足不同语言学习的需求。“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国家众多,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国家的语种,对于一些常见的语种不能停止充学科主题的文献资源的补充;而对于一些非常接触的小语种,例如西亚、北非等国的官方语言没有课程的开设,就要更多的补充其语言学习类的参考文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当文献资源充足时,学校应加大对小语种文献资源的宣传,让学生们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对小语种的极大需求,学习小语种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也为就业几率提供保障。当学生对小语种资源的关注度和利用率有所提高时,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源才不会成为摆设,进而培养出综合能力强、高素质的小语种人才。
(三)国家对外语高等教育进行改革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小语种人才的迫切需要情况下,教育机关就需要对传统的外语教育模式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首先,应建立规划指引外语高工作的相关机构。单纯靠高校的力量还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为高校在小语种资源建设时提供帮助,对外语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引。有关部门最好尽快设立有关外语高等教育工作规划的机构,统筹规划外语教育的发展之路,并对高校在外语教育工作进行的合理性进行监管。这样才有助于小语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小语种人才。其次,完善小语种教育机制。目前我国语高校虽开设了小语种专业,但多数是作为第二语言选修课程,学生的学习深度不够。课程的目标建设明显过低,不能满足当前战略实施的根本需求。因此,教育部门应对高校外语教育模式进行整改,为小语种的建设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与沿线上大的国家展开经济贸易合作,更要与沿线上的中小国家在经济中积极合作、在文化上深度交流,这就需要更多的小语种人才为合作交流提供支撑。呼吁相关部门能够有所作为,为我国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积极推动外语高等教育的优化整改,真正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云升.“一带一路”建设与小语种人才培养[J].新东方,2016,(04):59-63.
[2]王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教学刊,2016,(15):209-210.
[3]陈丹,徐敏,马晨辉.“一带一路”战略下高校图书馆小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08):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