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8-04-03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花鼓戏淮北戏曲

孟 峰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馆 安徽·宿州 234000)

一、淮北花鼓戏的历史起源

淮北花鼓戏据传形成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晚清(1796—1911)趋于昌盛,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淮北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其是基于该地区汉族民间歌曲演变而成,男主角在表演时通常会背着花鼓,乐队伴奏以“花鼓调”为主要特色,淮北花鼓戏由此得名。在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交界处以及安徽北部,淮北花鼓戏较为流行。就唱腔而言,淮北花鼓戏更多表现为含蓄中透着幽怨,整个曲目饱含韵味。对于“寒调”而言,其表现力十足,哭声显露者哀怨,独树一帜。民间对花鼓戏的评价如下:“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句调性以哀怨为主,行腔幽怨。开创了俚语戏曲的演出类型。目前,淮北花鼓戏的舞台设计以及人物表演形式较为落后,仍然以虚拟表演为主要特征,在这一模式下,演出情景可通过虚拟手法进行实现,并且男女角色可互换。

二、淮北花鼓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淮北花鼓戏的发展现状

淮北花鼓戏流行于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其中皖北规模最大。农村红白喜事都有它的身影,其身份主要是农村草台班子,不成气候,更别说传承与发展了。到目前为止,淮北花鼓戏已丧失其原有的自在、自由及自娱等特性,且班社团队也不再出现,唯一剩下的就是宿州市埇桥区淮北花鼓戏剧团,并且是惟一的带编制的国有剧团,现已改制转企推向社会。

我国于2000年在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中正式纳入了淮北花鼓戏,机关部门为了促进和弘扬花鼓戏的发展,花费了很多费用和精力,不仅将汽车流动舞台配备给戏剧团,同时还独立设置了表演经费,针对三位淮北花鼓戏传承人授予国家级的称号,分别给予其经费表示支持和鼓励。杨春,华立仁等一批花鼓戏文人著述立传,宣传、介绍、普及、传承花鼓戏知识和技艺。华立仁采取新老结合,以新演员为主,老演员为辅,陆续排练出现代戏《苦柳》《柳风镇》《酸儿辣女》等,传统戏《姐妹易嫁》《墙头记》《三踡寒桥》《审坛子》等大戏,同时排练一批小戏、折子戏、小品和歌舞。他导演的淮北花鼓戏《新人骏马》三次进北京演出,并参加国庆游园活动;《三保险》《童言无忌》《村官见村官》《我和奶奶是战友》《俺从灾区来》等获得省部级奖项。杨春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淮北花鼓戏音乐研究》等等。再加上之前以论文、专著、唱片机词典等形式所保存的资料,形成淮北花鼓戏智库,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和参考奠定了基础,这就得以在一定范围内很好的保护了淮北花鼓戏,使其不断延续。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花鼓戏这种活态的艺术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花鼓戏成为首要的问题。

(二)淮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存环境遭到冲击

在新时代浪潮和现代性文明的席卷之下,人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导致生物圈的生物量大大减少,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及影响,文化类型也大大减少。传统戏曲、古典歌舞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面临的地方文化生态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必然引起当地群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趣的改变。淮北花鼓戏作为沿淮地区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自是难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现代文明相较于传统文明对人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通过随机调查我们看到,喜爱淮北花鼓戏的80%以上为中老年人,很大一部分年青人对淮北花鼓戏不感兴趣,有的不知道淮北花鼓戏这个剧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沿淮地区的绝大部分中青年怀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到相对发达的地区谋业求生,受花鼓戏的熏陶和感染微乎其微。在他们眼中,淮北花鼓戏远离世俗生活,枯燥而乏味,难以激起兴趣点,更谈不上可以带来可观的利益回报。人们不关心淮北花鼓戏生存状态及淮北花鼓戏受众群体较窄,是导致这一艺术形式面临生存危机的重要原因。

2.传承人才锐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之人们娱乐消遣方式的急剧变化,经济不景气导致淮北花鼓戏演员纷纷转行,有的走穴打工自谋生计,表演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剧本创作人员编创难出新意,赶不上时代步伐,与实际脱钩,使得当地淮北花鼓戏虽有具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实际对外公开演出的机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淮北花鼓戏在都市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造成其演出市场越来越萎缩。导致年轻受众逐渐开始流失,他们大多将关注转移到网络文化中来,不再关注淮北花鼓戏,致使戏剧技艺传承发展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尴尬。

3.传播方式落后

运用传播平台对淮北花鼓戏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弊端。首先,传播覆盖面较小,方式不够多样化。当前固定化的戏曲节目就是宿州电台“戏曲”及宿州广播“虹乡大舞台”,因为地区电台无法及时更新设施,所以不能大规模的传播戏曲;其次,节目缺乏丰富的内容,传播效果不理想,媒体通常运用播放传统戏曲的方式来传播花鼓戏,缺少对新曲目的传播,而且戏曲的影像播放清停留在较低质量层面,存在忽视点评及反复播放的弊端;最后,传播创新度较差,技术有待更新。对于淮北花鼓戏来说,仅有的少量经典剧目也得不到很好的传播。很多电视台播放的花鼓戏曲目形式缺乏更新,演员与观众间缺少互动,宣传工作质量有待提升,且网站无法对曲目进行实时性更新。

三、淮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传承环境,开拓创新

任何一种事物,都需要有适宜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场所,若其生存发展的空间急剧萎缩,这种事物就会趋向消逝。站在这个角度上说,淮北花鼓戏的传承保护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其提供适度的生存发展空间。传统民间音乐表演的本质为集体性的文化活动,同演员个体演出存在本质的区别。艺术家依附于民间音乐,民间音乐能够对民风民俗进行全面、真实的体现。淮北花鼓戏是源于沿淮民间的地方剧种,是当地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杰作,与生活习俗、民间信仰等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淮北花鼓戏的发展因该适应时代要求,一方面要“保留传统,原汁原味”这就要求组织人员挖掘它、保护它、传承它;另一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予以祛除或加以改造,对于其精华在保留的基础上还应加入时代元素,使之满足广大青少年淮北花鼓戏受众要求,实行双轨并进,传承保护时主动融入现代民俗的内容,这既是维护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传承保护的最重要体现。对于淮北花鼓戏传承发展,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作为,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制定鼓励性的政策制度,营造利于淮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戏曲科研人员要深入研究,以便为淮北花鼓戏的传承发展提供可行性强的对策建议。

(二)培养淮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

在对淮北花鼓戏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人才创新,才能更好的推动花鼓戏的发展。这就必须要保护人才,并极大人才培养力度,可以从理论、音乐、导演和演员等多个角度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淮北花鼓戏的艺人就是其重要传承人,他们才是淮北花鼓戏文化传承保护的最重要主体。如果老艺人渐渐老去,而新生力量跟不上,传承人才极度匮乏,将会对淮北花鼓戏的传承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以说这种影响还是致命性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淮北花鼓戏传承保护也就是老艺人的保护和新艺人的选拔和培育。对于诸如周钦全这样的重要传承艺人,应当给予特殊的保护和照顾。一方面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保障他们的经济生活,免除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准确定位重要传承艺术的角色,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拓展发展空间,为他们收徒授艺创造有利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凝聚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传承队伍,形成淮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

(三)利用好现代传播媒体的作用,打造出立体化的淮北花鼓戏传播网络体系

在现代化社会中,只有掌握好当前人们的审美习惯,对宣传方式和渠道进行更新,才能使花鼓戏更好的被接收和肯定,有效推动花鼓戏的持续发展。目前,人们了解知识的关键途径就是互联网,所以要对现代化的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对花鼓戏传播网络体系进行打造,将多屏互动变为现实。首先,对花鼓戏作品进行传播时,要尽可能的应用现代传播媒体,引发人们的关注;其次,可以针对淮北花鼓戏,对论坛、网站进行构建,并打造花鼓戏的云收藏馆、微信平台。让人们能够多途径、全方面的了解花鼓戏,能够通过便利化的渠道学习花鼓戏,对其最新曲目、美学特点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借助在线的方式随时同演员进行沟通,并认识更多热爱花鼓戏的朋友,创建联谊会等多样化的戏曲活动;最后,可以针对花鼓戏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向广大人民推出定制的个性化服务。观众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和需求,对戏曲内容、传播途径进行选取,并将针对性的戏曲内容推荐给观众,使观众获得优质的体验。

(四)淮北花鼓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校,纳入现代知识体系中,构建传统文化新的生态系统

淮北花鼓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淮北花鼓戏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为了更好的研究淮北花鼓戏,传承其技艺,培养传承人才,将淮北花鼓戏通过一门课程或者一门研究方向引入到学校。不同国家的高校均青睐这种教育方式,其中美国就对中国戏曲专业进行设立,我国也将民族民间音乐理论融入到音乐专业课程内。在设立花鼓戏这一传统文化课程时,要全面、综合性的考虑文化功能、文化发展及文化保护路径。要让传统文化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满足人们的现代需求,实现其现代价值就必须在现代知识架构内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并于学校中对专业、学科进行设立,培育出优秀的传承人才,实现花鼓戏的良性发展,构建出专业化和生态化的花鼓戏教学、表演、演出、人才培养系统;利用好学校资源,对现代元素进行充分吸收,挖掘新素材,突出表现剧目表演及舞蹈特点,将戏曲的知识、通俗及娱乐等性质进行融合。通过高校使非遗戏曲淮北花鼓戏得到了活态传承和保护,为淮北花鼓戏的保护和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总结

淮北花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生存环境遭到冲击、传承人才锐减、传播方式落后等发展困境。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发展淮北花鼓戏,应与时俱进,营造良好传承环境,开拓创新、培养淮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的作用,构建立体化的淮北花鼓戏传播网络、纳入现代知识体系中,构建传统文化新的生态系统,实现淮北花鼓戏其艺术的重生,进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蒋月侠,李娟.现代传媒视野下皖北戏曲的继承与发展——基于受众视角的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7,34(1):63-67.

[2]彭子华,杨春.淮北花鼓戏生态研究与非遗保护实践探索 [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106-112.

[3]李小娜,吕金玲.论淮北花鼓戏的保护模式[J].铜陵学院学报,2012,11(2):92-93.

[4]刘佳.天沔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5]汪源.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可行性对策研究——以淮北地方戏曲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3):103-104.

[6]郭威.《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评述[J].人民音乐,2009(10):81-83.

[7]朱旭辉.跨文化语境下纪录片的地域图景与美学意象——以黑龙江地域纪录片为例[J].中国电视,2016(8):78-81.

[8]方李莉.论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J].装饰,2003(1):159-167.

[9]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05-113.

[10]费孝通,方李莉.全球一体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J].民族艺术,2001(2):8-20.

[11]方李莉.“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构[J].群言,2009(2):26-29.

猜你喜欢

花鼓戏淮北戏曲
论数字时代湖南花鼓戏的整合传播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