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内需的现状和策略探析
2018-04-03沈友娟
沈友娟
(诏安县南诏镇中心小学,福建 诏安 3635000)
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迫切的内部学习需要就是学习内需。如果小学生没有强烈的内部认知动力,就会让数学教学失去“生根发芽”的土壤。如何应用有效策略,将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体验过程融入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中呢?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能够进入人脑并成为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必须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活动。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内需发展现状分析
小学生学习内需的现状分析是研究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内需的基础。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没有做到“三环节到位”——即看书预习、积极参与、梳理反馈。
(一)没有养成认真看书预习的好习惯
据调查,大部分小学生没有阅读数学课内外读物的习惯。笔者在6所小学的中高年段各抽查5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经常阅读数学课本内容的学生占31.8%,偶尔阅读数学课本内容的学生占25.6%,没有阅读数学课本内容的学生占42.6%;经常阅读数学课外书的学生占15.3%,偶尔阅读数学课外书的学生占10.9%,没有阅读数学课外书的学生占74.1%。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家长没有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二)学习数学的内需较差,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常常导致学生较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较差,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没有养成不断钻研的思考习惯。自制力差,学习障碍重重,严重缺乏学习内需。[1]
(三)数学知识没有及时梳理反馈
大部分学生课后没有及时反思—梳理—反馈。“梳理”指学生学会反思、剖析学习重难点,学会追根溯源地思考问题;“反馈”指学生通过先复习课堂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完成“反馈—发现—解决—归纳”的学习过程。
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内需的策略探析
(一)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阅读的习惯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激发他们阅读数学课内外读物的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编排特点,创设积极有趣的学习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小学生阅读教材和数学课外书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是指导学生阅读数学的方法,如在阅读中质疑、在阅读中比较等。小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常常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读什么、该怎么读,学生心里没底。教师可以“设疑布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教材进行主动“加工”。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师可以教小学生抓住关键词阅读,一边读一边猜想、论证如下问题:(1)“分数的基本性质”强调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如果“不同时”,会怎么办?(2)如果把“同时乘或除以”改成“同时加或减” ,结果会怎样呢? (3)“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求“不为0的数”。如果是0,结果会怎样?这样的质疑、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课内知识的习惯,这种好习惯也会延伸到阅读课外数学读物上。
(二)诱发学习内需,激发学习主动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要解决的活动应由学生独立地进行,教师的指导应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情景、启迪思维、引导方向上。”[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内需,实现“被动学知识”到“主动学知识”的情感跳跃,使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学生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师生心理交融、合作互动的良好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学好数学的技能。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新课伊始,可创设情境——超市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小数自然出现在物品价格标签上。又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某教师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趁机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能跟老师拍出相同的节奏?”学生回答道:“因为都是按顺序重复着相同的节奏——哒,哒哒,哒,哒哒……”教师继续追问:“你们能把这组节奏拍完吗?”学生摇摇头说:“这组节奏依次重复出现,无穷无尽,不间断,永远也拍不完的。”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感性地认识了“循环”的概念。
2.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思考:如果没有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圆锥和圆柱是否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呢?这样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的学习内需力从潜在状态蜕变为活跃状态,使学生认识到“等底等高”的重要性,并在猜想——判断——感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学新知的强烈内需。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如“要把10盆花分别摆成3行,每行摆4盆,该怎样摆?”这道题按常规思路思考是行不通的。于是,某教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问题入手:房间里坐着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一共只有3个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讨论与思辨,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其中有一个人既当爸爸又当儿子。学生经过观察、猜测、画简图验证,原来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三)注重梳理反馈,延缓学习内需
课堂教学效果由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没有学习兴趣的学习只会带来疲倦,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1.经历“释放”—“碰撞”— “吸收”的过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后,教师先让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①你想到几种解决方法?②这几种方法有什么联系?教师给学生提供将想法“释放”的机会,让学生不止步于分享“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这个结论,而是梳理出“学到了新的方法和新知识”这个结果。学生在探索出学习方法的同时相互启迪,不断补充完善自己没有想到的方法,就像注入学习的兴奋剂,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并且快乐地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3]
2.反馈解决问题方法的多向性。教师要及时引导小学生发散性解决问题。如《周长》这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撕一张长方形纸(课后总结为“三撕”),让学生迸发持久的学习内需力。“一撕”,把一张长方形纸撕去一角,变成一个近似五边形纸和一个近似小三角形纸,通过周长的比较,引起学生对周长的深入思考:周长和哪些条件有关?是边线的数量、每条边的长短、还是图形的大小?进而,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到:形随物变,周长破坏了,又出现新的周长了。“二撕”,把一张长方形纸沿着对角线不规则撕去,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刻体会到,不能简单地认为图形大的周长就一定长。这种设计给学生带来挑战,也给学生带来持久的学习内需和深刻的体验和收获。“三撕”,把一张长方形纸撕去两个不规则的角,引导学生思考:撕开后你又发现了什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把问题情境多次运用、赋予不同的学习任务,能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的亲切感和实用性,体验成功的感觉。
又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后,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不急着讲评,而是把纠错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①错在哪里?②为什么会错?③怎样改正?在学生交流正确的解题思路后,教师改变题目条件,横向延伸或纵向延伸。这样的交流,有深度,有变化,能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又可以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内需进一步得到延伸拓展。
3.梳理知识点,自主出题。教师确定知识点,让学生出题,有助于把学生的学习内需延伸到课外。如教学《小数的整理和复习》后,教师可直接出示一个小数,让学生根据这个小数自主设计复习题。学生在自主出题过程中,不但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达到了复习单元知识的教学目标。应接不暇的复习材料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弱学生的学习内需力;精而少的复习材料则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整理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保持持久探索的积极状态。
教师要善于转换角度,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有挑战性,感觉到学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内需,获得更大的数学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