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分层教学研究
2018-04-03林艾菲
林艾菲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浦分校,福建 漳浦 363200)
学生会不会阅读,能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吸取多少养分,关系到学生素质提高的幅度。但因为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如何针对教材内外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层教学就成为重点。
一、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及成因
纵观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水平现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少部分的优等生。优等生的基础知识较为牢固,同时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因此,教师教学的目标在于进一步促进其理解知识能力的提升,实现个性、特长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层次是大部分等待提升能力的中等生。中等生通常基础较为理想,缺点主要集中在懒惰思想与学习习惯方面。中等生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多元化的措施,让中等生将学习方法改进改良,对阅读有一个新的动力认识,通过致力于阅读兴趣的培养,以此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终使学习能力上升一个新的台阶;第三层次是一大部分的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上都没有良好的基础,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和动力。为此,教师应对其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兴趣的辅导,重视心理疏通,打破原本不认真学习的态度,重新建立起端正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阅读知识和做题技能,并适当培养语文文学作品审美知识。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但是,现在的阅读教学现状还有很多的不尽人意之处。首当其冲的是教师指导阅读的方法老旧单一,过于“一刀切”的阅读教学方式不能满足阅读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由于课堂人数的限制,一般一位教师一堂阅读指导课要面对平均近五十人数的学生,这样一比五十的师生比例,无法圆满完成详细具体的教学指导任务,更无法对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指导。其次,传统的一种阅读指导方法用于所有班级学生的方式存在了很久,各种阅读层次的学生只用一种阅读指导方法教学,造成优等生继续优秀,中等生停滞不前,差生严重落后,而且随着年龄的上升,阅读水平差距越明显,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再次,阅读指导不明确。阅读范围较为狭窄,教材占据了大部分。课后阅读书目指导模糊,每位学生的建议阅读以年龄段为区分,比如,初中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鲁迅作品选读》《家》《青春之歌》等,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论语》《三国演义》《家》《莎士比亚作品集》等,在作品的难度层次上分别不大,造成初中高中学生有时候同看一部作品,收到的效果却大不相通,浪费了很多时间,事倍功半。最后,中间中等水平学生基数大,但是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大部分的学生处于阅读水平的中间地段,兴趣范围广,阅读量还是比较大的,他们的求知欲强,但是读得不精,也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这部分学生在学生中的比例很大达到63%左右,如何提高中等生的阅读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阅读分层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文学阅读兴趣
优秀的文学作品,蕴藏着作者本身的远大理想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作者智慧与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尝试领悟这些智慧、情感,使得学生受到作者精神的熏陶,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学生而言,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各种文学作品所进行的阅读,需要学生对文学语言具备良好的感知力,能够充分感知文学作品中对应的字、词、句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去区分古代现代等不同年代对应词语、句子的意义,帮助学生主动寻找学习的规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这种能力,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种能力,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丰富个人情感,提高个人素质修养
鲁迅说:书籍阅读是治病救人的良药。文学是精神的殿堂,是人类美好的想象,代表着美好正义与善良。通过阅读,人的内心可以去除现实社会带来的浮躁和功利。由于智商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人会表达自己,有些人不会表达自己,阅读,就是让灵魂有各出口,让心情有所寄托。特别是学生,幼小的心灵更需要正确健康的指引,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作用,是一个人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
三、文学作品阅读分层教学策略
(一)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教师应充分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多元化的策略,从各个层面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独自去解答一些具有难度的阅读理解题,通过不同的题型来测验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还可以根据课堂互动来测试。比如,上韩愈的《师说》一课,在课前,教师事先将设置好的调查卡片发给学生,卡片上的内容可以是针对课文提出几个小问题:1.韩愈这位作家你熟悉吗?可以谈谈你对他的认识;2.文章中有哪几句名句?分别出自谁口?3.韩愈《师说》中有什么样的教师观?卡片分给了学生,让学生将问题回答好收上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分类。有些学生对课文了解比较表面,第一的问题回答得好,剩下两个问题回答较浅;有些学生第一第二问题回答得较好,最后一个归纳性问题答不出来;最后一种情况是学生三个问题均能充分回答,说明理解能力领悟能力都优秀。在问题卡进行标注,针对不同的回答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会韩愈对学习对尊师重道的论述,从而掌握古文运动的背景。这些辅导,都是在开课之前做的辅导,让学生将问题卡统一上交,然后根据学生提问的深浅和题目的类别,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分层授课。这样,就能进行有的放矢的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分层,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对阅读能力的把握是不同的,将领悟能力强、知识面宽、平时阅读量大的学生分为A层,其次还可以将学生分为B层和C层,分别进行辅导。
(二)评价分层,尽量用“赞美式”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评价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能够发挥激励性、导向性的作用。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评价同样需要围绕这个主体来开展,不能过于倚重评价本身所具备的选拔作用,而应通过评价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选择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例如,要把评价分层与目标分层相结合,特别是对于本身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需要将激励性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比如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第一个问题答对了,可以引导他回答不会的第二个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有自信,可以进行思维的启迪,做到每一次进步一点点。
(三)根据年级开展文学作品阅读分层教学,在阅读难度上进行区别
根据年级开展阅读分层教学。例如,对于高中生开展分层教学,可以根据三年对应的语文教学,进行分层处理,分别针对不同学期制定针对性的阅读目标、要求,综合参考各个文学作品对应的深浅、文体以及风格来实施分层。高中一年级上学期,对于刚刚进入到高中的学生来说,其内心刚刚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对高中生活的期盼、憧憬,内心极为希望通过学习去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这个时期的阅读分层应当以散文为主,包括各种关于思想修养、游记访问、托物言志以及写景抒情类型的散文,教师通过推荐一些优美的散文作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散文本身所具备的魅力,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进入到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以后,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持续提升,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时文、随笔、通讯报道以及人物传记等相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进行广泛的涉猎,促进能力的提升。进入到高中二年级上学期之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快速发展,则应当让学生去尝试阅读一些理论性、思想性以及逻辑推理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逐渐去了解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作家,包括鲁迅、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郭沫若、王蒙等,全面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散。课堂时间有限,学习也紧张,上学期就可以安排各种主体阅读,下学期则以文言文、古诗词为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则进行快速阅读,以迎接考试的到来。
(四)分基础地阅读,实现量的积累;分对象开展文学作品阅读方面的安排
可以分基础地阅读,综合参考学生实际能力、基础知识,分别在阅读数量、内容以及时间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在知识、年龄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学生本身对于阅读的需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于阅读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其本身对于一些思想性、逻辑性的文学作品兴趣不足,更为喜欢一些风格活泼、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仅仅需要简单的阅读就能够掌握文章的思想。针对上述类型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辅导,致力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初应当投其所好,推荐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徐志摩的诗歌、鲁迅、冰心的小说、朱自清的散文等。针对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上述文学作品的推荐,还应当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知名文学作品,同时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记录自身阅读的感想。对于阅读能力极为拔尖的学生来说,则应当推荐一些具有思辨性、哲理性的内容,同时增加一些古典文学作品,让他们去尝试写评论性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相应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能力不足的学生,要求一堂课阅读3篇文章,尝试在课后写读后感。针对阅读能力突出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尽可能多度,同时还应当去养成速读、慢读的方法,通过泛读、细度、精度,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有质量、有个人见解的评论。一般来说,在一年的时间里,学生能够完成十万字高质量的文学作品阅读,往往能够获得突出的效果。
因为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其在爱好、个性、心理以及生理等诸多层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文学作品对应的内容、感情、需求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例如,男生往往喜欢一些推理、战争、武术方面的小说,女生则喜欢一些具有较强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性格外向的学生,爱好主要集中在情节跳跃性、感情直露类型的文学作品;内心较为细腻、性格沉稳的学生,更喜欢一些具体、细腻的文学作品;性格内向、感情敏感的学生,通常较为倾向于具有较强文学性的诗文,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通常能够触动他们,教师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精品的文学作品进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