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背景下传统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11
——以潮州市非遗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2018-04-03刘泽煊黄景忠张滔华付桂祯
刘泽煊,黄景忠,张滔华,付桂祯,柴 静
(1.韩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韩山师范学院 教务处,广东 潮州 5210412;3.肇庆学院 中德设计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5.惠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通过一定时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形势下,社会普遍存在对中职教育的不重视和偏见,中职教育对社会吸引力低,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这就使得中职教育从一开始生源质量就不高,甚至有人将中职教育称之为“差生教育”“贫困生教育[1]”。同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也是沿袭学科型的教育模式,无论从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能力,都难以适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发展要求和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各地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论文结合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情况,探讨在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传统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潮州市非遗产业及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情况
潮州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独具一格,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支脉。潮州市是广东省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蕰不仅仅是因为众多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同时也因为潮州保护和传承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潮州市被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共有三十几项,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十几个,其中有些项目如枫溪陶瓷烧制技艺、潮州木雕、潮绣、潮州菜烹饪技艺等市场前景良好。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产业化或可以推动相关产业改良升级,如枫溪陶瓷已成为潮州特色产业。早在宋代,笔架山窑已有“百窑村”之称,产品源源不断远销海外,使潮州成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今天的潮州陶瓷不断发展创新,已发展出通花瓷、瓷花摆件、人物瓷塑、艺术釉花瓶、彩瓷花瓶、手拉壶等多种门类的工艺美术陶瓷,形成了产业化。潮州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每年的陶瓷产值400多亿元。在现代化陶瓷生产中融入传统潮州彩瓷技艺和陶瓷烧制技艺,走“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工艺化”的独特路子,将会大大提高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潮绣与苏绣、湘绣、蜀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目前潮绣传统工艺已从观赏品发展到日用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创造了新品种、新风格,使潮绣抽纱融入生活。潮州是婚纱晚礼服名城,把潮绣、抽纱的传统工艺植入婚纱晚礼服,可以提升服装的档次和品位。潮州木雕也是潮州工艺美术中的佼佼者,与浙江东阳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并誉为“四大名雕”,以其独具一格的雕法技艺,形成具有潮州特色的民间绝艺,广泛用于高档礼品、装饰品或建筑构件,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存在几方面的矛盾:一是人才供求上,这些传统工艺技法精细,工序繁复,创作难度大,培养周期长,在节奏快、社会风气相对浮躁的现代社会,愿意从事这些行业的年轻人很少,但这些行业的高级人才有着较高的工资待遇和自主创业的机会,社会对这类行业的高端人才需求十分迫切;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上,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师带徒方式,且大多是家族式的师带徒,这种家族式的传承很多是对长辈技艺上的模仿和学习,一方面部分老工艺师不愿技传外人,但另一方面传承人的后代又少有青年一代愿意从事这种工艺。从调查的情况看,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濒危状况严重,存在“人在技艺在,人走技艺走”的现象。不少项目的传承人皆已七八十岁高龄,后继乏人现象十分严重。比如潮绣,掌握传统高难技艺的潮绣艺人现存不足十人,且年纪均已五十多岁,难以再现当年风采。培养一个能独立操作的绣工,其工龄都在八至十年之间。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很少愿意从小放弃学业而学绣艺。潮州剪纸、金漆画、麦秆剪贴画等项目也如此。目前虽然个别中职学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但报读这类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在这类专业的教学上,会授课的老师不一定是业内的名家,而取得高级工艺师职称的往往又不能胜任教学。《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抓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其中之一即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保护,意义非常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业人才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最基础的因素。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是传统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单靠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一是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学历教育的追求,二是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这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现代社会要求艺术创作者不仅要能够传承技术,而且要有审美趣味和设计理念,要推陈出新,能够把传统的艺术元素镶嵌在现代产品上,促进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二、现有职教体系对非遗人才培养的拘囿性
目前,在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上主要有几种模式:五年一贯制、中高职“3+2”分段或“3+3”分段、中高职“3+2”连读、中职本科“3+4”分段、高职与本科的协同培养等。广东省目前的培养方式是:五年一贯制、“3+证书”考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对口中职学校三二分段自主招生、专升本职教师资班、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协同培养等。应该说,各种模式在解决职业教育“断头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学历层次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为分类选拔、淡化应试教育、提高职教的吸引力和学生职业发展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但从中职到本科的贯通性培养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对非遗人才培养的拘囿性更为突出。
五年一贯制招生的专业多是教育类专业,设置的初衷是为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及学前教育的师资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生源质量差。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很多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都不愿意报考五年一贯制,反而是那些成绩较差,甚至连一般的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学生来报考五年一贯制,这样导致生源的质量相对较差,影响培养质量。第二是因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影响,大片的山区学校撤并,学生数量锐减,教师编制饱和。受岗位需求和学历要求的影响,导致五年一贯制毕业生的就业相当困难,这又反过来影响学生报考的积极性。第三是一些五年一贯制院校为让学生入学能够适应大专教育的基本知识要求,前三年基本是复制高中阶段的教育,后二年才真正接触职业教育,这样的“贯通”性培养就要大打折扣。广东目前尚未有针对非遗人才培养开设的五年一贯制招生专业。
“3+证书”是指高等院校高职班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行“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形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包括会计、电工、机械、电子、土木工程、化学、旅游、教育基础综合、生物技术基础、美术基础、音乐综合、体育技能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对于一些技能性要求较高的专业来说,招收对口的中职毕业生,生源质量的确比招收普通高考的学生要好得多,毕竟三年中职教育已接受过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并获得证书。问题是大多数院校的大多数专业为了争夺生源,对专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并不完全对口。一个专业往往可以对应多个证书,有的专业甚至十多个证书全选,这样就达不到“专业对口衔接”的目的,培养质量也就达不到“贯通衔接”的要求。这种招生模式的意义更多是为中职生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对专业性和培养周期较长的非遗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引导职业院校紧贴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与适应性、形成办学特色、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高职院校面向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自主招生统筹协调、分类录取的考试招生录取机制。自主招生以相对统一的文化测试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全面综合考察学生,并根据不同生源、不同招生形式以及不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分类设置录取条件和制定录取办法。应该说自主招生模式为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自主选拔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自主招生的生源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实行“综合文化考试+面试”的考试形式,中职毕业生实行“综合文化考试+专业技能考核”的考试形式。由于生源类别多、差别大,加上录取成绩综合文化成绩占的比重大,这样贯通性培养也很难保证质量。另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计划比例并不高,很大一部分计划仍用于招收普通高考考生。由于市场导向的原因,自主招生专业也极少涉及非遗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培养方式文化课、理论课主要由本科高校负责培养,实践环节主要在高职院校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对于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拓宽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和就业质量,促进定点订单性培养是非常有利的,这种培养方式目前试点的专业主要是计算机类、工程类、食品类、生物制药等,并未涉及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对口中职学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应该是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贯通培养中衔接得比较好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由中职学校在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学生通过三年中职学段学习,取得中职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专业技能中级证书,之后通过转段考核,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进入对口高职院校学习二年,取得相应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书,并获得职业资格技能高级证书,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为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结对的时候,从招生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及专业课程等都做了一体化的方案,这种模式能够较好保证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和连续性。这一类学生高职毕业后,想再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就只能通过专升本考试。
综上所述,广东省目前的这几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都是为了加强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途径,每种招生录取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社会需求和培养特点。但是,由于都是分段进行,目前还没有一种方式真正做到从中职到本科的贯通培养,而且这几种形式的招生试点专业几乎都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也即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并未真正得到重视,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非遗产业有区域性特点,人才需求也就存在一定的区域性,面向全省招生,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受一定的限制,对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的信息也相对不对称;二是家长及考生对非遗产业的就业前景不了解或对这些专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中职到本科的贯通培养上,一些省份采用“3+4”的试点,中职毕业后通过考核直接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这种模式对中职学生来说无论是一种很好的学历提升途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多数省份对试点的中职学校要求较高,必须是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对接学校的限制,也就限制了招生专业;二是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大。中职教育专门化种类繁多且覆盖面较窄,而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相对宽泛,从而造成中高职专业设置不统一,导致很多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找不到对接专业,这是中高职衔接的一大严重障碍,也是“3+4”中高职对接模式的一大障碍;三是和对口单独招生相比,在“3+4”模式中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性相对较小;四是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起点相对较低,二个学段的跨越性较大,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授课内容、实训环节等学校教学和管理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难度[2]。由于中职教育与本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在课程衔接上,也就存在诸如中职教育现行的文化基础课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中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课设置存在冲突、普通高等院校现行培养方案中的实训环节是人才培养的短板等一系列问题。作为试点项目,“3+4”模式实施过程还存在学历教育与技师职业资格相融通的制度障碍[3]。
三、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方向,即“双轨制”高考改革,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在于如何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就是招生对象、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4]。在这一轮改革中,将有一大批院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这必将要求高等院校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调整。
韩山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一直致力于延续潮邑文脉,把培养非遗传承人才作为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来抓。2014年就非遗人才培养问题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请立项,经批准同意以非遗人才培养为试点,构建“3+2+2”的职教体系,即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非遗人才培养的区域性、专业性、周期性等因素考虑,该项目的招生对象为具有一定智力基础和培养潜质的初中应届或往届毕业生。一方面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这是将来分段贯通培养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考生对非遗相关专业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有今后从事非遗相关行业的职业意向,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基础,只有这样,才具备培养前途。非遗文化传承人才的招生专业必须特色鲜明,与本地的非遗产业和院校的优势紧密结合。录取方式要体现综合评价,构建科学、多元、自主的招生选择标准。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都要与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等,都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3+2+2”的非遗职教体系模式如下:
第一学段由有培养条件的中职学校在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员,培养时间为3年。中职教育阶段采用“文化课+专业技能课”的课程模式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初步掌握某一专业技能的专业技术工人。学生毕业可获得中职毕业文凭及初中级技能资格证书。
第二学段由对口的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从中职学校相关专业选拔部分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学习,培养时间为2年。高职教育阶段采用“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课程模式和“产学”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既具备良好文化、理论素养又具有设计(策划)、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可获得专业文凭及中高级技能资格证书。
第三学段由本科院校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或本科院校相关的高职专业)选拔部分优秀人才,培养时间为2年。本科教育阶段采用“文化产业管理课+专业技能课”的课程组合模式和“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既具有宽厚的学科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具有一定的营销、策划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高级技能证书。为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该项目的对口协作学校应该呈金字塔结构:一所本科院校的一个试点专业对应多所高职院校的同一相关专业,一所高职院校的一个相关专业又对应多所中职学校的同一相关专业,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贯通培养。各协同单位要紧密合作,根据各个学段的培养定位制订专业各阶段课程的教学大纲,确保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互相衔接,让贯通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特别强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探索传统的师带徒与现代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前,韩山师范学院已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聘请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兼职教授,与学校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对非遗产业传统传承方式的保护,也是非遗保护的重要一环,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该项目允许试点招生,将真正建立中职-高职-本科相衔接贯通培养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建立符合非遗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培养机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广东职教模式”,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示范。
目前因种种原因,第三学段未能直接贯通。学生读完高职学段,必须通过本科插班生考试才能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由于插班生考试专业不完全对口,甚至完全不对口,考生考上本科往往在于取得本科文凭,而不是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也就难以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高级专业人才。正因为升学途径的限制,非遗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很难通过本科插班生这一招生模式达到既提升学历水平,又保证专业技能水平的目标。
受地缘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多数地方院校都有一定的服务半径,在地方特色产业人才的培养上,将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中,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起重要角色,为地方特色经济培养传承和创新专业人才。省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省内非遗产业的布局,给予符合条件的地方院校一定的自主权,允许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用于非遗专业人才的自主招生试点,贯通培养非遗产业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广东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强省,也将为全国职教改革提供示范。
参考文献:
[1]周向东,蒋英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衔接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8-9,62.
[2]王运奇.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41-144.
[3]徐红丽,张宇,金卫东.“中职+本科”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28(1-2):74-77.
[4]教育部网站.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2014-05-02)[2018-01-1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6/17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