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
2018-04-03翁铁慧
翁铁慧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深入探索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指导
1.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课程德育,是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价值和德育作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资源开发等各环节、全过程,充分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中的德育价值。这其中,在课程建设上,重点体现于课程纲要、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评价等各方面;在课程实施上,主要体现于学科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校内外课程实践等各环节。
依据上述基本内涵,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课程德育与学校德育的一体化。所有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责任,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坚持树立全员德育的理念,将价值观、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所有学科、全体教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理想。二是学校德育与学校教育的一体化。学校德育与学校教育实践在德、智、体、美、劳诸育方面相互渗透,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三是教育系统内外的一体化。学校德育并非只依赖于学校本身,学校德育工作应当依托于学校教育管理各方的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同时也依托于社会各界、各领域的密切协同配合和支持。
2.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术轻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知识教育本身被工具理性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追求,承载价值理性和传承使命的课程教学被简单地知识点化、碎片化,成为应试的工具。事实上,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凝聚着绝大多数教师的心血、占据着学生身心主要精力的是学科课堂教学。只有德育和学科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才能改变德育课程“单兵作战”的局面,才能扭转学科教学“重智轻德”的状况,才能实现育德任务润物无声。总的来看,目前还缺乏贯穿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的整体研究,缺乏对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德育接受机理的研究,缺乏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切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调研考察时深刻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育人过程和育人目标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思政工作和品德教育在其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其价值和作用需要通过学科建设、课堂教学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系统整体的教育来培养和支撑,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若干相互衔接、依次出现而又各具特点的道德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德育内容都应该一以贯之,每个阶段的德育要求都应该循序渐进。因此,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一是有利于做好育人这篇“大文章”。育人是篇“大文章”,“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要求”。[2]但育人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明确育人的根本目标、研究科学的育人规律、把握正确的育人方法。二是有利于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根本。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关键,就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在学生群体当中入耳、入脑、入心。三是有利于构建科学育人体系。构建科学的育人体系,内在要求是以大中小学一体化作为关键,其中课程德育一体化更是重要的基础。各门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的丰富内涵。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在入选的经典古诗词、文章等中,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都承载着革命文化和时代精神,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再比如,在数学课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说,各门学科当中都蕴含着德育的元素,同时也都应自觉承担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德育使命。
3.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理论指导
中共中央1994年正式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任务; 2000年后,又相继出台了面向大中小学的关于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相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将“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作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2011年教育部启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开启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研究的新阶段。
从中央和国家出台的文件中,可以厘清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基本价值指引在于:
一是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培养目标。经过长期努力,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典型特征是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接受教育”走向“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必须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劳动能力、才能、志趣、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综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推进德育工作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更是闪耀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光辉,成为新时代推进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目的在于以课程德育为抓手,通过一体化设计,既整体构架又分层有序地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就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而言:一方面,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把握德育总体要求与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内在一致性与普遍联系性。对此,要做好思政教育和品德教育,既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主阵地”,同时也要关注在其他课程各类知识点的讲授学习过程中同样也蕴含着的大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和引导,这种思想引领的过程往往以课程知识为载体,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长期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运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律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各学段由于面向人群的年龄不同、学科实际不同,相应课程德育的内容、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通过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设计实现学科内容、教学要求等的前后贯通、有序衔接。此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必须充分尊重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实际,既要关注到小学、中学、大学课程德育的特殊性,又要充分尊重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共性,以此更有效地抓好顶层设计、做好一体化设计。
三是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3](P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系统完备、逻辑严密,为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比如,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课题,我们要以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为抓手,聚焦课程德育这一育人关键环节,深入挖掘各门学科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内涵,特别是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认真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引导青少年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真正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基本原则与整体架构
以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应当立足大中小学不同群体的不同成长特点,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科特点,立足价值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内心、化为学生行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全体人民的“精神公理”,上承党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下接社会评判的价值标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重要的基础是根据学生群体学习接受知识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规律,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土壤就在学生群体的具体语境和生活情境里。在这种语境和情境中,学生自己价值标准的确立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高度统一的。青少年学生群体所处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主要涉及四个范畴,即政权范畴、主权范畴、文化范畴和社会交往范畴。
政权范畴主要体现在对国家领导体制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政权范畴既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也包括社会的基本制度等。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中的政权范畴,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理论体系,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教育和引导的重点是党的领导、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形成正确的认识。
主权范畴主要涉及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涉及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中的主权范畴,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国家的核心利益之所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意蕴。这方面教育和引导的重点,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具备国家观念、增强国情意识、维护国家利益、拓展国际视野,进而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而不断努力奋斗。
文化范畴既包括物质文化范畴,也包括精神文化范畴,重点是限定在精神文化的范畴。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中的文化范畴,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现实意义。这方面,教育和引导的重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等,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社会交往范畴主要涉及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中的文化范畴,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所应普遍遵循的社会规则意识等。这方面教育和引导的重点,从社会整体意义上讲是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从个体意义上讲是切实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是坚守教育使命。尽管各国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古往今来的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在天然的价值属性上,教育的教化功能却是始终存在、始终如一的。古今中外的教育都会在教化功能上产生客观性、综合性和方向性的价值共鸣,这种共鸣正是大中小学德育顶层内容体系构建的前提基础。
从教育“立政”的教化功能看,培养政治素养是其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4](P377)教育和政治有着内在逻辑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是作为规律而存在的。[5](P234-235)尤为重要的是,政治对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为教育工作设计出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为人才选拔确定制度;管理学校,从教育计划到教育制度,从教材内容到培养方法,都进行全面的安排和监督、检查。[6](P353-354)
从教育“强国”的教化功能看,树立国家观念是其价值前提。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事业,也是国家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从历史上看,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国家主义教育学派主张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国家观念,其逻辑起点是厘清国家与个体的关系。对内,国家观念促使人民形成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并通过服务国家的行动谋求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对外,国家观念号召人民抵抗侵略与强权,维护国家独立与完整。
从教育“化文”的教化功能看,传承优秀文化是其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P313)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我们的丰厚底蕴和立身之本,我们要倍加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既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的精神血脉。教育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化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4](P340)
从教育“树人”的教化功能看,完善人格养成是其目标追求。教育在整个人类社会演进与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化育民众的重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开启了内涵丰富、波澜壮阔的转型发展进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与趋势。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首先依赖于“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这其中必然要求当代及未来中国社会的民众具有更加独立、进取、协作、开放、创新的精神,更加注重权利平等、程序正当、公平竞争。
2.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顶层内容体系
构建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顶层内容体系,既上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又下接各学段、各课程德育的核心内容。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顶层内容体系应以转化、内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同时综合教育教化功能中的价值共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以及世界各国德育的普遍经验。应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作为顶层内容体系的重点板块。
第一,在“政治认同”教育中,把“党的领导”“政治制度”“科学理论”“发展道路”作为重点内容。加强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位一体”,引导青少年学生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中,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然中,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现实必然中,深入了解何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取得新进步、取得新成绩、开辟新境界;深入了解何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入了解何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成果;深入了解何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模式。
基于此,“党的领导”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形成于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认识个人价值和党的事业具有内在一致性,将实现个体责任和价值融入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具体内容包括:党领导的事业与国家、社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之间的关系,党领导的事业与个体责任之间的关系。“政治制度”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坚定制度自信。“科学理论”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精髓。“发展道路”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
第二,在“国家意识”教育中,把“国家观念”“国家利益”“国情意识”“国际视野”作为重点内容。“国家意识”是人民对国家认知、认同的情感总和。加强“国家意识”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帮助学生从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历史教训中,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内涵和意义,同一切破坏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行为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和实际,认识中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认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与责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养成理解并尊重多元价值、多元文化的责任意识。
第三,在“文化自信”教育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作为重点内容。引导青少年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优秀传统文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深入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学习中形成历史文化自信;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帮助他们从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抗争中,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继承革命传统文化,尤其是弘扬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引导青少年学生从改革开放40年的鲜活实践中,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治国理政的鲜活实践中,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同时,坚持把弘扬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起来,既引导培育学生坚持“文化自信”,又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自己所用。
第四,在“人格养成”教育中,把“诚信守法”“身心健康”“自由平等”“团结合作”等作为重点内容。“人格养成”是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重要落脚点。推进“人格养成”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自觉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和习惯,践行好诚信守法“文明必修课”;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共同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品格的锤炼,养成良好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不断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和尊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独立自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养成尊重、理解他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关键策略和实践路径
对于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在做好顶层内容设计的同时,还必须将顶层内容落实在各学段具体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努力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载体、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的创新,从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课程德育设计一体化
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要在大中小学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的框架下,根据课程德育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和合理优化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体系,合理确定课程的设置及其标准,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分学段有序推进德育,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教育阶段的课程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教育序列。
小学阶段课程德育应以促进道德启蒙为重点。比如,在“政治认同”教育方面,通过开展热爱少先队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少年先锋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通过开展爱护美丽中国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的梦想成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通过开展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初中阶段课程德育应以形成道德认知为重点。比如,在“人格养成”教育方面,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和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行为习惯,维护公平正义;通过培养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初步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理解合作的内涵,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高中阶段课程德育应以形成责任使命为重点。比如在“国家意识”教育方面,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国家领土和主权神圣不可侵犯。通过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经济、社会、生态、军事、资源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通过学习国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行为规范和交往礼仪,引导学生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识及沟通能力,养成胸怀祖国、关心世界的广阔视野。
大学阶段课程德育应以提升、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比如,在“政治认同”教育方面,通过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课程德育教学一体化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能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丰沃土壤。课堂教学通过以理、以情、以体、以美等多维育人方式,以及无所不在的资源载体和“全息”式育人环境,既能够多角度开展价值观教育,又能够具体化为生动多元的育人实践。对此,首先要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发展方向,尤其要引导教师深入认识学科各学段之间相互贯通的德育内涵,了解各学段彼此衔接的德育要求,以及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的方法。以艺术学科教学为例,既要避免“单纯的审美”,又要避免简单机械地发挥“德育功能”,结果将艺术教学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在内容上应有由浅入深的递进,在门类上应当呈现从无到有的扩展。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还要凝练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目标。如,上海市虹桥中学自主开发的“自然笔记”校本课程,受美国教育学者克莱尔·沃克·莱斯利和查尔斯·E·罗斯所著《笔记大自然》启发,基于初中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体化德育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凝练形成了“综合性德育教学要求”,即:教学可以同时针对初中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面向教学事件、教学过程、教学互动等过程,采用人格感染、德育融入、情景熏陶等多元组合德育方式。这些探索对于各学段特色化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德育师资一体化
从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的有效实施来看,教师是关键。每一门学科都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育人意识,有没有把教材隐含的德育内涵从中挖掘出来的一双慧眼,做到育人与知识传授、育人与能力素养“无缝对接”。这就需要所有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意志培养、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对此:
第一,要开展育德能力跨学段一体化培训。探索扩大教师培训所涵盖的学段,在同一批次的培训中涵盖不同学段的教师,使不同学段教师从内心认同德育目标,并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从而影响学生。加大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力度,在掌握大中小学生德育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携手研究,在目标设定、内容衔接、方式方法、课程设置以及评价体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衔接性培训,在培训与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育德能力和意识。
第二,要开展育德能力跨学科一体化培训。探索建立跨学科横向贯通的培训体系,致力于丰富学科教师的学科背景,提升学科教师的跨学科素养。通过不同学科的培训,抽象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认同政治制度,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指导能力。
第三,要树立全员育德意识。育人者先育己,通过教育者自身道德素质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培养,使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正面和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集体学习等形式培养全员育德意识,使全体教师明白教育的根本宗旨,强化 “育人”意识,形成明确的、共同的德育目标,自觉地把德育有机融入各自的本职工作中去。
第四,要形成育德合力,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纳入德育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层面携手共进,拓展学校德育的外延,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用。一方面,要保持校内外德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三方紧密结合、齐抓共管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持续延伸学校德育的过程和成效,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建立健全大德育体系。另一方面,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在目标、内容方面的衔接,这种教育合力使德育更具全面性和长期性,有助于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养成。
4.德育评价一体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需要依据一般德育评价理论,对课堂教学德育效果展开评价。目前,关于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评价散见于各种德育评价的实践操作中,缺乏系统性。课堂教学德育效果评价是否有效难以定论。由于影响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出发,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全景式的。
全景式课堂教学德育效果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课堂教学德育效果开展评价时,进行全景式的把握。当然,“全景”中的“景”不可能无边无际、包罗万象,而是指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之“景”。全景式课堂教学德育效果评价包含三个核心的组成部分,即全人、全息和全程。“全人”是从德育本质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德育效果,即课堂教学不单要培养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还应重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程”是从课堂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进行培养的实际过程来看,即对学生某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可能是在某一堂课上展开,也可能是在某一个单元的课堂教学上展开;“全息”是从影响课堂教学德育效果主要因素的角度看,即在评价课堂教学德育效果时,需要把握影响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各种因素,而不是抓住某一点却不及其余。在全景式课堂教学德育效果评价中,“全人”主要是作为课堂教学德育效果评价的价值依据,“全息”主要是作为形成课堂教学德育效果评价的指标依据,而“全程”则决定了课堂教学德育效果评价方案的类别。
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是学校可以用于道德教育的三种“资源”,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可称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这其中,教材和教法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德育的效果。实际上,除了教材和教法,还有许多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德育的效果。实践中,课堂教学的主体既有教师又有学生,两者都是影响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主体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可作为影响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方法因素”;教材中存在的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的内容,可作为影响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内容因素”;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可作为影响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决策因素”;课堂教学德育效果如何最终落实于学生的品德表现,可作为课堂教学德育效果的“效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