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学语文教学多点乡土味
2018-04-03田富焊
田富焊
(大田县第五中学,福建 大田 366100)
不管是小县城还是大都市,每一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本土文化。一座小县城也许没有壮丽的风景,但它小巧清新的景致,浓郁的风土人情,精美的建筑,神秘的传说,可能催生了不少本土作家极赋灵性的散文或诗篇。而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总有一些共同的记忆可以挖掘,古往今来,在这里聚集的大师们也一定写了大量反映本土生活的优秀文章。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也都有丰富的时评。这些都是最接地气的语文学习资源,教师不应“弃之而不甚惜”,必须积极实践,开发利用本地所特有的语文乡土课程资源来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1]
一、讲述乡土故事,巧授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大多需要识记,但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如果巧用乡土故事渗透知识讲解,枯燥费解难记的知识就变得生动有趣而容易识记。
比如,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2017年高考考纲已有明确要求。对于科举制度、古代官职及官职变迁等常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或容易混淆。对此,笔者就给学生讲大田先贤田一俊科举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及殿试二甲的故事,并详细讲述他的官职变迁情况。同时把田顼与名相张居正师生交往的故事一一带出。这样,涉及文化常识的容量就大了,那些陌生而枯燥的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就鲜活起来。学生听得兴致极高,不仅文化常识记得特别牢,对其他内容也有了探究的兴趣,对先贤的景仰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教师可以选择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乡土文化内容设计课程。[2]如,对高中戏剧单元的学习,笔者给学生讲述本土汉剧和高甲戏的故事,并把当地《龙凤阁》等经典戏剧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展示一些,穿插戏剧文学常识、艺术特点的介绍,再引入元杂剧的学习,学生对 《窦娥冤》的学习兴味盎然。总之,把语文知识乡土故事化,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紧密关联,很亲切,与教材的距离感就淡化或消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就激发出来了。
二、引进乡土作家群,拓宽学习渠道
近年来,大田县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乡土作家,他们有不少是省级以上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了许多反映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生活琐事等方面的诗歌、散文、小说。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主编的《大田文艺》质量很高,受到省文联的高度肯定。县新华书店开设“本土著作专柜”,集中展示了30多位本土文艺家的50多部作品,内容丰富、振奋人心。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笔者灵活引用乡土作家群的精美文章进行对比赏析。例如,笔者把高中教材中的所有散文和“表达交流”模块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角度 ”“写人要突出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四个方面的主题放在一起上。为了让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与写作有系统而深刻的学习,笔者在上课时把本土作家的散文结合进来,这些散文几乎取材本土风物,或长于写景,或长于叙事,或长于哲思,或长于立意,或长于选材,或长于构思,或长于语言,个性鲜明、千姿百态。笔者根据教学的重点加以选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本乡土作家的散文其实和教材中的散文一样,都是作者对日常生活景、物、人、事的独到观察体验及有个性的技法表达。
这样的教学是踏实的,因为有了真切的引路人,学生对身边的一切就会有兴趣、有意识地观察思考,进而有个性地表达。学校校刊《紫花楹》就是他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每年出刊四期,集中展示同学们反映乡土生活的佳作,这应该是走出教材、走进乡土的语文课存在的最大价值。
三、畅谈乡土自创,巧破教学困局
教师应该多创作。在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对学生谈谈自己的作品在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处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容易突破教学困局。
例如,古代诗歌鉴赏对学生来说特别难。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唐宋诗词的同时,有意识地下笔写些乡土题材的诗词。琵琶堡是大田县最有特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学生大多熟悉,笔者创作了《暮登琵琶堡》:“石径天际引,水田数蛙鸣。山深尘烟尽,岚晚高云清。古堡危崖立,豺狼野胆惊。造化琵琶语,白翁应沾巾。”笔者重点跟学生讲自己游历琵琶堡的经过,在写诗过程中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引”“清”“立”的遣词,动静结合的写法,多种思想感情的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课学生很欣赏,课堂掌声不绝。笔者和学生说,诗歌鉴赏就是从这些方面切入的,只要方法得当,解析并不难。笔者时常穿插自创乡土特色的诗歌,它们或寄情山水,或望月怀远,或抚今追昔,或睹物思人,或喜或悲,这些诗取材于生活,情感多元,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古代诗歌鉴赏的无限魅力。
对于现代诗,高中只有必修1第一单元《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3篇,如果仅赏析这3篇就认为完成了教学动作,未免不足。笔者结合自己创作的《云是风的浪》《清露的心跳》《一条洄游的鱼》《风儿,千万不要漏了风声》等现代诗歌,从“诗意的个性表达”角度给学生谈谈现代诗赏析和创作的方法,学生诗情涌动。如陈同学创作了《灯》给了笔者不小惊喜:“记着,昏黄朦胧的路灯/折射着谁的影子/望着,惨惨淡淡的月光/感慨着谁的忧愁/向着,空旷幽深的小巷/数落着谁的寂寥/ 念着,无人问津的长椅/等着,谁的故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感,感有所发,语文的教与学充满了无限可能。
四、组织亲土体验,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即是浓缩的生活,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教育。[3]有些课文内容缺少实物的直观体验很难让学生入心,如果带学生实地体验一下,效果截然不同。
例如,《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概括极为凝练,有很多的建筑术语,学生学习较困难。为此,笔者充分利用大田县建筑方面的乡土资源,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范家大院”“芳联堡”,让学生对文中的建筑术语找到对应点,把课文中提到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与学生眼前所看到的乡土建筑结合起来进行详细解读。
这种让学生带着课文走进乡土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术语转为具体的观赏实物,学生对课文的研读兴趣激发出来了。对文章的思路和梁思成的语言概括能力的感悟就深刻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家乡极具特色的土堡有了一次全新角度的观察,他们在家乡的古老建筑中看到了“中国建筑九大特征”的缩影,看到了祖先的智慧,赞叹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进而轻松实现了“让学生热爱笔者国古代灿烂的建筑艺术”的情感教育目标。
[1]尹文剑.高中语文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探讨[J]. 科教文汇,2012(5):72.
[2]楼炯亮. 乡土文化选修课程开发中的几种关系处理[J].教学与管理,2015(19):38.
[3]李伟中.整合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开放的语文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3(2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