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老师诊室

2018-04-03崔清华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侄女轩轩手链

Q

我女儿今年5岁,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最近班上的老师和我反映,说她在和别的孩子玩的时候,说话总是“一会儿一个样”,一会儿说“妈妈是老师,可厉害了”,一会儿又说“妈妈在百货公司上班,每天打扮得特别漂亮”。她和不同的人玩或聊天,说的内容就会不一样。孩子这样的表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我很奇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我该怎么和孩子说她才会明白不该这样做呢?

崔老师说

5岁的孩子不能完全区分想象和现实,这也是常见的情况,所以你可以放下担心。孩子说:“妈妈是老师,可厉害了!”可见老师是孩子眼中的权威,“妈妈是老师”可以给她想要的那种自豪感,是她的美好想象,她只是说出了她的想象。还有“妈妈在百货公司上班,每天打扮得特别漂亮”,可见她多么想有一个打扮得光彩夺目的妈妈!即使家长不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心智会越来越成熟,这样的问题自然就消失了。在引导时,也不要用对与错来和孩子对话,更不要给孩子的行为定性为“说谎”,只要让孩子看到现实是什么状况,而她所说的只是她的想象,让她注意区分想象和现实就可以了。这样,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已慢慢明白了。

Q

儿子轩轩今年6岁了。自从他上了大班,我就经常被班上的老师单独“约谈”。老师经常向我反映轩轩在集体活动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管老师做什么,他总是喜欢拽旁边小女生的衣服或者是头发,小动作很多,有时会影响其他孩子活动。孩子中班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怎么上了大班突然变得这么好动,是什么原因呢?

崔老师说

轩轩在中班时没有出现过这类问题,可以排除多动症倾向。那他拽小女生衣服头发的行为最可能的原因是在获取关注。可以想见,刚开始他偶然出现了一次小动作,但孩子们和老师的反应激烈,使他成了班上关注的中心。有这个获益,他的这个行为就经常重复。在活动中,轩轩成功地获取了关注,这是他继续这种行为的心理动力所在。要想去除这个行为,得要先去除“关注”这个奖励。家长应先忽视他的这类行为,同时在发现他的好行为时加以肯定,这样当轩轩发现好的行为可以获取关注而淘气的行为不再能引起重视时,他的旧习惯就会开始改变,新的好习惯也就能慢慢形成了。

Q

我女儿朵朵已经上大班了,是个爱美的女孩儿。老师说大班的女孩们都很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朵朵也不例外。但是最近我发觉她有点“攀比”的心理了,常常一回家就跟我说:“妈妈,你看萱萱今天穿的衣服好好看,我想要比她更好看的裙子!”“妈妈妈妈,你看到今天琳琳背的那个包包了嘛?毛茸茸的好可爱,我也要!”孩子这样弄得我无所适从,该怎么办呢?

崔老师说

孩子爱美,关注别人美好之处,想拥有自己的东西,引起同伴甚至老师的关注,的确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现象。当朵朵和别人“攀比”时,正是父母对她的创造力加以引导的时刻。比萱萱更好看的裙子、比琳琳更出色的包包,都是激发亲子共同创造的机会。

去年年初,因为小侄女对她妈妈准备给她过年穿的毛衣不满意而委屈哭泣,所以我带她做了一次创意DIY,把姐姐穿过的一件毛衣加以翻新改造。我们把毛球去掉,将旧了的绒毛配饰拆掉,又将我的一只镶了水钻的大耳环拆掉银钩,一针一线地缀在毛衣的胸前,平凡立刻化为神奇,一件焕然一新的毛衣就出炉了。小侄女喜欢得不得了,立刻穿上,睡觉都不想脱。小侄女这样的改变不仅是因为毛衣好看,更是因为是她挑配饰、刮毛球,参与了整个创意过程。这件衣服她喜欢了很长时间,而且很多小伙伴都羡慕不已。前两天,她又问我,能不能教她穿手链,于是我帮她挑了些彩色水晶散珠和一些水晶扁平线,反复教她怎么配珠、怎么穿线、怎么打结,用了一个多小时,她就穿好了。放学后,她开心地带着手链出去,小伙伴们很羡慕她,不仅是因为手链好看,更因为这手链是她自己创作的。其实,在孩子看来,爸爸和自己一起做的玩具、妈妈和孩子共同DIY的饰品,甚至一起在衣服上加一个卡通补花,都能成为孩子珍视的东西。如果你带着她买买买,她就学会了买买买,如果你和她一起动手创造,她就学会了创造。家长用心帮孩子做一个独特的、让小伙伴羡慕的自己,那么在孩子心中增长的不仅是创造力,更是满满的自信。

猜你喜欢

小侄女轩轩手链
金玉良言
压岁钱
解救轩轩
不翼而飞的手链
倒车,请注意
项链和手链
对象
下次吃2点
不要洗碗
跟踪导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