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应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2018-04-03夏庆宇

关键词:一流学术期刊期刊

夏庆宇

(河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451191)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新的使命,新时代要求我国高校有新的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1],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承担起培养我国高等人才的重任。

一、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历程的总体回顾

通过回顾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在不同时期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历程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之所以会出现阶段性,是因为在学科建设问题上存在两种具有一定对立性的主张,一种主张认为高校应当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这样可以使多个学科在共存于一校的情况下相互借鉴、相互激荡、从而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兼容并包的氛围,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种主张认为高校的学科应当注重高、精、尖,每个高校应当有自己擅长的学科,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这种主张更看重的是高校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即高校掌握某一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学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专门人才。正是因为在高校学科发展思路上的不同,截至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高校的建设模式以效法欧美模式为主,因此当时并不强调高校应着力发展某一些学科,而更强调通识教育。也就是说,当时不关注培养高校的某一些学科的优势地位而是强调实现各学科的总体均衡发展、同步发展。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在这个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学习、引进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注重实用性,突出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高校以发展某些学科特别是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较少开办综合类院校,也不再强调通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许多高校甚至成了单科类高校,强调一个高校只专注一个学科或学科领域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综合类高校的比例大幅降低。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至2017年“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出台之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放弃苏联模式,更多地学习欧美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注重把专业性院校转变为综合性大学,突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高校学科门类的齐全性和互补性,不再强调高校仅仅关注某些优势学科的建设。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综合性大学迅速增多。第四个阶段是我国高校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2017年,教育部开始对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双一流”建设,其中整体建设为世界一流高校的高校数量不足40个,其余多数高校目前还处于建设一流学科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国多数高校来说,这种政策导向无疑是在倡导(除以整体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校为目标的高校之外的)多数高校注重发展本校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因此可以说,“双一流”建设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导向、评价模式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新的历史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应如何更好开展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呢?下面即进行一些探讨。

二、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任务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要想明确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如何发展,必须首先明确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任务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国家的发展需要何种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就应当建设何种高校;社会需要何种专业技术人才、何种高校毕业生,我国高等教育就应当培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人民需要何种高等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就应当如何发展。具体来说:

从国家需要来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以来,尽管我国即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我国距离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距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仍需要着力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我国高校应注重发展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国家治理能力相关的学科,我国高校的水平应当逐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校的应有水平相匹配。

从社会需要来看,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应当与社会需求、特别是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教育部门应当随时关注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专业人才,按照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特别是要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理论,而且能够结合实际。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应当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与国家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计划相衔接、相适应。

从人民的需要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符合人民的期待。本文认为,人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期待是:高等教育应当首先注重实现教育公平,在大体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兼顾效率。所谓兼顾效率就是通过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来激励我国高校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也首先应当注重实现教育公平,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因资源投入不足而发展得比较落后的高校和学科;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采取措施激发高校的竞争意识。例如,可以将我国高校分为若干个梯队,将水平比较接近的高校编入一个梯队,每隔五年对同一梯队中的高校进行一次考核,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高校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资源的奖励。举例来说,经过奖励和长期建设,如果有第二梯队的高校经考核达到了第一梯队的水平,可以让相应高校进入第一梯队的考核;相反,如果第二梯队的高校考核不合格,可以令其退入第三梯队。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对每个高校投入的基础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是相同的,高校之间的不同之处仅仅是考核优秀的高校将获得一定的额外奖励。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大体上的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实现高校的竞争、促进高校提高水平,避免发生资金多的高校获得的教育投入总是多、资金少的高校获得教育投入总是少,落后高校永远难以追赶先进高校的情况;而且我国高校在这种激励机制之下可以稳步提高水平。如果有哪一天我国的某所或某些高校能够成为国际一流高校,那自然是可喜的事情,但是我国高校应当把成为国际一流高校当作一个远期目标,而不能当作近期目标,如果当作近期目标,就会导致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如果国家短期内将资源堆到少数高校身上,意图使它们尽快成为世界一流高校,这种做法不仅有些脱离实际,而且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社会效益。应当认识到,我国高校什么时候可以达到世界一流,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应给予过度关注,只要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只要我国高校建设踏实地往前走,自然有一天会达到世界一流。成为世界一流高校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有了理想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有理想是好的,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贪图一蹴而就,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不能违背教育公平,不能挫伤落后高校的积极性。

三、目前我国学术评价中的四种倾向值得商榷

评价学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价学术成果。目前我国在评价学术成果时存在四种倾向,这些倾向值得商榷,它们很可能并不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第一种倾向是认为“高级的就是好的”,第二种倾向是认为“外国人认可的就是最好的”,第三种倾向是认为“影响大的就是好的”,第四种倾向是认为“数量多就是好的”。第四种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很明显,学术界也已经普遍认识到了,下面对前三种评价倾向的危害性具体进行阐释。

(一)对学术成果的价值、水平的评价要慎重,不能轻易认为发表在高级学术期刊上的学术成果就一定比发表在一般期刊上的学术成果价值大、水平高

对每一项具体的研究成果,应具体进行评价,即“一事一议”,不能以发表成果的期刊的级别认定成果的级别。学术期刊的级别,是人为划定的,即便这种划定是有标准的,但标准仍然是人定的。只要是人定的,就不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地划定期刊等级,将学术刊物分为核心、非核心,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须要看到,不论采取怎样的办法对期刊进行分级,只要是人为作出的分级,其做法一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目前,我国人为地将学术期刊划分为不同等级,这导致了几方面的负面后果:第一,高级期刊、核心期刊容易出现腐败。由于高校、科研机构将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为评价职称的标准,因此全国的科研人员都需要在有关期刊发表论文,这就会导致过度竞争,由此就会导致一部分作者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一些作者会向期刊编辑行贿以求发表论文。例如我国有些期刊的主编已经因收受贿赂、包养情妇等问题受到处罚,有关教训是深刻。而且学术期刊的腐败问题不容易调查取证,有关腐败现象难以得到惩戒、也难以杜绝。第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少数核心期刊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学术界所有的稿件都向核心期刊集中,而非核心期刊则存在稿件荒的局面。稿件人为地向核心期刊集中,也导致核心期刊的排稿周期延长,一些优秀稿件不能及时发表,这影响了科研工作所应发挥的社会效益。第三,由于学者只想在高级刊物、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得不把精力用到对论文的精雕细刻上,导致论文成了艺术品,论文真正的功能即反映学术研究进展的功能反而被忽视了——这是因为学者将很大的精力花在了雕琢上,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真正的研究过程中。

因此,不应当人为地对我国的学术刊物进行评级、进行奖励、进行扶持,这种做法也是违背公平原则的。应当允许学术期刊之间自由地展开竞争,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获得社会认可、获得公认口碑的期刊,才是真正优秀的期刊。人为地对期刊进行分级、扶持、干预,是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只会使强者变得腐败,弱者无法与强者竞争,最后使整个学术期刊的生态变得不健康起来。如果自由开展竞争,那么我国的学术期刊就会谋求形成各自的办刊特色,走特色竞争之路,这样一来,我国的学术期刊就会变得越来越特色鲜明;届时每一个期刊都有可能发表好文章,而不是由少数“高级别”的期刊垄断了好文章的发表。如此一来,我国的学术期刊的发展态势才能变得更加建康。

(二)不能认为受到外国认可的学术成果就是第一流的成果。如果中国的学术研究都需要外国人认可之后才能得到国内的认可,那是一种悲哀

我国的科研工作的定位是“为了本国”还是“为了外国”,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少数科研机构似乎将“为了外国”作为了自己的定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目前在我国的科研系统内评价科研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科研成果是否在国际一流科研期刊(即国外期刊)上发表、是否得到国外学术界的认可。

那么,中国的科研机构拿着中国人的钱开展研究,为什么要把成果与外国共享而且必须得到别国的承认才算是好的成果呢?历史已经证明,即便不是涉密的研究成果、即便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些成功最终也有极大的可能被应用到推动国防科技的发展上来,而国防是立国之基,我国的科研成果难道有必要拿出来与外国共享吗?

目前有很多科研机构和工作者拿着中国的钱,写英文文章给外国人看,这是很吊诡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国际通行做法。但是须要看到,如今还不是大同世界,国界还没有消失;而中国的科研成果却先于这种国际政治现实而实现了大同化、世界化、全人类化,这是一种不符合历史时代的超前做法,对中国这个目前科研竞争力并不足够强大的国家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利的。当前,中国仍然应当以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为主。中国的科研,在领先于世界之前应当专注于蓄力,而非炫耀。在中国未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前、在中国的科研水平未达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之前,在科技方面,中国应以引进来为主,而非传播出去——即世界其他国家的科研成果我们应当拿来,本国的研究成果应当给本国先用、先在本国交流。

因此,应切实扭转我国当前流行的以“国际认可”为评价科研工作的标准这种不恰当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是由崇洋媚外、文化自卑的心理推动的。我国的科研成果不应当在国外期刊发表,应注意保密。中国应形成内部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三)如果以“被引量”评价学术成果,会导致学术研究迎合流行话题,从而忽视社会真正的需求

目前流行采取“被引指标”的高低来衡量一份期刊的好坏,因此学术期刊会选择那些容易受学界关注、追捧的成果进行发表,这就会导致学术研究跟风而动,学者们集中关注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热门话题、课题。但是须要看到,在一段时间内被引指标高的文章往往是热门文章,而文章在一定的时期内比较热门不代表其科研价值一定高。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科研成果在最初出现时并不被人看好,在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阶段后其价值才逐渐被人们认可,由此,冷门的科研成果才最终变成热门的成果;而在某一时期比较热门的文章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黯然失色,因为热门总有变冷的时候。因此,如果用一定时期内的被引指标的高低来衡量学术文章的好坏,就会导致学术圈也像娱乐圈一样,成了追星、追逐热门话题、追逐流行风尚的娱乐场所。学术还是应当保持冷静,避免功利心理,而功利心理的形成,主要是由人为建立的某些不科学的评价机制造成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要想更好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实现我国高校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我国高校必须力戒浮躁,避免重数量不重质量,避免急功近利,避免市场化,避免只重视效率不重视教育公平。当前我国的论文、专利数量并不少,但像芯片这种国家迫切需要的产品还没有一个高校能够研发成功,这反映了我国高校并未充分树立起以满足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为主要使命的意识。我国的对高校工作的考核以及高校对本单位内部的考核应当以高校的工作是否满足了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为标准,而不应当以课题的数量等功利化、不切实际的指标为标准。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近期强调:“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就是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创造性传承中华文明,创新性建设中华文明,最终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只要我国高校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人民意识,以国家的需要为办学方向而不是以某些脱离国家需要的目标为办学方向,我国高校的建设就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一流学术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期刊问答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