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控制基坑石方爆破对临近基础混凝土质量安全影响的研究

2018-04-03王智慧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孔深药量单孔

王智慧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新乡 453002

正文:

0 概述

某电厂一期2×660MW机组工程项目场地爆破开挖过程中,#1机组基坑开挖已大部分完成,#2机组、附属工程基坑及区域外场平正在爆破开挖,而#1锅炉建筑工程部分基础已进行了混凝土浇筑作业,且个别部位有较大的边坡。后续爆破震动对低龄期混凝土及边坡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安全和边坡稳定的措施。 事故技术人员以爆破试验为依据,以爆破监测信息为指导,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证基坑和t的开挖。 基坑的正常施工。在石方开挖过程中,保证了不同龄期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1 爆破试验研究

鉴于场地环境复杂,开挖部位分布广泛。相对于锅炉、电除尘、烟囱基础等部位高程,可将现场开挖区域分为三类:厂区东南水务中心部位高边坡开挖、循环水及汽机房部位台阶开挖、#2号锅炉房基坑负开挖、侧煤仓开挖进行了研究。分别引爆。总体情况如下:距离及药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浇筑混凝土不同部位爆破引起的颗粒振动速度比较低。混凝土结构基础高度相同,各部位对负开挖爆破响应最强。部分爆破试验,起爆网络分段不明显或未采用微差起爆网络。比如,高程为26m的台阶爆破时,采用的单响最大药量为72kg,在距离其95m、高程为13m的烟囱部位测得最大振速为2.29cm/s,其如典型波形图1所示。高程为13m的台阶深孔爆破时,采用相同的爆破参数及爆破总药量,在距离爆源105m烟囱同一部位处测得最大振速为4.91cm/s,其典型波形如图2。

图-1 典型波形图1

图-2 典型波形图2

从典型的波形图1可以看出,最大振动速度在网络的中部,根据现场网络连接情况可以判定网络中有若干段同时起爆现象。从典型的波形图2中可以看出,各段的起始顺序是清晰的,但仍存在一些叠加现象

综上所述,爆破震动强烈的主要原因是单次爆破量、爆破中心距离、相对高差及相应的地形地质条件。

2 爆破震动控制措施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为了防止爆破震动的发生,必须严格控制颗粒的峰值振动速度。 影响混凝土结构。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2014)

电厂的主厂房基础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独立基础,汽轮发电机的基础采用筏形基础,锅炉房、侧煤仓间及电除尘采用独立基础或局部的联合基础。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50。

为此,在依据爆破安全规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安全振速的基础上,结合上述监测成果及爆破振动规律研究,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参考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该工程爆破震动安全控制标准如下:

2.1 特别控制区(30 m范围内)

(1)距离混凝土浇筑边界R<10m的开挖范围

对于7天以上龄期混凝土 当爆源位置比保护对象基础高3m以上时,采用小孔径(d=45mm)孔深2~4m的浅孔爆破法,单孔药量控制在(1~1.5)kg内,单孔单响;若采用大孔径(d=110mm),孔深控制应在2~3m内,装药量可控制在(1.5~2.0)kg内。

对于3~7天龄期混凝土,应采用更小药量的爆破方案。例如,采用大孔径(d=110mm)装药时,孔深控制在1~1.5m内,将单孔药量控制在0.8~1kg并且要求采用更合理的微差起爆网路。在此范围,混凝土浇筑后的3天内,不得进行钻爆施工。若该范围内还存在较大方量的岩体需开挖,最好安排在混凝土施工前爆破挖除。

对于该范围的高差3m以下部位特别是低开挖部位的钻爆,要特别谨慎施工,视现场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相应参数,钻孔深度和单孔药量减为80%。

(2)距离混凝土浇筑边界R=10~20m的开挖范围

对于7d以上龄期混凝土,爆源位置比保护对象基础高3m以上时,采用小孔径(d=45mm)孔深3~4m的浅孔爆破法,单孔药量控制在2~2.5kg内,两孔一响时单孔药量不得高于2kg;采用大孔径(d=110mm)时,孔深控制在3m内,单孔装药量为2.0~3.0kg。对于其他更低部位的爆源,相应药量减为前者的60%~70%。

对于3~7天龄期混凝土,爆源位置比保护对象基础高3m以上时,采用小孔径(d=45mm)孔深2~3m的浅孔爆破法,单孔药量控制在1~1.5kg内,单孔单响;采用大孔径(d=110mm),孔深在1.5~2m内,装药量可增加至1.5~2.5kg。

1 ~3 天龄期混凝土,建议不要进行此区域的爆破施工。若必须爆破施工,应采用更谨慎的爆破方案,如采用大孔径(d=110mm)装药,将孔深控制在2.0m以下,单孔药量控制在0.8~1kg内。必须结合监测数据及时调整装药量,当开挖成本较高时,建议提前挖除近距离部分。当开挖部位较低或高差较小时,相应距离部位药量减为原来的70%~80%。

(3)距离混凝土浇筑边界R=20~30m的开挖范围

可以采用原定爆破施工方案:孔深控制在2~4m内,采用小孔径或大孔径(d=110mm),单孔装药量控制在3kg以内。比建筑物基础高4m以上,可考虑采用两孔一响或三孔一响的爆破方案。

2.2 严格控制区(30m至70m范围)

采用孔径90mm或110mm、台阶高度5~7m的中深孔钻爆方法。单孔药量控制在25kg以内;随着距离增加,视实际振动监测数据情况,经衰减规律预测,若两孔或三孔一响满足振动要求,可以采用。

2.3 一般控制区(70m以外范围)

可采用孔径90mm或110mm、台阶高度8~12m的深孔梯段爆破方法。单孔药量一般控制在30~60kg。对于深孔爆破,要更加注重起爆网络的设计,尽量增大微差时间,避免不同段间峰值叠加。在振动监测数据的反馈下,可以逐步采用两孔一响和更合理精确的微差起爆网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开挖施工。

在主要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后,特别控制区内一次浅孔爆破范围不要过大,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对于严格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依据现场测得的振动数据及中近期振动传播规律,对装药量进行控制。

3 爆破震动控制效果

通过对爆破震动规律的研究,及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后续爆破施工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要部位监测得的数据显示,爆破振速基本在控制标准范围内。通过3月29日脱硫吸收塔基础浅孔爆破成果(典型波开图3),可知通过对单响药量控制,采用微差起爆网络能够达到振动控制的目的。

图-3 典型波形3

4 爆破震动控制结论

场平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各部位对爆破震动响应程度跟爆心距、单响最大药量、相对高差及地形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依据爆心距大小,根据回归方程大致确定单响药量,结合爆源和测点相对位置修正爆破参数,通过爆破监测跟踪了解爆破震动状况,及时调整相关参数及方案。通过这种思路和方法,在整个场平开挖过程中,既确保了新浇混凝土质量安全,又使爆破施工作业得到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孔深药量单孔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临界深孔控制爆破数值计算模拟及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岩巷爆破掘进优化设计研究
合理布眼,改善装药结构,提高爆破效率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小型水池抗爆炸冲击极限药量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药量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