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旱作农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2018-04-02冯万银
冯万银
干旱长期严重影响着我市农业的发展,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初步总结出了我市旱作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
1 天水市旱作农业发展的思路
天水市旱作农业发展总体思路为: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培肥地力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市场规律,掌握科学规律,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并举,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转变旱作农业区增长方式,构建抗旱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旱作农业的发展质量。
2 天水市旱作农业现状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居北纬34°05′~35°10′,东经104°35′~106°44′,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到半干旱气候过渡地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年日照时数1875.7~2262.5小时。截止目前,全市总面积14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83万亩,山旱地面积达到530.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3.2%;人均耕地1.5亩,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15亩,全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15.4647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29.6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5。同时,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区域分布极不适应。全市36.3%的水资源分布在长江流域,而该地区的人口仅占全市的7.4%,耕地仅占6.8%。近年来,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且人均占有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已成为制约当前全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 发展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资金投入不够合理,
天水旱农地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是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规划时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超前意识不强,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尽管近年中央、省、市都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投资额度明显增加,但与全市发展现代农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相比,资金的投入量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三是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中央、省、市、县的分级配套政策,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国家补助的资金外,省级配套资金少,市、县财政无力配套,造成投入结构上的不合理,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致使建设进度慢。四是投资分散,难以形成整体效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各个渠道下达的项目各自安排,投资标准不一致,项目建设各自为政,工程规划和建设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和技术指导,难以形成合力,因而存在重点不突出、项目区不匹配和浪费现象,效益不够明显。
3.2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不强
目前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3.33万亩,保灌面积38.63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38%、6.79%。全市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由于多数工程运行多年,且长期低水平维护,致使渠道渗漏、淤塞及建筑老化、破损现象十分严重,工程完好率仅50%左右。
3.3 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差
由于现阶段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高标准道路要求更为迫切,而目前我市地方财力薄弱,交通主干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依赖国家投入,而大多数乡村道路基本处于无人顾及的局面。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路网密度仍然较低,与广大农民群众方便出行及从事农业生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断头路比较普遍,特别是田间联网路尚未形成,大部分自然村通达深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4 自然条件差,耕地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总体自然条件较差,人地、人水矛盾突出,靠天吃飯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经济欠发达,有些区域难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投入,因而导致粮食产量低,效益差。不仅直接影响全市粮食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广大农村稳定增收乃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3.5 劳动力锐减日益严峻
我市旱农区又是农业外出劳动力务工的主要区域,农村劳动力不足,尤其是结构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等原因,加之受过农村义务教育及一定职业教育的年轻一代农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和大多数“第二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造成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低、质量差,劳动力缺乏问题日益凸显。
3.6 气象灾害频繁,对旱作农业影响日益加大
我市地处北温带亚温区域,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象灾害发生年份多,频率高,面积广,农业生产饱受损失。干旱是我市早作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因降水变率大,导致干旱时有发生。据统计,平均10年至少一次大旱,这充分说明本区旱情十分频繁,多集中于春夏两季且受灾较广。因此我市旱农地区的干旱灾害无疑是一个“旱魔”,长期以来,它一直困扰着我市旱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3.7 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
目前,我市旱农地区农业经营主体仍然是单体农户,单体农户拥有的土地少且地块零散,难以形成规模,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受到限制。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老弱妇幼留守农村,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农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也呈逐渐下降趋势。这也导致了部分土地的荒废和粗放经营,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另外,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较慢,由于没有健全的知识更新机制和培训、试验经费少,大部分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成果知之甚少,更新缓慢,知识老化,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耕作方式上,在工作上适应不了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化建设的需要。
3.8 农业科技及农业机械应用率不高
粗放经营是我市旱作农业生产的传统,而且有许多经营方法沿袭至今,科学种田的意识淡薄,许多地区仍是传统的种植模式,地膜栽培种植、条播、精量播种等方法运用较少,播种后,许多农户对农田管理不善,杂草从生,荒作物等等。这些问题均说明目前我市旱农区农业经营仍然较为粗放,最终使土地产出难以上升。再加我市旱作区田块面积普遍偏小且田形不规则,窄梯田数量较多,田间硬化道路缺乏,导致现有农机作业能力较低。
3.9 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全市设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177个,从业人员18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80人,占总人数的80.12%。近年来,在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一些高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无法落实,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全市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二是科技人员总量严重不足。平均1名农业技术人员要指导种植面积3173亩,与发达国家相比悬殊很大。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近年乡镇职能发生了转变,但大部分乡站农技人员隶属关系在乡镇,主要从事乡镇行政工作,无法专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严重影响乡站职能及工作人员作用的发挥。加之县区、乡镇编制的限制,专业对口的年轻大学生很难进入农技推广队伍,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推广手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目前全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基本都没有专门交通工具,现有仪器设备陈旧老化,办公条件差(多数乡站还寄居在乡镇政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工作中明显存在高新技术储备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服务滞后,创新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一些重大技术和重点科技成果引进、转化速度慢,新技术新成果停在中间多,落到田间地头少。四是县、乡农技推广机构隶属关系没有理顺。市、县区与乡镇农技推广工作脱节,缺乏约束机制。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4 旱作农业的发展策略
4.1 抓好農田水利建设
一是加强年久失修或因灾损毁工程修复。二是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排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田间工程、农灌沟渠等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努力发展节水灌溉面积,扩大保灌面积。三是进一步加强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对小水库、山塘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加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要因地制宜兴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四是继续抓好梯田建设。加快宜修坡耕地梯田化建设和低标准梯田改造,全面提升梯田建设水平。
4.2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一要健全监测网络,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继续完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二要以秸杆还田、绿肥种植技术推广和有机肥推广使用为重点,加大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推广应用。三要加快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开展实施土壤改良工程,不断优化土壤结构,消除障碍因素,增加耕地保水、保肥和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能力。四是积极探索完善配方施肥推广模式,扩大配方肥施用面积,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4.3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机遇,积极组织、协调申报建设项目,争取更多财政支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人员配备,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做好服务。对已经建好的中心区域站或重点乡站,市、县区、乡镇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尽力争取经费,整合机构,完善设施,尽快投入到工作中。二是引进激励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内部机构和人员设置,引入市场激励和竞争机制,实行因事设岗,双向选择,竞争聘用,以岗定酬,任务考评考核制等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和工作主动性,促进各项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稳定队伍。根据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职能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建议按照中央有关政策和精神,严格落实推广机构的事业经费、项目经费及科技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并逐步建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农技推广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各项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4.4 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组织科技人员认真学习、抓住旱区科技创新重点,面向需求着力调整科研方向。二是建立推动旱区现代农业科研专项资金,集中优势力量研发适合旱区的品种和技术,进一步加强优质高产粮油和经济作物新品种培育、农机农艺融合与高产高效轻简新技术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旱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三是支持科研单位加快创新和转化步伐,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科研单位更紧密合作,探索市场化、股份制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商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更紧密结合,为旱区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4.5 加强重点品种和技术的攻关
通过品种改良,选育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并针对不同地区气候资源状况及旱作农业特点,进行相应保优栽培技术配套。不断加强农田覆盖、抗旱保水剂、土壤改良剂、蒸腾抑制剂、种衣剂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4.6 加快构建新机制、新模式
构建成果转化有效模式,如“专家+协会+农户”“专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和“专家+企业+基地”等,将科技第一生产力有效通达农业生产第一线。细化措施,提高科技人户率和到位率。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处理好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的推动作用。
4.7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围绕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大田农作物机械化生产。
4.8 大力加强科技培训工作
加强技术培训,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农技推广队伍及农民素质。逐级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引导和鼓励素质优良、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的涉农专业学生下乡村,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利用大学生知识新、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储备新生力量,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