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菏泽市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

2018-04-02季福田

新农村 2018年32期
关键词:菏泽市新旧动能

季福田

目前,菏泽市正处于历史机遇期、加快发展期、战略转型期,同时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困难增多期、问题叠加期,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同在,但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多于困难。加快推进菏泽市新旧动能转换,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 编制好新旧动能转换规划

搞好規划编制,是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构想的前提。菏泽市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规划,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组织精干力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菏泽市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和高端环保化工、生态高质现代农业和普惠优质医养健康等10个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和循环等理念,紧密结合菏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明确转换的目标、重点、措施、保障等你,确保新旧动能转换规划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是降低就业创业门槛。进一步减证和推进“证照分离”,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努力克服“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解决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痛点”、难点。巩固和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效的制度保障,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为就业创业创造宽松的环境。二是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轻负担。要坚持依法治税,减少征税的自由裁量权,增加透明度。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防止任性收税。继续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减少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用地、用能、用网、融资、物流等各方面成本,加强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建立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全面推开涉企收费公示制;落实好中小微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释放更大减税效应。三是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保持有效投资的合理增长。目前菏泽市生产经营领域许可证多、涉及部门多,表现比较突出。四是打造公平营商环境。把抓好环境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和推行综合执法改革。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创新监管方式,从“严进宽管”转向“宽进严管”,着力打造公平营商环境。五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提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部门在协同联动、流程再造、系统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

3 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3.1 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建立支持创新的投资引导基金,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认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性创新研究,鼓励企业引进利用高端技术创新成果。

3.2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高校产学研合作,努力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和产品研发。支持市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孵化器,借鉴创客空间等新型模式,构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众创空间。深化与中科院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建成牡丹院士工作站等一批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创新载体,推动人工智能、纳米科技、3D生物打印等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快建设大型节能变压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

3.3 搞好重点领域创新。在农业创新方面,着重推广良种良法、植物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新技术,打造优质粮食、有机果蔬和规模养殖等创新示范基地,培育壮大一批高效生态农业集群。在工业创新方面,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着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政策支持,促进要素集聚,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机电设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创新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服务业创新方面,用现代经营理念、科学管理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强现代物流、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创新,打造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等创新示范基地,提升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集群。

3.4 构建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四个对接”。全面落实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形成要素齐全、功能完善、专业高效的创新服务体制机制。

4 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4.1 推动传统产业智慧化。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都有产业智慧化的问题。传统实体经济也要通过“四新”实现转型升级,且有多条路径。可以“腾笼换鸟”,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可以“凤凰涅槃”,推动传统产业向智慧服务、智能制造拓展;还可以“插翅高飞”,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4.2 促进新兴产业智慧产业化。以掌握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膨胀新兴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智能制造、智慧应用、智能机器人等产业,促进智慧产业的发展壮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4.3 积极培育骨干企业。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实施投入扩张和资产联合重组为抓手,积极培育中重点骨干企业,使重点骨干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财政收入的增长源。

4.4 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坚持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原则,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以现有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为基础,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人才、融资、服务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5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动能转换的总抓手,不断增加投量、优化投向、注重投效,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围绕产业升级、基础突破、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策划论证储备一批“大、好、新、实”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完善“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库,对入库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优先推荐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争取政策性资金和对外招商推介。设立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储备专项基金,对重大项目策划论证等前期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对拟开工项目,完善相关手续,落实开工条件,确保如期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强化节点控制,把握关键环节,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对拟竣工项目,强化要素供应,解决困难问题,确保按时竣工投运。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责任制,加大调度、督导、考核力度,形成策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运一批的良性循环。

6 加大生产要素供给力度

6.1 确保土地供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土地指标,切实搞好土地挖潜,着力增加土地存量。优先安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项目用地,并加快土地供应速度,确保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顺利建设。

6.2 腾出环境容量。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实施环保准入和退出机制,着力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严格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进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降低企业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为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腾出环境容量。

6.3 拓宽投融资渠道。认真搞好国家、省投资领域、投资方向、投资重点的研究,最大限度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的支持。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不断扩大利用金融机构资金规模。突出抓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园区招商等,积极利用好社会资本。同时,搞好债券发行、基金争取和企业上市等工作,积极拓宽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投融资渠道。

6.4 建设人才集聚高地。围绕“四新”“ 四化”,积极落实 《菏泽市人才新政30条》,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一批比较优势明显、有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一批市场拓展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家队伍,努力打造菏泽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人才集聚高地。

猜你喜欢

菏泽市新旧动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