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向度各要素的辩证关系

2018-04-02周伟勋

中国广播 2018年3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

周伟勋

【摘要】新闻向度是传播主体统摄传播客体的意向引领力和统领把握能力,包含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四要素。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准确把握新闻向度的内在规律性,处理好新闻向度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力避新闻向度辩证关系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回归事物本来面目。

【关键词】新闻向度 政治方向 舆论导向 新闻志向 工作取向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即“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着重阐明了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既是摆在新闻学界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知,同时又是新时期新闻事业的起始点和践行点——行,并最终成为指导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向度——知行合一。

一、新闻向度的内在规定性

关于新闻向度的概念界定,可参见彭四平在《寻找新闻的向度》一书中的表述:“所谓向,是新闻的方向,导向,新闻的方向、编辑的导向正确与否,直接决定媒介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度,是新闻的深度、法度、广度、厚度,文章写得是否有深度,编辑是否掌握导向的法度,标题或文章的内容是否有厚度,其传播是否有广度,直接取决于记者与编辑的配合。”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向”指的是传播主体之主体性的意向视角、方位和趋向。“度”指的是传播主体投射于传播客体的程度、范围和范式。其中,“向”是“度”的大脑,是中枢指挥系统,起到统领作用;“度”是“向”的躯体,是执行操作系统,担负着保持质的同一性职责。新闻向度就是传播主体统摄传播客体的意向引领力和统领把握能力,直接指向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其中,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属于“向”的范畴,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属于“度”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向度不同于新闻价值。新闻向度主要着眼于传者的视角,用来对新闻事实加以方向性引领和主体性把握,满足的是传播主体的新闻诉求。新闻价值则主要是从受众的角度甄别、筛选和考量新闻素材的,满足的是受众对新闻新鲜感和有用性的需求。

二、新闻向度要素间的辩证关系

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构成了新闻向度四要素。如果单一理解和把握任一要素,都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全面的,不能从根本上全局性地把握新闻向度的实质。黑格尔辩证法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内在的超越,由于这种内在的超越过程,知性概念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本来面目即知性概念的自身否定性就表述出来了。凡有限之物莫不扬弃其自身。因此,辩证法构成科学进展的推动的灵魂。只有通过辩证法原则,科学内容才达到内在联系和必然性,并且只有在辩证法里,一般才包含有真实的超出有限,而不只是外在的超出有限。”这段话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任何知性概念都是有限的且不能独立存在的,它需要揚弃自身,超越性地将自身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通过自我否定让渡出去,留下的才能够与其他具有关联性的知性建立起辩证关联关系;另一层含义是,只有在辨证关系中,有限性的知性才能够内在地、真实地、必然地超越自身,并在相互作用中生长出有机推动力。

在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使这一思想拥有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不是从概念、思维中用逻辑推演出来的,而是从客观事物和现实的发展中抽取出来的,是对自然界、社会历史中事物发展普遍规律的反映。”

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各自作为知性概念,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通过扬弃自身,最终才能够在实践的关联中实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一)政治方向与其他要素的辩证关系

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最终指向的是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政治属性的集中阐释,统领和制约着新闻向度其他三要素并通过其他三要素体现出来。其内涵和外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方向决定着要素间的意志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意志的最集中体现者,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在根本上坚持人民立场,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也都要无条件地沿着同一条意志取向之路坚定地走下去。二是政治方向决定着要素间的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唯一遵循的新闻理论和新闻观点,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都需要用这一理论建构各自的体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三是政治方向决定着要素间的政治视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现实已经验证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必然会心系同一条道路,比肩同行。

然而,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绝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甚至也不仅仅是一种绝对的理念,它是一种政治引领,需要经过自身过渡,转化为新闻向度其它三要素并最终返回自身的过程。这一具体的过程可以细化为:在议程设置、选题筛选、素材取舍、报道角度选取、报道结构布局、报道观点生发以及话题舆论引导等新闻环节和节点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这样的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就跑不偏、走不歪。

(二)舆论导向与其他要素的辩证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舆论的质量。其中前七个构成了舆论的必要要素。

舆论导向贯穿于舆论的八个要素。正确的舆论导向运行的序列和态势应为:将舆论中呈现出来的非理智成分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并适时适度地转化为理智成分——引领和把控舆论主体的政治方向以及舆论客体的数量、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实现或基本实现舆论导向的预期。

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其主体需要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新闻媒体必须完成的媒介任务;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新闻主题和新闻视角;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是引领舆论并影响舆论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精神力量。

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既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是在与新闻向度的政治方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的关联中发挥作用的。其中,政治方向对舆论导向起到指向和制约作用,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是舆论导向发挥作用的结构性保障。

(三)新闻志向与其他要素的辩证关系

新闻工作的新闻志向,直接指向的是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这其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新闻工作者在工作思路、管理手段、业务水准等方面,应着力聚焦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创造性地拓展新闻工作的发展空间。二是新闻工作者要在工作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自明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新闻工作的新闻志向,受新闻向度其它三要素的制约、引导和渗透,其中,政治方向决定着新闻志向的属性和指向,舆论导向贯通着新闻志向的建树过程,工作取向则成为新闻志向的落脚点。

(四)工作取向与其他要素的辩证关系

新闻工作的工作取向,最终归结于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作风优良的标准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增强新闻事业的职业意识,倡导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

新闻工作的工作取向,也同样受新闻向度其它三要素的制约、引领和牵制,其中,政治方向锁定了工作取向的内在目标感,舆论导向规定了工作取向的内在指向性,新闻志向则从专业度上夯实了工作取向的基底。

三、新闻向度各要素辩证关系中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

表面上看,在分析了新闻向度要素间的辩证关系后,似乎就理清了其中的脉络,无需进一步梳理了。事实上,在新闻向度各要素的辩证关系中,仍然存在容易起遮蔽作用的认知沼泽。

现象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其显著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强调本质性。认为只有本质才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因此对现象进行本质分析,从特殊的、个别的情况中获取一般的、必然的、不变的共同特性,是现象学的主要任务。二是强调方法的独特性。现象学提出了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反对经验主义,主张放弃一切传统观念和成见,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按照事物直接向我们显现的样子去描述和分析本质、概念、范畴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概念和意义规定性的实在证明”。也就是说,事物表面的幻相,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着、扭曲着事物的原本状态,只有理性直观的分析才能还原事物的本源,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合理借鉴现象学中的有关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新闻向度各要素的辩证关系。

(一)忽视新闻政治性的本源意识

新闻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不是外在强加和施与的,它原本就是新闻本源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并自觉运用新闻过程各环节中的政治诉求,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的首要标准和条件。具体来说就是,新闻向度中的“向”,包含政治方向和舆論导向两大要素,它不是新闻规律的外在附属品和人为设置项,而是内在的、有机的、本源性的居于新闻实体的本质之一。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政治性的本源属性和本源地位,不应该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

(二)忽视传播规律性的本体意识

再好的政治意愿也要通过媒介传播出去,如果在传播的过程中,不重视传播自身具有的规律性,以自我的主观意愿,强力扭曲传播自身规律性所要求的内在规定性和运行原理,那么,新闻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的本源地位,非但得不到巩固和体现,反而会出现与政治意愿相违背的传播效应。

(三)忽视传播技术是有机的生命体

表面上看,传播技术仿佛只是实现某种传播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是一种缺乏原发性、本体性和本质性的机械性存在。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果只是将媒体融合视为纯粹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而不是将其作为具有本质属性的有机生命体看待,将传播技术视为游离于新闻主体之外的机械性物化存在,就无法真正实现新闻向度各要素的有机融合。只有将传播技术当作有机的生命体看待,新闻向度所指向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四大要素才会有机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首先要在“知”上下足功夫,这样才能有“行”,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既要在普遍联系中,又要在矛盾运动中,回归事物本来面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准确全面地把握好新闻向度的辩证关系,既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要求。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数字出版产业引领功用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以党报“主流观点”引领正确舆论导向——浅析黑龙江日报三组系列评论的思想性可读性号召力
浅谈新闻媒体资讯类节目的舆论导向作用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电视文艺应肩负起舆论导向的重任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管窥
把握舆论导向,讲好行业故事——2016年度《北京工程咨询》编委会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