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事件”与电视纪录片创作

2018-04-02吴细源

视听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闻性复旦长镜头

□ 吴细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事情,有时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引得我们激动和深思,这大概就是创作新闻性电视纪录片的最初意念。新闻性电视纪录片之所以倍受社会和广大观众关注,也正是由于创作者以纪实的手法对观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以及典型人物等进行了系统、详细地跟踪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件”是新闻性纪录片的灵与肉。“新闻事件”不仅可以增强纪录片的现场真实感,同时也能使节目结构完整、节奏分明。但“新闻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如何捕捉并驾驭“新闻事件”?以下结合个人创作实践,谈谈体会。

一、如何敏锐捕捉“新闻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稍纵即逝,当它一旦成为众人眼中的“新闻事件”时,就已经变成过去时了,这就涉及一个捕捉“新闻事件”的敏感性问题。“敏感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并非一朝一日所能养成,而且还跟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年龄层次等因素密切关联。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都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职业“敏感性”或“敏锐性”。

1999年4月底,江西教育台要我拍摄一个反映全国三好学习标兵──李艳茶同学先进事迹的小专题,给我的时间只有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跟拍了主人公早上去食堂吃早饭的镜头,并约定,吃完饭她在寝室等我们。没想到,当我们吃完早饭赶到她寝室时,她却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样,原先拟定的拍摄计划无法执行了。怎么办?急中生智,她的一躲,立即引发了我们“寻找李艳茶”的全新拍摄思路。后来,这个小专题也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新闻事件”结构而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制作这个节目的时候,主人公感人的事迹,又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又构想,再拍一个30分钟的纪录片。李艳茶10岁丧父,14岁丧母,与至今还未成家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相依为命。那些年,在乡亲们和母校的资助下,她完成了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江西师大录取。刚步入大学的那一年,学校减免了她的学杂费。在以后的三年中,她主动谢绝了学校对她的减免照顾,把这种机会让给别的同学,并完全依靠自己勤工俭学的收入完成学业。当同学有困难时,她还主动资助。并且,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在1999年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她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接到了复试通知书。我之所以想再拍一个30分钟的纪录片,除了她感人的事迹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即将有一个很好的“新闻事件”可以成为结构全片的主线,也正由于有这个“新闻事件”,才是现在拍摄李艳茶纪录片的最好时机,这个“新闻事件”就是:李艳茶将去上海复旦大学面试,直至被复旦录取,最后赴复旦就学。

二、如何驾驭“新闻事件”

其实,“新闻事件”无所谓惊天与动地,也无所谓大与小,关键是看在你的片中,它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新闻性的电视纪录片中,故事性、情节性可以说是纪录片的主体。而故事性、情节性中,除讲述过去的故事外,还可以讲述一个个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件”。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件”又是故事性、情节性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具体的创作中,如何去驾驭“新闻事件”呢?

一是要有预见性。有人说,纪录片的创作,事先没法进行构思,也很难形成拍摄蓝本。此话虽不无道理,却也失之偏颇。有道理之处在于“新闻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偏颇之处在于如何选取并捕捉“新闻事件”,作为纪录片的编导是要有总体把握和分析预见的,而且这种分析、把握和预见从构思开始一直要贯穿于整个拍摄过程之中。

上面提到的李艳茶的例子,在构思的时候,我就设想到在结构全片的“新闻事件”中,首先,要跟拍李艳茶去复旦面试,并以此作为纪录片的开篇。如果面试成绩不好,没希望录取,要么就“枪毙”,要么再找别的途径。如果成绩理想,就进一步与复旦联系,摸准录取通知书的寄发时间,跟拍邮递员给李艳茶送录取通知书。最后,跟拍李艳茶准备行装去上海就学,并以此为纪录片的结尾。围绕“复旦”这一“新闻事件”,中间肯定还有一系列的“新闻事件”,比如李艳茶手捧复旦录取通知书的激动心情,以及车旅费、学杂费、生活费没着落的不安心情,这当中肯定有戏,比如她还会利用暑假“打工”赚钱等。作为编导者,对这些都应有充分的预见和准备。

《过年》的创作,预见的代表性更强。1998年年底,一位同行告诉我说,他们要拍摄一部反映一个全国劳模同时也是一名下岗党员带头承包瓷厂,组织下岗工人重新就业事迹的专题片,问我怎么拍才好?由于我对这个人物和她的企业不了解,开始也没说什么,但转而一想,年底,快要过年了,如何让职工领到工资和奖金,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对于一厂之长来说,肯定是一个大事和急事。再一问,当时,这个厂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的确不很紧气。我便建议他围绕“筹钱过年”这一“新闻事件”跟踪拍摄,题目就叫《过年》。后来的结果证实,我的这一预见的确就是这位厂长的实际行动。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充分地分析和预见,不仅能及时地把握“新闻事件”,而且还能给创作提供较好的拍摄时机。

二是拍摄中的应变性。拍摄过程是创作者把它的选题计划付诸实施的关键环节。如果前期拍不到较好的素材,后期中再好的高手也做不出花来。这使得在纪录片的前期拍摄中,捕捉、驾驭“新闻事件”的能力尤为显得重要。

三是视角的把握。这里所说的视角,不是摄像机的拍摄角度,而是创作者对“新闻事件”、典型人物的总的表现角度,也就是以什么角度来再现或表现。一部纪录片要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再现一个事件或人物,并能打动观众的心,创作者的视角很重要。一般来说,对“大人物”宜用平视甚至是俯视,对平凡的普通人则可进行一些仰视,把生活中熟悉陌生化。

四是纪实性手法的准确运用。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不仅与其自身发展规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还与外在的周边环境密切相联。而新闻性电视纪录片必须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真实时间的真人真事。纪实性手法的创作手段最主要的是“挑、等、抢”,这要求纪录片的创作者不要随意干预“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要有思想家、政治家的眼光,去鉴别,去捕捉。而准确驾驭和把握“新闻事件”的关键,就在于纪实手法的准确运用,摄像的抓拍与取舍至关重要。

三、镜头的使用与拍摄时机的掌握

作为摄像,技术功底是基础,创作思维是保证。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如果编导能自己兼摄像,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切编导构思、所有“新闻事件”都必须通过镜头表现。再好的“新闻事件”,即使你耳闻目睹,但如果没有通过镜头得以体现,其效果还是等于零。因此,单就摄像本身而言,一是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判断,对于一些有苗头,预感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一定要有超前意识,超前开机让这一苗头,让这一“新闻事件”能在镜头中发生发展。

然而,作为摄像,光有超前意识还不够。拍摄中,还要准确运用摄影技巧为深化主题服务。长镜头对于展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最为有效。在拍摄长镜头时,摄像既要投入,也要冷静。在跟拍一个主体的同时,耳朵和另一只眼睛还要关照镜头之外发生的一切。一旦有插曲,镜头要很自然地跟进、捕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铺垫和依据。在长镜头中,摄像者要善于抓住这些有价值的依据进行镜头切换,使镜头的运动有理有据,而不是无目的性的推拉摇移。

在《寻踪》中,主创者走访拍摄铁路新村一家三代人的场景,有一个镜头长达2分多钟——从记者敲门到主人公开门,从记者说明来意到这家人的自然反映,把他们的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镜头的运动有理有据。长镜头的优点很多,但有时即使拍了长镜,不一定按长镜头用。此时,如果摄像在拍摄长镜头之余,能抓拍一些有细节、有特点的空镜头,在后期剪辑中,将十分有用。这种镜头的插入,有利于替代从长镜头中的删除废弃镜头,有利于调整片子的编辑节奏,这也是摄像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除长镜头,纪录片的摄像人员在拍摄镜头时,一定要有“组”的概念。要表现一个“新闻事件”或一个特定场景,不能只拍一两个镜头了事,一定要成“组”。这既能体现“新闻事件”的完整性,更有利于后期制作中镜头的衔接。

另外,摄像要把握并利用良好的拍摄时机。把握好了时机,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在《寻踪》的拍摄中,虽然事先对节目的整体风格有些考虑,但片中究竟有些什么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是没法预知的。只是选准了一些特定的地方进行“寻”“挑”“等”“抢”。在这个片子中,邮电局、赈灾捐款接收办公室是两个关键的地方,从这两个地方打开思路,发现了更多的“新闻事件”,并进行一个一个的“寻踪”。

在邮电局拍摄时,我们事先同邮局汇兑人员打了招呼,如果有来捐款者,不要惊动他,迅速与我们联系。10分钟后,汇兑员告诉我们,真的来了一个。这时我们采取的摄影方法是先偷拍,不让对方发现记者和摄像机。汇款员已同我们形成了默契,尽量增加与捐款者的交流时间,延缓办理速度,以让我们有充裕的时间拍摄。偷拍到了一组镜头后,该是与“捐款者”正面接触的时候了。镜头缓缓靠近,让捐款者首先发现我们,而不是我们首先与他打招呼,这样,捐款者突然发现镜头的真实瞬间和自然的本能反映才能进入我们的镜头。等他有反应后,再进行采访交流。如果一开始就扛着摄像机跑到他的跟前,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这体现了“新闻事件”拍摄中,摄像对拍摄时机的掌握和运用。

四、后记

最后谈谈纪录片的选材,哪些题材适合用纪录片的手法来表现,哪些不适合?我们不妨从消极方面列几条纪录片的“禁区”:

第一,凡属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或刚发生的实发性事件,如果不占有形象资料,是很难适合纪录片选材要求的;

第二,对于非具象的、抽象化的题材,用文字表达比纪录片要好得多;

第三,以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为题材,是最为难纪录片编导的了;

第四,缺乏外部运动或变化的形象,纪录片很难讨好观众。

猜你喜欢

新闻性复旦长镜头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第三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