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哭泣和爱对抗虚无
——论杨庆祥诗歌的精神脉象

2018-04-02罗小凤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变形世界

罗小凤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杨庆祥不仅是当下一位声名鹊起的批评家、学者,从事“纯粹学院意义上的历史研究”和“现场意义上的文学(文化)批评”,对世界、时代、历史发出锐利而先锋的声音;他还是一位诗人,著有《虚语》《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等多部诗集,以诗的方式延伸他在批评、学术领域的探究。杨庆祥自己曾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全部工作都隐约指向一个中心命题,即,如何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史。”[1]杨庆祥的诗是其理解“80后”一代人精神史的文字呈现,他以自身的个人体验、经验与感悟对“80后”精神轨迹与脉象进行触摸。

杨庆祥新近出版的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便是他理解和触摸一代人精神史的又一次尝试。“我选择哭泣和爱你”是诗集名,亦是一句充满绝望的诗,呈现出杨庆祥诗歌中一直搏动的一种精神脉象,即对虚无的显现和对抗。杨庆祥对于虚无的体悟是极其深切的,他曾在其诗集《虚语》“后记”中说:“人生自是有情痴,也不过是——虚语。虚度。”①出自杨庆祥自印的《虚语》,第169页。于他而言,一切都是虚语和虚度,一切都是虚无,但他并不绝望和沉溺于这种虚无状态,而是一直在跟虚无做斗争。在他这本新诗集里,他选择用哭泣和爱对抗虚无。这种杨庆祥式的对抗或许是“80后”一代人对抗虚无的典型姿态。

一、“我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

杨庆祥的诗总是给笔者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诗中所流露的情绪与他外在的身份标签显然是完全不相符的。他就职于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个“80后”副教授,其文学、文化批评与研究在全国的影响走在“80后”的最前边,堪称“领头羊”,应该算得上是功成名就、春风得意了,但他却写出了《我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②下文中所有未标注的诗歌均出自杨庆祥的《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这样的诗:

第一件事不是吃早餐,而是吻你

食物没有灵魂,你的嘴唇甘美

第二件事不是阅读,还是吻你

文字徒有外形,你的舌头芳香

第三件事不是午眠

第四件事不是散步

也不是工作

也不是在五点钟见友人

最后的事甚至不是晚祷

(菩萨已经厌弃我了吗?)

不是死亡,是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好好爱你

我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

除了吻你

我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不朽

除了相爱

除了在泪眼朦胧的微风中我们相互覆盖

诗人每天想做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到最后的事都不是每天日常生活中必然要做的事情,而是“吻你”“好好活着好好爱你”,在诗人眼中,任何事情都让“我”找不到存在感,除了“吻你”“爱你”“相互覆盖”,从根本上解构了人生活与存在的意义,诗中所萦绕的是强烈的虚无情绪,只有爱情、情欲、肉欲可以消解虚无感,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笔者不知道杨庆祥是否深受存在主义理论的影响,但其诗中所流露的思绪显然与存在主义密切相关。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提出“被抛理论”,指出人是被无缘无故地抛掷在世的。[2]339法国存在主义者华尔(Jean Whal)也有过类似的观点:“我们看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孤独无依,没有救助,没有躲避,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被扔进这个世界,世界是虚无的。”[3]9杨庆祥显然受这些观点影响颇深,他在其随笔集《80后,怎么办》中曾谈到这种“被抛感”:“从2009年6月我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后,我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这种实感与失败的实感纠结在一起。”[4]16这种“被抛”感与虚无感密切相关。因为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是偶然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虚无感。鲁迅的文字中也充满“虚无”,如《过客》《死后》等,但他在虚无中却从未放弃对生命意义的本源性追寻。增田涉认为,鲁迅的“虚无”不是虚无主义,而是虚无主义之思,他在《鲁迅的印象·鲁迅轻蔑虚无主义者》中认真区分了虚无主义者与虚无主义之思的不同。而彭小燕则指出,虚无主义之思其实就是“一个人对于虚无的认知、体验——一个人自觉地体验到他的生命还没有一种为‘自己’所真正认同的意义。基于此,生命主体才有可能进而走向对真正生命意义的追寻”[5]。一直以来,虚无主义都被认为是消极的不良情绪,但黄发有却对它给予高度肯定:“虚无主义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世界观和学说,其怀疑不仅指向文化、道德、历史、民族等意识形态和现实制度,而且指向宇宙和生命的意义,具有浓郁的形而上色彩。”[6]确实,正是由于人对世界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怀疑、深入的思考,才会产生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人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怀疑、认识之后的一种情绪状态。杨庆祥在许多诗中都明显坦露出他的虚无主义,正如他在《小昭》中明确宣告的:“我的虚无比你更无垠。”自杀的诗人小昭显然对生命感到绝望、虚无至极点才会采取极端举动,以结束生命作为对抗虚无的方式,但杨庆祥却宣告自己的虚无比小昭更无垠,可见其内心的虚无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可以说,杨庆祥的诗中处处流露出虚无,如《在昆明我能做什么》中从“什么都不能做”到“什么都不做”,显示了诗人对“空”“无为”的人生状态的体悟,但“我什么都不做了/这世界会放过我吗”马上又对自我进行发问,回到现实;《辜负》中“我不辜负我还能做什么呢/爱人,我不辜负我还能做什么呢”,在作为与不作为之间纠结,连“辜负”都成为不得不做、必须做的事情,舍此便找不到要做的事情和事情的意义。杨庆祥这种虚无情绪的产生跟时代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80后”是历史上最失败的一代,除了“富二代”和“官二代”,都过得非常不容易。“80后”改变命运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高考,一种是进城务工。杨庆祥属于通过高考进入城市的那批人。对于“80后”年龄阶层之前的人,只要考上大学,生活大都会过得春风得意,被美其名曰“跃农门”;但对于“80后”这一代人,高考时遭遇大学并轨,考研时遭遇硕士扩招,博士毕业时手捧高学历却依然找不到好工作,参加工作后却买不起房,在多重压力的碾磨中,这一代知识分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虚无感、无根感、无所适从感。杨庆祥虽然经过拼搏、努力获得了比较好的社会地位,但经济上却依然“赤贫”。这就是“80后”的尴尬,是之前的知识分子们未曾遭遇过的问题。但是,杨庆祥们又无法返回农村,因为在农村已经没有属于他们的土地,农村回不去,在城市又买不起房,只能被房东驱赶,频繁换租,充斥着内心的是无根之感、无家可归之感、“一无所有”的失败之感。因此,杨庆祥毫不客气甚至带着绝对化的口气指出,“80后”是失败的一代人。这种失败感显然是导致其虚无感的重要原因。

由于虚无,杨庆祥总是在思考人之为“人”的意义,如《看见一棵树很后悔》一诗简直逆一切正常思维:“看见一棵树很后悔/看见一池水也很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长成/一棵树或一池水呀?”“为什么长成了一个人”“长成一个人真是件无趣的事啊”,这些诗句显然是杨庆祥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一棵树”“一池水”都是自然界作为物质形式存在的生命形态,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而人之为“人”,也不是人类自己所能选择的,大多数人都对生来如此的本然形态毫无置疑,心安理得、听天由命地坦然接受自身的存在形态,但杨庆祥却反其道而行之,离经叛道地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发出了“后悔”和质疑,这种质疑是如同棒喝般连根拔起的终极性、根本性质疑,这是他一直以来所思考的“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去?”等终极命题的一个具体呈现而已,《存在》《残荷》《你知道我会在这个房间等死》《活得太久了》《我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等许多诗中都呈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疑问。

由于虚无,杨庆祥的诗总是触及“死亡”。存在主义认为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人的存在总是笼罩在死亡之下。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曾说:“死亡和我们如影相随,死亡的神秘感不会随着我们的成熟而减少。”[7]102克尔恺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则认为,死亡比起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给人以力量,比起任何东西都更能让人清醒。杨庆祥显然对死亡进行了深入而详致的思考,才会将其折射于诗行间。他的《于是哭起来》中“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就可以死了”被彭敏认为是经典好句,这句诗便触及死亡。在杨庆祥笔下,死亡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自然的事情,只要“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就可以死,生命与尘世的一切责任、担当、事业、名利都无关,这是一种把生命彻底参透的虚无。《活得太久了》中“活得太久真不是好事/这么久,35岁/都不知道如何去死了”同样看透了生命,35岁本是人生命中正当盛年的好时光,事业、家庭、生活都刚刚起步,他却感叹“活得太久”“都不知道如何去死了”,如果没有把生命的本质看透是不会发出这种感叹的。正如他在《雨雪天登黄鹤楼》中写道的:“罢。罢。生与死都是人类的设定。飞与不飞/都抵不过冰冷的铁流”,对生与死的意义、内涵、本质都已经参悟透彻,这是一种抵达生命本质的虚无。《你知道我会在这个房间等死》《存在》《我知道时日不多》等诗都是杨庆祥对于生命和死亡参悟的诗性呈现,绝非无病呻吟,绝非故做惊人之语,而是虚无使然,是对生与死的本质参悟透彻使然,诗行间透着一种彻骨的冷寂。

二、“我必须说出肉体”

杨庆祥的《我必须说出肉体》一诗的标题颇具震撼效果。这是因为杨庆祥的身份角色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严肃、一本正经的,但这首诗的标题却那么“先锋”、前卫直接甚至有点惊世骇俗。针对此诗,王永祥指出:“这或许是现代诗中对肉体最为坦诚的表白之一。”[8]但杨庆祥并非陷入身体写作的圈套,他那组与肉体有关的诗并非身体写作的放肆,而是节制、含蓄地把“肉体”作为人存在的重要性呈现出来,诗意地阐释了“我”与肉体的关系,如《我必须说出肉体》中“我一次次穿过它/又返回来住下/我们像一片片树叶/相互疏远又相依为命”。其实,这是杨庆祥对抗虚无的一种方式。肉体是人存在的最基本而最重要的形式,人的生命过程中最直接与最终的负载者就是且只是我们的肉身。林白曾说:“身体是最尊贵的,一点也不肮脏下流。”“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的优位性是生活观念史上的重大转折:身体成为享用性的在世者,不再是在世的负担,而是唯一值得赞美的在者。”[9]92严前海则分析道:“社会存在与人生际遇的真相的显现方式,在马克思那里,是劳动的肉身,在尼采与福柯那里,是权力的肉身,在弗洛伊德那里,是欲望的肉身,在鲍德里亚那里,是消费的肉身,而在传记电影中,则是类真的肉身,或者说,肉身以宣言般的方式,昭示人及其心灵不在别时别处而正在此时此处。”[10]杨庆祥正是在此意义上对肉体进行“说出”,进行诗意敞开。

而肉体的存在注定是孤独的。日本学者箱崎总一认为,孤独是人的依赖心理受阻而产生的,确实,人在母体内是依赖母体的,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开始,人便从母体彻底分离出来成为单个的个体,虽然依然存在对母体的依赖,但分离已经成为事实,单个个体的事实已经注定对于世界、对于他人以及自身的依赖受阻,注定无以依赖的命运,因而人会感觉孤独,感觉自己是“被抛的存在”,这也是虚无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且,虚无与孤独互为因果。杨庆祥便经常感到孤独,如《在这个春天》中“在这个春天/我想不起该找谁说说话”“想找个说话的人可真难”“想到我的灵魂已经这么孤独”“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说说话啦”,可见其孤独之深。

为了对抗虚无和虚无产生的孤独,杨庆祥选择用“爱”进行对抗。如《我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不仅透露出他的虚无意识,还呈现了其对解脱虚无路径的探寻,他在所有事情中都找不到存在感,但“吻你”“爱你”可以让他找到存在感,爱情、欲望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个体生命总是渴望摆脱孤独感,人摆脱孤独感有种种办法,但只有用爱达到的人与人的结合,才是自由独立的个体之间的结合,才是人与人的永久结合,人也才能真正从心理上摆脱孤独感。人,作为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孤独存在物,从一出生便处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上,其中爱的关系是与异性交往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需要层次论中也指出,爱的需要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爱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对异性的依赖。土居健郎认为,“恋爱本身与依赖心态是分不开的”[11]129。在弗洛姆对爱的阐释中,爱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12]38。马斯洛还指出:“爱是一种两个人间健康的、亲热的关系,它包括了互相依赖。”[13]56爱,其实就是对异性的一种依赖心理。正因如此,爱成为对抗孤独最有效的办法。或许正因如此,杨庆祥写了那么多关于爱情、肉体甚至性爱的诗。《80后,怎么办》后附录的访谈中他曾谈及恋爱让他觉得“世界原来也差不到哪里去”:“我觉得我大学谈恋爱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让我变得不愤怒了。我是个男性,我谈恋爱之后就觉得这个世界,哎,好像还蛮不错的。我以前对这个世界是冷嘲热讽,其实是非常愤怒、对抗的这种状态,我一谈恋爱就觉得,世界原来也不错啊。”[4]136本来他对社会是厌烦的、批判的、叛逆的,而恋爱让他觉得世界美好,是典型的用爱医治虚无,用爱欲对抗虚无。《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同样如此,世界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选择,而“我”选择的是“哭泣和爱你”,仿佛只有这两件事情有意义,因为哭泣和爱可以躲避世界的各种规则,当活着成为没有意思的事情,只有寻找爱情,用爱情、情欲甚至肉欲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四月,早安》中的“如果命运禁止我们去爱/我们还活着是为了什么”,宣告了爱就是活着的意义和目的,爱是生命虚无的唯一拯救者。杨庆祥笔下还有部分触及两性最隐秘话题的诗,即性爱题材。一直以来,性被人认为是难以启齿的,甚至是下流、肮脏的,而“下半身写作”更是将书写性爱的诗歌声名糟蹋到一败涂地。不过杨庆祥都是以唯美的笔法将难以启齿的经验书写得含蓄、美好。其实,“性无所谓美丑,因为性力和爱力一样是一种生命力,它最根本。性命性命,有性才有命,性有的时候是超意志超理性的”[14]。杨庆祥正是将性作为与爱具有同样生命力的一种力量,作为对抗孤独、证明自身存在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在诗中进行书写的,如《给我的女友》中“她有意停了一夜的梦/开始从事另一器官的梦见/终于/她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人/同时 他还是一头公牛/一朵玫瑰一场暴风雨”,《结婚》中“你从旧皇历中走来/身体含苞欲放/带我走进建筑的底层,说,/“留下影子,在岩石的上面”,对性的书写都隐晦、节制而美好。在随笔集《80后,怎么办?》中,杨庆祥曾专门探讨了“80后”在国家富强个人贫穷的境遇下却连一次简单的做爱都无法进行的状况,对“80后”实现爱与欲的需要如何艰难进行了分析,这既是虚无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对抗虚无的一种独特方式。

三、“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

杨庆祥一直比较关注社会化的现实,对于现实有许多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其敏锐的观察力让他能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从见怪不怪中见出“怪”,观察任何问题都能深入本质,鞭辟入里。这种个性也折射到杨庆祥的文字中,其诗中有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中国当代的诗人们大都缺少历史的担当,过于注重个体一己之思的内心感受,过于自由、放纵地宣泄个人情绪或铺陈罗列现实表相,因而诗歌主要在于“呈现”“暴露”“宣泄”却鲜有批判,所以中国当代诗歌一直缺乏批判精神,介入与批判的力量一直显得疲软无力。杨庆祥却充满批判精神,其目光冷峻,一眼就能看出实质,入木三分。他由自身的生存境遇而引发追问,深刻思考与质问自己所遭遇的尖锐问题。当下社会,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生活,许多环节都已问题重重,趋向“变形”,人被各种异己力量逼迫着、控制着、追逐着,丧失了支配自己的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完全失去了个性和自由,在不知目的与意义的迷惘中挣扎、裂变。尤其是“80后”,已经完全如卡夫卡(Franz Kafka)《变形记》中的那个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样,彻底被生活和责任压垮了,所有的生命都耗费在疲于奔命上,都耗费在“谋生”和“养家糊口”上,使自己处于“身不由己”的人格分裂状态。杨庆祥对此显然深有感触,他曾说:“在一个财富如此快速增长的国家,在GDP高速领跑世界的中国,我们被时代淘汰了,我们买不起甚至租不起房子,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生活,甚至是一次简单的做爱。”[4]8当下房价飙升,物价疯涨,即使通过高考那座独木桥的“80后”知识分子,依然不能像之前的人们“跃农门”一样从此荣华富贵,依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生活”,买不起房,养不起家,甚至成为“啃老族”,无法回报家庭,无法正常恋爱、结婚、过正常日子。对于这些社会、时代问题,杨庆祥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写进诗中。《与祖国书》便是杨庆祥在《80后,怎么办》中对所思考的这些问题的诗意呈现,在诗中,杨庆祥看到的是挖建地铁所造成的城市黑洞、下水道的堵塞、孤儿满街、人们的贫穷和屈辱、被欺骗的人生、被羞耻钉上的爱、环境的污染、土地的被侵吞、“藏独”、年轻人无法过上有爱的正常生活等各种社会问题,这些既呈现了杨庆祥对社会现实的介入与批判,呈现了新的历史语境下的“恶之花”,又具体而微地呈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痛切。《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亦是杨庆祥对彻底“变形”的社会、时代所发出的无奈而痛切的呼声:

鸟儿唤醒清晨的雾霾

它不是故乡的那一只

送奶工蹑手蹑脚打开奶箱

那声音真像母亲

很多年前

她也是这样唤醒冬天和好梦

那是真正的好梦呵

我们呵着手看人生如壮丽的日出

那时候清晨凛冽如少年

鸟儿的翅膀像情人的胸部

那时候我认识所有的人

活着的和死去的

他们运来新鲜的空气和牛奶

并叮嘱我

尽情地喝吧

趁时间还没来得及衰老

趁土地还在我们手中

趁这个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

诗人以对比、反讽的手法描画了世界还没有彻底变形前的“很多年前”“那时候”的情景。其实诗中处处都有潜台词,这些潜台词都是对当下现实的批判、嘲讽。“很多年前”的生活是“真正的好梦”:“清晨凛冽如少年/鸟儿的翅膀像情人的胸部”,而现在的鸟儿唤醒的却是“雾霾”,人们所处的是环境严重污染的糟糕生态;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认识所有的人”,而当下却是人性异化,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利用、利益交换,人与人之间没有纯粹的感情;那时候有新鲜的空气和牛奶,而现在的世界,空气被严重污染,红色预警成为经常要面对的环境,牛奶则含三聚氰胺;那时候“土地还在我们手中”,而现在土地被城镇的无节制扩大化所征占,我们都已经没有土地,没有“故乡”,成为“失根”的一代。在对比中,诗人所呈现的是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变形”,充满了诗人对世界的批判、反讽。但批判并不等于绝望,批判社会,批判现实,证明诗人内心其实还是隐约地含有对改变现状的希望。批判其实证明他还抱有希望,如果不批判了,就说明已经彻底绝望,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杨庆祥的一个“趁”字却透露了他内心深处隐秘的希望。当“变形”已成为“常态”,我们无力改变,只能呼吁趁其还没完全变形,好好享受生命。《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一诗中也呈现与揭示了各种不合理现象,突显出“黑暗遮蔽一切”的主题,但结尾却用“亲爱的,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前后的突兀与出其不意构成了此诗内在强劲的张力,更突显了诗人用哭泣和爱对不合理的、黑暗的变形世界的对抗。《翠花不是花》《世纪之爱》《立秋日》等诗都对“变形”世界进行了揭露,并在呈现与揭露中试图对抗和探寻出路。

杨庆祥以他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和嗅觉发现了社会所患的“变形”病,因而他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新人”,为改变现状而找到一条路,但至今尚未发现。不过他并未绝望,依然说:“我希望我们可以找到那条路。”[4]113正是因此,他写出了随笔集《80后,怎么办?》,希望通过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而“试图重新唤起参与历史和社会的意识”,他还提出解决办法:“80后需要通过必要的自我教育和顽强的自省精神,去重塑个人化的历史存在感和历史化的个人主体意识,自觉地去抵抗这没有历史的历史。”①出自林白的《性有的时候是超意志超理性的》一文,转引自《未竟的审美之旅:论新时期女性小说对日常生活的诗性探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页。杨庆祥在其随笔中对“新人”和出路的探寻、对虚无的对抗,与其在诗中用哭泣和爱对虚无的对抗形成巧妙的呼应与映照。但愿杨庆祥能找到那条路,但愿杨庆祥对虚无的对抗成功,但愿“80后”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能够顺利突围。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变形世界
谈诗的变形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我”的变形计
例谈拼图与整式变形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会变形的饼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