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陕革命老区精准脱贫工作的困境与创新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老区景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李克强总理曾说:“川陕革命老区大多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支持其加快振兴发展,对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区域差距、带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川陕革命老区在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扶持下,针对当地脱贫扶贫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精准扶贫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打好脱贫攻坚战”还需在路径创新中不断实践和发展。

一、川陕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的困境

(一)政策如何落实

在川陕革命老区的精准脱贫工作中,如何将“高大上”的政策方针转化为“接地气”的行动和实践,是整个工作的第一难点。国家政策的出台都是为解决现有的问题给予高度概括和集中的表达,制定出的目标也是一个较为长远的宏观的目标。因此从国家政策的颁布到将政策落实到基层,是需要各级领导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另一方面,与川陕革命老区脱贫扶贫工作相关的国家政策,多是些语言凝练、略微晦涩的话语,而针对的对象又是当地文化素质不高、理解能力低的普通农民,如何将相关的规定准确详尽而又通俗易懂的传达给百姓也是当前脱贫扶贫工作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举措如何因人施政、因村施政

川陕革命老区的精准脱贫扶贫工作势必要因地制宜,因村施政。施政的过程是村民、政府共同落实贯彻政策的过程,绝不是一味地“政府在做,村民在看”的过程。脱贫扶贫政策从细节的制定开始就要有村民的参与,在民众的参与中了解什么才是农民真正想要解决的。比如类似于“智力下乡”的扶贫项目,必须因地制宜。现在的“送教下乡”困难重重,贫困地区教学硬件和软件的亟需提升,相对固定的优秀教师资源空缺问题,各村情况不同,教学设备的需求不同,需要与各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时间脱贫工作中,针对不同的人群,如何采取适合他们自身的举措是在实践中遇到的突出的难题。

(三)如何利用自身优势

川陕革命老区多处于贫困山区,如何找准并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呢?在各地区精准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1.将农民集中起来搞集体农业,由原来的散户变成集体种植,再依托政府找到合理的销售渠道,靠分红获利。2.在当地兴办手工业的小型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既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当地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还有依靠政府奖励助推实行扶贫、滚动帮扶实现脱贫等各种方式。但是,川陕革命老区又该借鉴哪种模式,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现精准脱贫呢?

二、川陕革命老区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创新

针对川陕革命老区精准脱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何为农民真正所需要的,在各个地区依托各自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政策。

(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扶贫工作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必须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可为了粉饰门面,搞“面子工程”和“拍脑壳”的行为。有些地方开展教育活动,让贫困的农民学习知识和文化,学习结束了,他们依旧贫穷。费孝通曾说:“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现阶段川陕革命老区乃至全国的扶贫工作,还需要了解乡土性的专家来参与解决,单靠非专业人士的人文关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给予优惠政策的村户,进行精准识别,将最完善的、最能解决问题的优惠政策落实到真正的贫苦户中去,才能使脱贫工作具有长期效益。

(二)化整为零,分工明确

在脱贫扶贫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应在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将大任务转化成很多小的、具体的任务,将长期大目标根据时间划分成很多短期的、小的目标,逐步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各级目标。此外,各级领导还应明确责任分工,避免相互推诿扯皮;建立健全协作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来监督各部门办事效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型政府的办事能力;营造和谐的竞争环境,切实将国家政策和任务落实到位。

(三)坚持群众路线,宣传更具乡土气息

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生死相依的原则。将相关的规定和优惠政策准确地转达给当地百姓,是宣传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可以将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措施通过小画册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小画册设计成形象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让百姓通过看小画册来了解国家政策;其次,可将重大举措通过村内广播、村内宣传栏等进行宣传。最后,可利用当地优秀人才进行解说。即先让当地优秀的或者德高望重的人学习和了解相关政策,通过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方式,以这种更为亲切的、可信赖的宣传方式使民众了解和认识到自己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和其它相关的规定。

(四)依托自身优势,促进红色文化扶贫、旅游扶贫

加强革命老区的交流与合作,建设红色旅游产业。川陕革命老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它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根据地,也是全国的第二大苏区。此外,川陕苏区除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还拥有丰富的巴人文化、古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军文化。红色旅游的发展正逐渐成为振兴“革命老区”的重要资源。2015年7月,陕、川、甘三省八市(州)联合发起成立了川陕区域合作体创新发展实验区。里面包含5个5A级景区、59个4A级景区、118个A级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实验区的建立将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路线完全串联在了一起,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其次,建设红色旅游景区,以旅游促发展。革命老区中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有很多地区已形成了成熟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利用绿色资源和生态优势,推进精准脱贫。川陕革命老区地处长江上游低的地带,具有丰富的绿色资源,生态优势突出,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的依托,又为产业的后续提供了环境的容量。因此,无论是从环境来看,还是从红色文化遗产来讲,革命老区都可发展红色旅游,利用旅游扶贫。建立革命老区红色基地,建立红色旅游景区,以景区带动村庄,着力改善民生。在脱贫目标下发展红色旅游,而不能为了发展红色旅游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川陕革命老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时,可将原生态性作为基础,对景区进行适当修缮和改建,着力挖掘红色遗产,发展红色旅游的特色和优势;用创新性的思维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着力推进川陕革命老区精准脱贫工作的实践和创新,促进精准脱贫任务的逐步完成,为实现与全国同步步入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16.

[2]脱贫攻坚政策解读/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9.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89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老区景区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摘牌』
老区在努力奔跑
“摘牌”
红色旅游
某景区留念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