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发展前景探究
2018-04-02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一、引言
近10年来,伴随着“鸟巢”、天津117大厦、国家会展中心等一批BIM实践成功案例的出现,国内BIM应用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同时BIM技术所带来的信息整合,也彻底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因此探究其发展前景极其重要,这有利于我国BIM技术的完善和推广。
二、BIM技术的主要优势
(一)全专业的协同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前需进行外形、结构、安装管线等多方面设计,由于专业和时间的限制,信息互通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导致各方耗费大量时间最后所得结果却不尽人意,在施工阶段更是如此。而BIM的全专业协同工作以大量真实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创建、管理及发布,集成各个专业信息,在协同过程中对于同一构件元素只需输入一次信息,各专业便能共享元素数据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操作该构件元素,同时有效利用BIM协调流程进行综合安排,减少不合理的变更方案和问题变更方案。这将使得传统建筑项目里各专业单独完成转向协同合作,离散的分步设计转为基于同一模型下全过程的整体设计,以及单一的交付方式变成建筑全生命周期支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二)项目精细化管理及造价控制
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很难实施精细化管理,而BIM技术是从工程规划设计开始,以数据可视化模型的建筑物信息为基础,实现建筑物生命周期的信息建置、仿真、交换、整合运用与维护管理,其包含大量工程基础数据的BIM模型,能够准确定位到每一个细节部位,利用该特点便能统计各规格建筑材料的具体数量进行采购,让整个项目基于信息化管理之中,使得建设施工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而基于BIM核心技术的工程造价类软件可对招投标书、结算文件、进度审核预算书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得到对比数据,同时资源的管理也能在BIM数据和实际项目造价的动态对比中进行,然后再进行各项目的现金流和资金状况追溯,并根据形象进度筛选汇总,让决策者更充分地调配资源、安排任务,完全实现短周期、全过程对资金风险以及盈利目标的控制。
三、BIM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BIM技术的标准不完善
虽已有BIM技术标准的相关研究成果,但大多只是框架,还需具体细则以规范实际操作,包括模型搭建规范原则、编码体系、工作流程与规范、构件库及管理规则与标准、不同阶段的模型模板库、样例文件库、查纠验标准等多项内容。
而目前BIM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BIM模型信息混乱,同时建立的模型不能往下传递。如施工单位一般都不会接收设计院的模型,这是因为设计院的BIM标准与施工单位的标准侧重点不同,其着眼于不同的出发点,最后所得模型信息截然不同,导致工作量增加。所以在产业重新分工及产业链调整、变革下,想要实现BIM技术的全面推广,就离不开BIM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而当前不完善的标准则是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BIM软件体系不健全
目前国内BIM软件种类繁多,根据功能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首先是基于绘图的BIM软件,相当于将CAD平面制图变成三维模型建立,这类软件以厂商Autodesk出品的Revit软件为代表,而我国这类专业软件开发目前尚处初级阶段。其次是基于专业方面的BIM软件,这方面的软件非常多,建筑方面有ArchiCAD以及国产的天正建筑,结构设计方面有中国建科院的PKPM,造价、能耗、暖通水电弱电等也都有各自的专业软件,但都没有一款软件能完成整个BIM应用流程。然后是基于管理的BIM软件,这方面的软件在我国尚属空白,因此BIM技术中设施管理方面发展十分缓慢,这也导致了全行业对BIM技术应用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
由此可见我国BIM软件体系不健全,尤其缺乏本土第三方软件的支持。当初建筑行业从手工绘图到软件制图的改革中,因为过于依赖国外软件而引起较多问题,而当前BIM系列软件仍是沿用国外的模式,就此而言,软件开发将是我国未来BIM发展的基础,也是目前BIM技术在应用推广过程中的障碍。
四、BIM技术发展建议
建筑行业正处于技术变革时期,BIM技术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结合其优势及存在问题,对于BIM技术的发展有如下建议:
首先,完善BIM技术体系建设是BIM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政府及高校在BIM标准研究方面应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将BIM技术普及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做好,避免因缺乏标准而导致BIM实际应用过程中增加工作量。
其次,健全BIM软件体系是推广应用BIM技术的先决条件,在软件研发方面需符合我国的特色,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软件,同时应鼓励国内人才在高尖端软件领域发展,以此完善BIM软件体系。此外,相关研究人员可建立BIM示范工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对比总结经验减少错误出现次数,将BIM技术的应用提升到管理层而不仅是停留在建模阶段以此实现盈利目的。
五、结语
中国大规模推行城市化的进程将为建筑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同时会对建筑质量、环保和舒适度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BIM技术能大幅改善传统建筑产业的低效能、建造数字化智慧城市、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虽然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被解决,BIM技术在未来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智佳,苑东亮,薛苗苗.浅析我国在施工阶段BIM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4,33(32):150-152.
[2]肖良丽,方婉蓉,吴子昊,王小涛.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1):74-77.
[3]朱建国.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策略研究[J].建筑施工,2013,35(7).
[4]周春波.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34(1).
[5]李莎莎,张素娟.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方面的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7,(0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