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及控制措施的思考
2018-04-02
(国网安庆供电公司横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安庆 236000)
前言
随着电力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成本超概预算问题也引起了广泛重视。电力工程的成本概预算控制受多方面因素,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引起实际成本出现波动,甚至导致成本失控。因此,有必要对引起电力工程成本超概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工程效益。
一、电力工程预算概述
电力工程成本概预算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过程复杂,涉及面广,包括预算编制、实施和监督控制等多个方面。从工程预算本质来看,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工程收支计划,以货币形势为基础,推工程项目投入进行及时评价,反映工程经济效益。在电力工程中,概预算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为工程招投标和造价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目前在电力工程中采用的预算方法分为多种类型,按照预算周期可以分为定期预算和连续预算两大类。其中,定期预算是通过制定年度成本计划,对下一年度总工程费用进行预估,并在全年中分摊,一般月预期成本使年预期成本的1/12,但也会随季节等原因出现波动。另一种是连续预算方法,制定试验性年度接话,并按季度和月份进行划分,充分考虑环境等变化因素,在当前年度的财政管理中,随时为下一年的预算进行考虑。总体而言,无论采用何种预算方法,在电力工程中,都要确保预算控制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确保工程资金的正常运转[1]。
二、电力工程成本超概预算的主要原因
(一)概预算编制缺乏基础数据支持
在电力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工作中,常常由于缺乏基础数据支持,导致概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偏差,进而导致成本控制失效,难以实现概预算管理目标。从以往的工程建设经验来看,电力工程概预算编制需要采取动态管理措施,及时掌握由市场、环境、季节等变化因素引起的价格变化情况,确保实际开支数额与概预算的价格标准相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依靠传统市场调查方法对价格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全面性,容易因主要生产材料的价格变化导致实际开支与概预算编制的价格标准存在较大差额,进而导致概预算控制目标无法实现,这是导致成本超概预算的根本原因[2]。
(二)工程设计变更引起的成本超概预算
设计阶段对工程实际成本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因此设计变更为题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影响作用来看,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量和建设工期,进而决定了人力、财力的投入,以及工程建设质量。从工程实际实施情况来看,设计变更现象客观存在,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的有益修改,是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前提。但变更内容的多少以及重要性,则关系到实际成本控制效果。较大的设计变更必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投入,进而导致成本超概预算的情况出现。
(三)工程审计不规范引起的成本超概预算
在电力工程中,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实现成本概预算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没有对项目审计工作作出系统性安排。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也存在较高的随意性,存在为应付检查仓促进行审计的现象。再加上审计任务工作量大、审计人员缺乏专业化知识技能,都会导致工程审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情况下,电力工程难以及时发现工程取费标准和工程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做到对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和施工结算的严格把关,容易出现成本超概预算现象。
三、电力工程成本超概预算的控制措施
(一)完善概预算编制
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编制时,要同时克服浪费和保守的问题,确保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因此,概预算编制人员要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根据设计任务书对工程投资进行准确估算,并通过采用技术经济比较方法,在具体的控制条件下,实现工程概预算的合理编制。在此方面,首先应确保概预算编制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并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概预算编制策略,合理确定工程标准和材料价格区间。
(二)合理进行工程设计
针对于电力工程设计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必须不断提高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及时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降低设计变更风险,防止发生重大设计变更,从而降低因设计变更增加的额外支出。具体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1)加强电力工程设计管理,科学制定设计方面,及时反映招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综合开率工程建设的技术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2)在对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和优化设计过程中,应从多个角度出发比对设计方案,并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性评估,选择在满足建设质量要求下的效益最优化方案,降低工程造价,控制成本超概预算问题;(3)为防止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设计变更,应在前期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与评估,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设计方案会审工作,及时找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三)规范招标过程
在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与成本概预算控制相关的环节主要是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和施工招标。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建设方对达到要求的部分材料设备必须以超投标形势选择供应商,从而构建公平的市场秩序。在招标工作中,建设方要对材料供应商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并对所需材料进行实地考察,严防违规投标和转包行为,确保工程材料质量,避免发生施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施工方资质进行审核,考察施工方组织结构是否完善,施工技术水平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并结合行业口碑和以往的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出能够完成施工任务的施工合作方。
(四)加大审计力度
工程审计工作是成本概预算控制的重要保障,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降低成本超概预算的发生几率,因此,必须加强电力工程审计力度,规范审计过程,对工程项目投入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在项目实施初期,应对概算和投资估算进行全面审查,结合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概预算设计的合理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对实际的材料采购和拨款情况进行跟踪审查,并记录相关数据,为后期成本审计提供依据。在结算阶段,要对项目分项和取费流程进行严格审核,全面保证概预算控制的可行性,实现工程成本管理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工程概预算编制体系加以完善,系统组织概预算编制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概预算编制方法,可以确保概预算编制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减少电力工程成本超预算现象。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及时分析概预算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确保成本概预算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文莉.电力工程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及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6,23(08):129-130.
[2]焦钢.电力工程成本超概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14,23(16):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