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制作的现在发展
2018-04-02
(吉林动画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动画角色的制作理念
若想制作出一个精美绝伦的动画作品,首先角色设定是至关重要的。在角色设定时,首先要本着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本质。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灵感,再稍加改动,创造出优秀的人物形象。动画中的角色决定着整个故事的情节和发展以及带给观众的审美价值和美术欣赏力。在动画中,只有想不到的故事情节,没有表现不了的演员。所以,在制作动画的前期,需要设计师根据剧本大纲的内容,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创造艺术作品。将角色的美与丑、善与恶表达到极致,使得故事脉络随着角色的设计而水到渠成。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动画制作的难度,如果角色制作过于繁琐,导致角色动作单一,会适得其反。例如:人们熟知的《哆啦A梦》中的大雄、静香等人物形象就是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所设定的,只是在动画中加入有“特殊功能”的哆啦A梦,使得整个动画富有创新。
二、动画角色制作的美学风格
动画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可以将其氛围漫画风格和写实风格两种,其中在日本动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漫画风格,漫画风格通常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出角色形象。这种方式会使得整个动画更具有完整性和艺术性,能够使角色的性格更加鲜活。日本是动画大国,他们的动画喜欢采用纪实风格,有的动画形象则是处于动漫风格与写实风格之间,例如:动画人物流川枫,目前将这种高于写实风格,同时又低于动漫风格的动画角色,统称为半写实风格。日本动画的流川枫是《灌篮高手》中的主要角色,也是许多男生熟知的人物形象,他即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特质,同时是用动漫的形式将人物角色设计出来,将动画的美学风格达到极致。
三、动画角色制作的发展过程
日本动画的角色制作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首先日本动画最初起源于民间起草,随着欧美文化的不断加入,在日本大工业形式下,日本动画逐渐发展起来,开始有一些专门的人以绘画为生,将动画角色制作当作一种消遣方式。其次是发展阶段,60年代初,日本动画的制作模式已经确立,到了70年代以后,日本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一些思想成熟、技术精湛的动画大师涌现出来,同时也设计出许多动画角色,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和许多经典作品。如:《恶魔人》、《小双侠》、《苦儿流浪记》、《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等。最后,第三个阶段是从1980年至今,随着电子技术逐渐发展,新媒体应用到千家万户,日本经济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日本动画也飞速前进。在80年代就涌现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如:《圣斗士星矢》、《福星小子》、《足球小将》、《城市猎人》、《机动警察》等。日本动画的角色制作,可以从1927年大藤信郎拍摄的《鲸鱼》作为开端,他将中国流传的皮影戏与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绘制成了鲸鱼的形象。到了1974年左右,日本出现了机械科幻类动画,同时将动画与动漫相结合,在动画角色的制作上,通过绘图、描摹进行人物角色的塑造,画技得到了巨大的突破。在科幻机械类动画出现以后,随之而来的是以日本动画宗师宫崎骏为代表的“宫崎骏式”动画,它的角色制作以剧场版动画为契合点,做出了一条唯美、自然和清新的风格,同时人物带有玄幻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启发和思考,从而触及人们的内心深处。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角色具有着多样化特点,角色以“美少女”、“机器人”为主,走出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道路。日本动画角色还有“酷”、“可爱”等诸多特点,如:《樱木花道》、《樱桃小丸子》等。此外日本动画中的角色有着一种樱花绚烂的美,细腻且不华丽。
日本动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涵盖了《日本纪》中的童话故事以及到了现代社会的繁荣,塑造了从神性到人性的方方面面的描绘。日本人生性好斗且勇敢,在日本动画中常常能体现出“物哀”的思想,同时也透露了日本人民性格中的尖锐和矛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三大方面探讨了动画角色制作的现在发展。同时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了日本动画角色的特点和深刻内涵。日本动画角色丰富多彩,适合于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在一定的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科幻、想象等元素,能够带给观众一场完美的视听享受。日本动画的角色制作能够体现日本民族的时代感,同时也能体现日本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成熟的日本动画对其他各个国家的动画起到引导作用,能够促进动画产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盟.日本动画对国产动画发展的启示——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为例[J].新闻世界.2011(02)
[2]马志浩,葛进平.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