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估文献综述
2018-04-02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天津 30038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各国政府逐渐重视加强自身组织建设,通过不断完善来增强竞争力。在政府组织实施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估和测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施时间与其他国家相比比较晚,政府绩效评估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且实施进程较为缓慢。政府绩效评估能够起到监督作用,所以,研究政府绩效评估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差不多30年了,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了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出现了大量的著作和论文研究。
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著作,比较有名的有范柏乃的《政府绩效评估》、周志忍的《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中国地方政府的实践与经验》、芦刚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制度、方法战略》、陈新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理论和实践》等等。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论文相比著作那就更多了,在此不一一列举,只是叙述一下比较全面鲜明的观点。
首先,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就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含义。臧乃康在《政府绩效评估及其系统分析》中认为,政府绩效不应该单单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还包括政府效率、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等内容。颜如春在《关于建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中将政府绩效看成是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责、实现政府意志过程中所体现的管理能力,是政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结果及管理工作的效率、效能。彭国甫在《对政府绩效评估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中认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是绩效,其基本的评价标准是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其次,在我国,大量专家学者把主要方向集中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困难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提高政府绩效评估水平的对策研究。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困难方面,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刘涛、闫彩霞在《包容性发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困境及改革路径》中认为,传统绩效评估存在以内在封闭行为维护政府自身利益的困境,致使人本价值缺失;传统绩效评估存在以经济增长论政绩的困境,致使经济价值泛化与效率强化;传统绩效评估存在注重经济单一增长的困境,致使发展非科学性和非持续性;传统绩效评估存在强化政府主导行为的困境,致使公民参与缺失和不足。周德祥在《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问题解析与体系完善》中认为,一方面,政府绩效评估基本处于政府内部评估阶段,评估过程中公民参与非常有限,评估主体单一,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另一方面,政府绩效评估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重视工具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体系,缺乏规范的评估程序和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手段。蔡立辉在《科学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难点问题分析及其解决》中认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还没有真正掌握、运用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可量化的、综合的、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定性评估多,定量评估少;权重设计及分值安排,基本上还是依靠主观确定,缺乏科学依据;单位评估多,岗位评估少;传统方法多,现代手段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没有体现部门、岗位应当履行的职能或职责,绩效评估与职责履行严重脱节;评估活动多,评估结果运用少,评估流于形式;在推进途径方面,忽视了实施绩效评估的基础性工作以及配套措施的完善。
既然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问题,那就需要提出措施来解决。各个专家学者在不同的论文中对解决措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周志忍在《内部控制与外部责任:论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定位》中认为,我国在进行政府绩效评估时,应当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明确外部责任意识;建立公民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最重要的是,让公民进行广泛的参与。他也认为,近年来,我国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有了长足进步,随着科学发展指导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GDP指标为特征的压力型体制有所淡化,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还处于有限参与阶段,压力型体制有从经济增长转向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的苗头。尚虎平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总体性问题与应对策略》中认为,解决我国政府绩效评估需要从三个大方面出发。第一是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内化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具的要素。首先,在已有的权利平等基础上,要逐渐将促进经济收益平等、机会平等设置为各级政府的年度关键绩效目标和绩效考核的“追责性关键指标”,彻底解决两级分化问题;其次,将淘汰有收益甚至高收益的落后生产力作为促进生产力解放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并设置为政府绩效评估关键指标。第二是推进绩效评估中全过程公民参与,以“议行合一”的“程序民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接民主。第三是将“实绩晋升”的激浊扬清传统以及以吏为师、青天文化的优秀传统行政文化转化为操作性内容置于我国政府绩效评价过程中。卓萍、卓越在《政府创新的前沿路向:从目标考核走向绩效评估》中提到,绩效评估应当转化为实际运作,开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绩效评估机制的核心载体,依据评估对象制定指标,提升指标效度与信度,以多元化的绩效指标类型为有机载体,彰显评估的价值理性;将绩效评估纳入绩效管理系统,实现局部到整体的蜕变,以绩效战略为导向,使评估关注长远,避免陷入短期效应,实行绩效控制,使评估成为持续循环的动态系统;采用电子化信息评估系统,实现绩效评估自身的绩效,建立绩效管理信息数据库,为绩效分析提供全面科学的数据来源,开发设计绩效评估软件,为评估的可持续推进提供技术支撑。包国宪、焦静茹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动力机制研究》中认为,公民应当广泛的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来,他的观点与周志忍的观点有些相似。他提到了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动力的途径,从公民方面来说,应当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知识和能力;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应当转变行政理念,树立公民本位的绩效观,完善公民参与保障制度,提高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物质基础,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发展民间专业评估组织。
总而言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水平和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研究水平还有不足之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政府绩效评估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位专家和学者都在为之努力付出,随着中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管理决策会更加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进而推动全方位、全过程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2]李琴.政府绩效评估文献综述[J].2010(11)
[3]唐兴霖,唐琪.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综述[J].学术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