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研究
2018-04-02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000)
一、绪论
空气是流通的,地球大气层时人类共有的,大气层中有限的温室气体排放容量属于地球人类所共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因此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拥有获得对其平等分配的权利。美国法学家萨克斯教授所指出:“大气及水与个人的经济地位无关,任何市民应当可以自由利用。”过去的气候变化可以归因于自然的作用,而如今的气候变化已经不仅仅这么简单了,人为的因素已经逐步扩大。在诸多人为因素中,消费者因素占得比重尤为突出,全球18%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人类食品消费产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个比重占到了30%左右。鉴于消费碳排量在整个碳排量的显著地位,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把低碳管理纳入到发展战略当中,由此而产生了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是加注在消费产品外包装上的一种环境标识,旨在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使用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促进厂商生产低碳产品和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实现减排目标。英国是全球最先实现碳标签的国家,之后,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开始实施碳标签计划。而碳足迹认证确保了在产品上的碳标签信息的准确可靠。
综上,碳标签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从发展趋势来看,碳标签制度的影响范围还在不断扩大,许多国家和地区表现出愿意尝试接受碳标签制度的态度,这已经是大势所趋,碳标签已经被诸多企业和消费者广泛接受和认可,这就使得加注碳标签的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将更容易进入国际贸易领域。但是,在中国,市面流通的产品鲜有加注碳标签,也未有相关规范文件出台,中国已经远落后于全球碳标签制度的发展步伐,也使得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碳标签危及。
二、碳标签的国际实践
碳标签显示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碳足迹评估可以发现碳排放减少的环节,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消费产品得碳排量占碳排量总额的比例显著,碳标签可以指引消费者做出低碳产品的选择,消费产品以农产品为主,农产品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人力物力,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碳排量的计量方法是碳足迹评估,carbon trust(2012)将产品碳足迹界定为产品或者原材料从制造再到使用和最后回收利用或者处理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因而政府可以从碳足迹评估中测量评估碳排量消耗最多的,进而做出相应的减排措施。碳标签提供必要信息,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机会,碳标签可以弥补消费者与经营者提供信息的不对称,引导消费者做出低碳选择。在生产者也能做出低碳产品的承诺,赢得相关的支持,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赢得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碳足迹评估标准
碳足迹的概念直接关系到计算的边界,然而各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2012)carbon trust的定义为:碳足迹测度人、事件、组织产品直接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碳足迹用吨二氧化碳当量表示,包含京都议定书中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此概念界定较为全面。对于碳足迹评估标准,既有企业的私有标准,又有国家的公共规范。
(二)代表性碳标签
1.英国碳标签实践
2007年英国首次推出加贴碳标签的产品,起初的想法是方便购买者识别低碳产品,如今12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入到队列,开始了这方面的推广,政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消费者也已经有了购买低碳产品的习惯。英国发展碳标签制度最大程度要归因于英国最大的超市tesco,tesco表示要在上市的七万种商品上加注碳标签,涉及到B2B、B2C的所有产品与服务,主要有食品、服装、日用品等,目前已经在500种商品上加注碳标签。英国的碳标签为“足”形,中间显示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要考虑进去,比如动物排放的甲烷,依靠合适的转化因素转化成为等同的二氧化碳,1g甲烷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相当于21g二氧化碳所产生的。脚印上部分为carbon trust 认证。
2.日本碳标签实践
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要求摆放在商店的农产品必须通过碳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成为全球第一个实施碳标签制度的国家。
3.美国碳标签实践
美国已经推出了三种碳标签制度。一种是由carbon label California推出的用于食品领域的碳标签,第二种是carbonfund推出的用于碳中和的碳标签,第三种是由climate conservancy推出的为了提升消费者意识的碳标签,美国沃尔玛和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开展合作,开展低碳技术合作,积极完成碳足迹认证。
三、国际环境对我国行业的影响
随着农产品碳标签的制度的不断完善,一方面,碳排量普遍较高的产品技术不得不淘汰,许多企业将不得不支付高额的资金向国外购买技术,另一方面,我国不得不顺应发达国家的要求,加贴碳标签,企业的成本将会上升,另外,碳标签制度对国外消费者引导作用明显,对向其进口的高碳产品影响较大,形成“贸易壁垒”。美国出台法案,2020年将会对碳排放密集型的产品征收碳关税,一但碳关税全面开征,对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高碳产品将会首先成为征收对象,如果碳关税开始征收,中国制造将会面临平均26%的关税,导致出口下滑20%以上。
四、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习总的讲话表明,中国在15年内,逐渐走进低碳生产的时代,中国将履行节能减排的义务,下一个十年将是碳标签认证发展的十年,目前碳标签还是以自愿为主,而国内生产者、消费者低碳意识还比较低,自愿进行碳足迹,认证就有很大障碍,低碳认证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应当逐步建立碳标签体系,一方面要提高低碳技术,另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环保、节约资源意识。
首先,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开发国内制造工业的低碳技术,二氧化碳转化技术,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其次,建立国家统一的碳标签体系,制定碳标签标准,建立相应的机构来实施碳标签的计算,以及之后的核发,中央可以考虑在发改委或者商务部项下设立一个职能部门,统筹全局,地方按行政区划设立地方机构来具体执行。
最后,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政府也应当大力宣传低碳文化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泽勇.碳标签在全球的发展[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11期
[2]张南.各国碳标签体系的特征比较及其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12期
[3]刘学新.碳足迹、碳标签与中国面临的碳挑战.河北学刊.2014年5期
[4]李洁.碳标签问题法律探析.中国环保产业.2011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