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金融危机十年后后东南亚地缘经济格局的探析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份额东南亚金融危机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一、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情况

200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同时国际油价上涨也给世界经济形势蒙上一层阴云。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活动和贸易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下滑,此后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复苏步伐缓慢的状态,且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东南亚各国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在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下,其经济并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

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6%,到2018年将上升到3.7%。预计今明两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速度将加快,这得益于外部因素改善。从经济增长的趋势上来讲,2016年,东盟十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4.56%,与之前两年相差不大,却远远低于2010年7.7%的增长率。东南亚经济自2009年后强劲复苏,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之前的预期,此后便一直在5%左右震荡。近几年受限于全球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东南亚经济发展并不十分景气。具体而言,东盟十国各国的实际正常情况不尽相同,呈现出低迷震荡和高速持续增长并存的格局。印度尼西亚增长动力不足,连续4年的增长率都在5%左右,文莱最近连续四年都是负增长。新加坡自2011年开始增长大幅回落,之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柬埔寨,老挝,菲律宾,越南则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自2011年开始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

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变动

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外贸市场逐渐萎缩,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在各国政府积极应对危机和促进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贸易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改变。

(一)出口

对于东盟国家来说,最大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北美洲和欧盟。金融危机发生后,东盟各国和中国的贸易份额不断增加,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对其带来的影响并不像其他发达经济体那样显著。从地缘上看,中国地处东盟周边,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在区位上有一定的地理优势。

从东南亚各国来看,第一,东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出口近几年呈下降趋势。第二,除菲律宾在2015年对中国的出口份额从2014年的13%下降到10.9%,随后在2016年略增长到11%,以及马来西亚2016年相比2015年对中国的出口份额略有下降0.5个百分点以外,东盟各国对中国的出口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第三,东盟各国对主要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菲律宾在2008-2009金融危机期间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也从美国变成了日本,2010年后日本一直稳居菲律宾第一大外贸伙伴地位,2014年,菲律宾对日本出口分额达到22.52%,超过排名第二的美国近9个百分点。而在东盟成员国中,新加坡则是菲律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的出口自金融危机时期大幅度下降后缓慢回升,2015年出口额再次下降,其最大出口对象为新加坡,且占比变化不大,一直保持在14%左右。泰国是东盟成员国中马来西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柬埔寨对美国存在的出口依赖正在减轻,从2008年最高45.21%的份额减少到了2016年的21.32%。越南对美国的出口份额一直保持在20%左右,对日本的出口份额在微小起伏中逐步减少。老挝对泰国的出口份额波动较大,但一直都占较大比重,2016年达到61.15%。印度尼西亚一直对日本的出口依赖比较大,日本是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但份额却是逐年减轻,2016年份额为11.14%,以不到0.5个百分点的差距落后于中国、美国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总而言之,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市场萎缩影响了东盟十国的外贸出口,中国发展的强势和区位的优势使东盟与中国贸易伙伴关系更加亲厚,各国都增加了对中国的出口,在贸易结构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进口

就进口来说,金融危机后东盟内部的进口总额从最低2009年的1767.2997亿美元增长到2791.3826亿美元,增长了57.93%。2015-2016这两年不管是东盟内部还是东盟对外部的进口都有所减少。

从东盟各国增长趋势上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菲律宾进口额一直持续缓慢增长状态,到2015年开始大幅增加。柬埔寨、越南、老挝的进口自2009年有所下降之后,一直都处在逐年递增的势态。缅甸的进口一直呈上升趋势,进口额高于出口额。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的进口自金融危机时期有大幅度下降后缓慢回升,近两年进口额又下降。

从东盟各国从中国进口的比重上来看,中国成为菲律宾、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比重逐年增加,除菲律宾、新加坡外,2016年其他几个国家从中国进口的比重都超过20%,最高的达到36.79%。

日本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依旧比较融洽,菲律宾从日本进口份额逐年下降,日本已经降为其第三进口来源地,进口份额仍保持在10%左右;对于印度尼西亚来说,日本一直是第三进口来源地,份额一直保持在10%左右;老挝、马来西亚对日本进口比重变动不大;缅甸对日本进口的份额有所上升。其他的东盟国家从日本进口的比重都有所下跌。

而美国在多数东盟十国中进口的比重基本持平。2016年美国成为了文莱最大的进口国。缅甸近两年对美国的贸易比重有小幅度增加。

由此明显可以看出,东盟各国正在加强内部贸易和对地缘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国、日本的进口贸易。

三、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动

在国际投资关系中,接受别国投资的国家成为资本输入国或东道国。向别国输出资本的国家成为资本输出国或投资者母国。

国际市场的繁荣或衰退对于外部FDI流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东盟内部的FDI流动。就各个国家而言,东盟内外FDI流向各国的方向均不同。就整体而言,东盟整体接受FDI流入从2014年以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由2014年世界对整个东盟FDI流入量为1330.56亿美元下降到2016年980.42亿美元。东盟内部FDI流入除2013年外,一直都是成上升趋势的,由2010年的163.06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46.62亿美元,增幅达51.25%。东盟内部FDI投资相对保持稳定。

(一)外部FDI流入东盟

商品价格日趋稳定,金融条件日趋收紧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受到影响,东盟市场也不例外。东盟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从2014年的1300亿美元下降7%,至2015年的1,210亿美元。然而,东盟内部的投资保持稳定,2015年东盟内部的投资占东盟净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18.4%,2014年为17.0%。

就东盟整体而言,不同领域的外部FDI流入的投资方向变化是不同的。金融和保险方面 2012到2013由所下降,

2013-2014年反弹,2015-2017年继续下降,整体总额是走低的。制造业2013较2012年大幅提升,后逐年加速下降。采矿和采石2013年较2012年还有所上升,此后逐年下降。

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东南亚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总部的集结地,吸引了大部分流入东南亚地区的FDI 资金。新加坡是东盟6国FDI最高的国家,2015年流入金额达610亿美元。2015年,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28%,达118亿美元。与此同时,外部对缅甸的投资则从2008年的28亿美元扩大了三倍,2014年为9.46亿美元,是所有东盟成员国中增幅最高的。

东盟内部投资成为2015年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投资额达220亿美元,欧盟28国的投资额从2014年的250亿美元降至2015年达20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内部投资中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和越南。2016年菲律宾外资FDI流入所占比增加,由于当地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劳动力成本低、海陆位置优越、还有政府实行的税收及财政鼓励措施等,使其获得投资者更多的关注。

(二)东盟内部FDI资金的流动

东盟内部国家的FDI流动,2010-2016年每年的流向和流量都有大幅变动,但是主要流向依旧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缅甸最近几年成为东盟内部投资新热点,泰国2016年时隔四年后再次进入前五。而外部FDI的投资方向变化基本不大,新加坡仍然是最受外资青睐的东盟国家。

四、结语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才小幅回升至1.24万亿美元,全球贸易总额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东盟国家对外贸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在短期内出现了下滑。2010 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强劲,经济增长速度恢复、贸易出现明显好转,东南亚依旧是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带。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知,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的世界经济衰退、市场萎缩,对东南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4 个东盟新成员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这4 国的经济总量仍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进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对中国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FDI的净流入也近乎逐年上升。经济相对发达的老东盟6个成员国在这三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吸引外资方面,新加坡其经济中心的位置依旧保持着较大的优势,而越南在吸引FDI 净流入总额上紧跟新加坡,位居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分工更清晰,中国原先的成本低廉优势减弱,一些低端价值的制造业更多的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发展中国家想要继续保持快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外部资金的引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朱丽群,骆华松,熊理然.国际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地缘经济格局的探析[J].东南亚纵横,2012(08):37-40.

[2]王勇,张林,李丽华.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经济战略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探讨方向[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4):65-71.

[3]ASEAN Statistical Year Book 2016/2017:http://www.aseanstats.org/publication/asyb-2017/portfolioCats=69%2C22%2C41%2C53%2C57%2C52%2C23%2C24%2C25%2C26%2C27%2C28%2C29%2C30%2C62

猜你喜欢

份额东南亚金融危机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什么是IMF份额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