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全媒体环境下演播室的IP化改造

2018-04-02陈争辉

视听 2018年8期
关键词:演播室传输信号

□ 陈争辉

优质内容的制作以及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都可以有效促进流量的产生,而这同时又会加大媒体与观众之间的粘性。要想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技术上的支持,也就需要在节目的制作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所以说,探讨电视制作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技术的IP化发展势在必行。

一、电视制作技术IP化的趋势

电视制作技术的IP化为推动电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而观众给出的反馈信息可以即时发送到演播室,从而对节目的制作产生影响。

(一)SDI架构演播室的优势与不足

SDI架构演播室有如下优点:技术上更加成熟,有着更高的可靠性,运行稳定、结构清晰,便于故障问题的查找和处理。但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诸多不足:拓展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总体的处理成本较高,扩展灵活性不足,不容易实现内容的分享。

(二)演播室IP化改造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用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信号,这一方面提高了节目内容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演播室的信号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还是沿用常规的技术手段来对网络信号进行处理,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会使相应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很多电视台都开始加大IP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若是用IP作为演播室的基础架构,技术上的实现并不复杂,很容易就可以解决数据处理、信息同步等方面的问题。

在信息的处理与传输方面,各种新型的压缩编码技术已逐渐成熟。而且基于IP技术的SDI数据在发送、存储过程中的控制与监测方面也日趋完善,已可以在功能上逐步替代原有的技术手段。

二、演播室IP化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目前,许多电视台的演播室已实现了IP化。通过进行技术上的升级、改造,各个业务部门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节目内容的传输,实现了数据传播的网络化、信息化。当然,现今的演播室仍是以SDI技术为主,而进一步发展全IP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SDI作为成熟的技术标准已广泛应用于电视制作领域的各个方面,大部分演播室都是以其为基础架构实现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节目制作技术越来越丰富,已从以往的模拟信号,发展到数字信号、网络信号等质量更高的信号源,在架构上也日趋复杂,数据处理规模越来越庞大,在兼容性、拓展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布线流程以及数据的处理愈加复杂,需要对各种类型的线缆进行整合。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SDI在应用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发展阻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引入更多的创新技术以不断提高节目制作水平。

IP信号在演播室的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利用一根网线就能够解决数据、同步方面的问题。IP架构的创建可以使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在相应基础上提升接口密度,扩大双向传输特性。网线的应用,可有效减轻线缆的重量,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总体上的运行成本。基于IP技术进行传输无需进行信号转换,无需重新编码,这就避免了编码过程对信号质量的影响,最大可能地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均利用IP形式进行信号发送,数据质量得以保障,对节目效果可起到最大的支持作用。

演播室的IP化改造,可实现各种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分配与管理,将有效提高节目的灵活性与扩展性,在硬件部署方面也变得更加简洁,更易于实现设备的综合管理与后期维护。

三、演播室IP化的关键技术及系统构成

以越来越成熟的4K信号为例,如果使用IP技术来传输,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格式无关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随着设备的不断升级,传输格式的升级必须跟上。一旦完成IP化改造,数据信号以新的形式进行传输,信息的格式、内容与传输通道都是无关的。新的传输形式不仅更加自由,方便后续的制作,而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充分分享,方便有关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因此,在4K架构中,IP化的实现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大部分设备都逐步安装了IP接口,越来越多演播室考虑使用IP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录制设备逐渐向文件化、无带化的方向发展。以往常用的磁带录像机随着节目制作的高清化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更多选择使用硬盘录像机。通过该种设备所获得的内容在格式上更加多样化,有效解决了后期制作方面格式不兼容问题。且主要基于PC终端来实现,大多安装有网络接口,与各种网络协议相兼容,能够方便地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连接,降低了传输环节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而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节目清晰度更高,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节目制作中。

演播室的IP化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但这必须以充足的网络带宽为基础。从高清向超高清完成过渡,所涉及的数据量将成倍增长。如果还想用SDI来实现,就需要对设备进行不断的升级。而考虑到当前普遍应用的以太网速率,网络通道显然是无法承载未经压缩的数据信号的,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基于IP技术的超高清系统呢?

首先,可以试着利用四个3G-IP链路绑定来实现超高清信号的传送,这一计划有着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对设备的利用率过低,线路任务成倍增加、走线工作过于复杂。尽管能够实现数据的无压缩传送,但至今还没有发布基于IP的传输标准,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其次,利用更高速的以太网。随着基于IP的实时接口标准的推出,我们就能够更高效实现更高标准的网络,从而对云平台的创建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第三,对已有的信号进行轻压缩处理,以适用于当下的网络。但是在电视制作领域,以此为基础进行节目直播必须确保高质量、低压缩比。当前,已有满足相关要求的设计方案,但是延时、交互、同步等问题还需经过具体的实践来加以证明。此外,整个系统中的设备都要对此予以支持,不同的压缩形式需要配备专门的编解码器来实现,当采用了具有不同压缩形式的设备时,必须考虑到操作性的问题。

四、演播室IP化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SDI设备与IP化设备的并存问题

演播室IP化改造后,不同格式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个问题。以某演播室为例,通过测试发现系统本身就会形成一帧的延时,而SDI信号向IP信号的转化过程也会带来一定的延时。如果用到的信号源为SDI,则在相应环节又会造成一帧的延时。总共出现三帧的延时,明显已经超出人类眼睛的适应范围。

(二)信号质量及安全问题

信号传输过程的延时、丢包等问题也是必须考虑到的。在出现网络拥堵时,延时问题会对音视频同步造成严重的影响,各个环节的文件处理、检测会使得整个节目流程变得非常繁琐,效率变得异常低下。以某演播室为例,节目录制完成后,需要利用共享通道与节目制作网络进行对接。如果恰好遇到网络繁忙,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网络拥堵,节目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

(三)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以往的系统架构经过多年的应用,在技术上已比较成熟,逻辑更加清楚,在出现故障时很容易排查和处理。随着IP技术的应用,有关素材更多源自互联网,就不得不考虑信号源的网络是否稳定、外网连接是否顺畅的问题。如果是自身制作体系之间的数据迁移,则需要在开始制作前确认所有数据是否转换完毕。如果要用外网进行传送,则需要检查确认网络连接是否稳定,网速是否足够。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对素材来源地与电视台之间的网络互传进行测试。所以说,IP化改造后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生意外情况时如何才能迅速进行问题定位,以及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应急流程是否简单、易行,都是我们电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五、全 IP化系统的优化

(一)服务质量

全媒体环境下演播室的IP化改造,首先要关注服务质量方面的需求。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对网络的控制要尽可能的灵活,不断提高网络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比如,在网络繁忙的时间段,很容易发生堵塞、任务队列等问题,应充分考虑这一情况,以确保相关数据的传送具有稳定的带宽,实现整个路径上的负载均衡,防止发生不同数据之间的交互冲突。

(二)网络安全

IP化改造后,所涉及到的网络设备都有被外部侵入或者攻击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还会遇到传输过程中的延迟、丢包等问题,应有效避免未通过授权的外来访问。在网络系统的创建过程中,可以采取网络、设备以及用户的认证来进行安全防护,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发挥IP技术的优势。通过开展用户身份的认证,可减少非法用户的危险性操作。管理人员还可以为每一名用户分配对应的权限,对外来访问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设备认证则是要对网络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身份识别,管理人员可以就此控制非法设备的应用权限,避免给整个系统带来损失。

(三)互联互通

全媒体环境下的演播室IP化还处在发展阶段,由于有众多厂商的参与,其格式、标准等很多都是互不兼容的。在IP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如何实现网络技术标准的统一,使得来自不同生产厂商的设备能够方便地互联互通,仍需投入更多的努力。

(四)问题排查

以往的演播室系统优点较为明显,不仅逻辑清楚,而且在出现故障时也容易查找。随着IP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数据资料都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接收。这样一来,在节目制作时就要提前考虑相应网络是否运行稳定,是否连接通畅。如果系统的创建不够成熟,则很难尽快判断问题节点的发生位置,这就需要在相应技术上加大研究力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六、结语

电视制作行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广电行业也深受影响。如果缺乏积极运用先进技术的意识,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传统媒体人员应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以在高速发展的全媒体环境下提高自身的节目制作水平。

本文通过对电视制作技术IP化改造趋势的分析,探讨了演播室IP化改造的可行性,以及演播室IP化的关键技术及系统构成,针对改造后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IP化改造,以往的节目制作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采集端可以实现传统媒介与新型网络媒介的充分汇集,使网络上的各类资源能够更加方便运用到节目制作过程中。通过IP化发布,可以实现移动端的即时互动,而互动信息又进一步丰富了节目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莉,崔素景.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110平米演播室改造及全媒体演播室系统的建设[J].现代电视技术,2016(3).

2.李广成,范永红.全媒体交互式演播室改造方案浅析[J].现代电视技术,2015(11).

3.刘蕾.全媒体技术在江苏城市频道直播节目中的应用[J].世界广播电视,2013(4).

猜你喜欢

演播室传输信号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完形填空二则
孩子停止长个的信号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LabVIEW的力加载信号采集与PID控制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