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报道的要点
2018-04-02钟旭华
□ 钟旭华
报道人员出现在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现场,面向电视或视频窗口的广大观众,以目击者和新闻事件见证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报道正在发生的或经过调查的新闻事实,这就是出镜报道。在以往的电视新闻制作中,稿件文字、视频拍摄通常由一个记者负责,解说配音一般由专业的主持人或播音员担任,最后由剪辑人员剪辑合成。如今电视新闻普遍由参与报道的记者直接出镜对事件进行采访、解说和评论。出镜报道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出镜记者是以新闻事件见证人的身份出现的,他承担着这样的天职,通过在新闻现场讲述所见所闻,力图带领观众见证新闻事件现场的情景,报道新闻事件的细节。随着记者出镜成为常态,其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需予以重视。笔者结合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工作的实践和感受,谈谈视频新闻记者出镜报道的相关要点。
一、出镜报道现场要因地制宜
事实上,电视通过二维平面来反映真实现场的三维世界是有局限的,记者应该根据摄像机在现场的作用,寻找最典型的场景以弥补这一局限的先天不足。例如2017年粤北地区发生特大洪灾,广东电视台记者在报道水灾时,卷起裤腿站在街边的斜坡上进行现场出镜报道,背景是急流的洪水差点淹没房顶。这样的报道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观众一下就了解了当时当地的洪水有多严重,更感动于记者的敬业精神。
不少电视新闻记者喜欢选择在花坛、草坪等绿化地带前出镜,现场环境与新闻事件发生地毫无关联,这不免让观众质疑新闻的真实性。可见,要做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工作,出镜记者与摄像记者必须谨慎考量,在现场认真踩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出镜地点。
二、出镜报道用语要符合现场语境
有了同期声和现场背景,记者与主持人出现在现场面向镜头时,就不应该乱用一些虚词浮语。现场出镜报道主要是交待现场的情景,要用简洁、精确的话语,向观众传达现场信息,引导观众抓住现场的关键信息点,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记者在出镜时运用大量抽象词汇,就相当于把观众带离了现场,丧失真实感。例如有些记者在一些庆典现场,出镜一开口就说:“你现在看到的活动现场真是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这种套路化的用语已令观众感到审美疲劳;还有的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甚至用“今天的活动意味着……”这样一种评论性话语,完全脱离现场语境,一下子把观众与现场的距离拉远了。
三、出镜报道语言要通俗易懂
记者在做出镜报道时,常常会说到一些专业术语,但是又不做解释,让观众听了摸不着头脑。例如在一则报道某品牌汽车新车下线的新闻中,经济新闻记者站在某汽车4S店的一台新上市的汽车旁边出镜,介绍这个汽车品牌采用了创驰蓝天技术的发动机,让观众听了一头雾水。观众没有听说过“创驰蓝天”这个名词术语,不知道这种技术是什么,采用这种技术的发动机有哪些优势,到最后整条新闻播完,观众什么都没记住。
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新闻报道,记者应该事先做功课,先向专业人员了解清楚新闻中可能涉及的专业术语,或者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采访,代替观众提问,为观众解疑释惑。
四、“幽默式”与“虎脸式”报道相结合
新闻报道的出镜记者要正确区分“幽默式”与“虎脸式”形象。在一般的娱乐新闻或社会新闻报道中,记者在出镜现场面对亿万观众,要营造一种面对面式、“零距离”的人际交往传播语境,切忌装腔作势。记者出镜的标准姿势是面向镜头,表情微笑,体态保持正直、平衡,可有适当的肢体动作。在重大时政报道和严肃新闻的现场,出镜记者应当着装规范,端庄大方,表情平和,找到自己最佳的微笑状态。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记者海霞,不管是在演播室,还是在新闻现场,无论是报道时政新闻,还是一般的娱乐或社会新闻,她都一如既往带着微笑,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有人曾经批评国内一些电视新闻报道过于呆板,主持人或出镜记者情感冷漠,面无表情,虎着脸向观众报道现场的新闻。“虎着脸”的表情容易给观众带来紧张的情绪,久而久之,观众就不爱看这种新闻。然而在地震、水灾、雪灾、车祸等灾难性或突发性事件现场,记者的表情则必须保持严肃。例如某地发生了严重交通事故,车辆受损严重,甚至出现了人员伤亡,此时记者在出镜报道时就不应该带有一丝笑意,更不能像有些媒体报道那样出现“两车相吻”“大车趴在小车的上面”这类调侃性话语,给人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五、善于挖掘细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的新闻,需要有真实的细节来呈现。记者出镜能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近景和特写镜头,让观众更了解新闻现场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细节。例如中央电视台2016年9月4日的新闻《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即将开幕: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浓郁中国风》,记者康辉在主会场出镜报道,第一次通过媒体带领观众去看峰会现场,详细介绍了会场的青花瓷天花板图案、中国古建筑的斗拱和曲架装饰、各地名胜木制的浮雕、中国传统的千椅、各国领导会议使用的中国卷轴式的文具等等,并让摄像师一一为它们拍摄了特写镜头。一般电视观众很难通过会议现场画面看到这么多装饰的小细节,出镜记者则充当了观众的眼睛,让观众看到了更为全面的新闻真实。
六、注意表达技巧
出镜记者的身份是一个目击者和参与者,这样一来,带入感就更强,报道也会更加生动逼真。如果出镜记者在报道中注意一些表达技巧,其新闻传播效果将大大提升。
一是要运用对比手法。要让新闻事件能够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如某个电视台要拍摄关于水受污染变脏的新闻,要证明水很脏就需要记者在出镜时,手拿两瓶水,然后把镜头拉近一点,来一个特写镜头对比,水污染问题一目了然。
二是要在现场操作。出镜记者要在现场亲自操作,展示体验过程,并将相关感觉告诉观众。例如2018年5月国产红旗牌轿车H5上市,记者在对其进行推广报道时,应在停车场和试车场(路)上,操作体验一下新车的空间、性能以及舒适度,把这个过程呈现给观众,然后再将自己驾乘的感受告诉观众。
七、小结
过去,电视台的记者也叫电视新闻记者;如今,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许多电视台还有专门的网络视频播出窗口或在别的视频网络平台播出新闻。因此,就广义而言,电视新闻记者转化为视频新闻记者。在电视(视频)新闻中,记者现场出镜最吸引观众的就是现场声和现场图像,由于声画合一,并将镜头移到新闻现场,也就相当于把亿万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要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满足感,并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报道内容。要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以最快的传播速度向观众提供正在发生的现场新闻事实。我们看到,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作品中,的确有很多新闻由于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在其中的出色表现而增色。因此,出镜报道不应该是电视新闻可有可无的陪衬,而要让它成为展现新闻现场生命力的点睛之笔,这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档新闻节目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