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实力说话
——浅谈《超级工程》中对外传播的叙事创新

2018-04-02李健

视听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题材纪录片

□李健

纪录片作为展现中国独特文化内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与国际接轨上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超级工程》可谓是通过纪录片向国际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典范之作。

《超级工程》是专门讲述我国建筑科技水平的纪录片,共推出5集,分别介绍了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等五项震惊世界的超级建筑工程。与其他纪录片不同,《超级工程》纪录片具有国际化视野,并且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和对外传播方式方法上都实现了创新;在题材选择、内容叙述以及镜头运用等方面都展示出特有的国际化风范。本文主要从叙事题材选择、叙事内容方法以及叙事影像风格等三个方面阐述《超级工程》是如何在对外传播的叙事方式上实现创新的。

一、叙事题材:打破常规的国际化题材选择

众多的国内纪录片多数都在花费大量精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深厚历史文化、特色文化。不能说这些纪录片拍摄得不好,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等因素,国外对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的兴趣并不是那么浓厚。没有考虑国外对纪录片的普遍性趣味,也导致大部分纪录片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这与题材选择不无关系。

在建筑类纪录片中,多是国外的拍摄、制作团队对我国代表性的建筑如长城、紫禁城等进行拍摄,国内很少有团队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建筑纪录片。《超级工程》在题材上就选择了科技建筑领域,不仅能够展示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也很好地迎合了国际上对纪录片的普遍趣味。

在展示中国文化积淀和国际形象上,《超级工程》打破常规,将我国经典的建筑工程展示给世界,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另外,《超级工程》与国内同类型的建筑题材纪录片在选题上也有所不同。国内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纪录片多是向国内介绍世界上一流的建筑工程,基本上是“引进来”的题材风格,而《超级工程》是将中国建筑领域中取得的傲人成绩展示给世界各国,实现了建筑领域纪录片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巨大转变。

同时,《超级工程》在选题方面不仅仅聚焦于建筑工程,在向世界讲述中国建筑工程的同时,也将保护环境等主题融入进去,展示了中国建筑行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建筑工程和环境保护这些主题都是国际纪录片中具有普遍性的主题,这也突显了《超级工程》在选题上的国际化视野。

二、叙事内容: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

在叙事内容的创新方面,《超级工程》突出体现在内涵精神的展示和解说词两方面。

首先,纪录片《超级工程》将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会贯通,将二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技术类型的纪录片单纯注重科学技术的展示,人文纪录片着重于人文精神的讲述,但《超级工程》将复杂的科技工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出来,使纪录片的呈现更接地气。

另外,《超级工程》在庞大的建筑工程的展示中也十分注重小人物的描写和刻画。比如在讲述“北京地铁网络”时,就突出展示了一个普通钩机操作员的故事。巨型盾构机操作员高锐轩在地下超负荷工作,但仍然无法达成掘进目标,萌生了“干脆卷铺盖回家”的退意。但每天从晨昏颠倒的工作中走出黑暗隧道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以及收到来自远方亲人和朋友问候的细小感动,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这样的叙事方法将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科技类的纪录片更具人性化和吸引力。

第三,《超级工程》的解说词也很有讲究。不仅只是科技数据的讲解和叙述,也大量运用拟人等叙述修辞,将建筑工程鲜活化,使得整个纪录片的展示更加立体、生动和形象。比如在第一集《港珠澳大桥》中,建造人工岛需要移走“800万立方米的淤泥”,这个庞大的数据恐怕没几个人有直观的概念,片中加以形象化的描述:“相当于可以堆砌3座146米高的胡夫金字塔。”使得一个陌生概念变得形象可感知,进一步强化了纪实性。同时,整个系列中都没有出现“我国”这样的语词,而代之以“中国”的称谓。

三、叙事影像:与国际接轨的恢弘风格

《超级工程》的影像风格炫目恢弘,主要体现在镜头的拍摄风格和独特的剪辑手法两个方面。

《超级工程》的影像风格既恢弘大气又炫目夺人,充分利用了特殊的摄影手段,如超长焦距镜头和超广角镜头的运用、卫星遥感拍摄、航测飞机拍摄等。全篇将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地面移动摄影等多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在形象化的基础上更增添了动感、现代感、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

如第二集《上海中心大厦》中,有个画面是一根巨大的钢筋被吊到高楼上,常见的拍摄角度是地面仰视或楼顶俯视,但画面最终呈现的是平行视角。拍摄时,摄影师将一个小型摄影机加上广角镜头绑在钢筋上,一起随钢筋升了上去,带给观众全新的观赏效果。“带领观众去一个他一辈子可能也不会去到的地方,站在一个他一辈子也不可能站到的角度。”摄制组完美实现了拍摄之初定下的标准。

《超级工程》系列纪录片的镜头选择以及拍摄技术都十分讲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纪录片的拍摄和电影、电视剧的拍摄有很大的不同,纪录片最大的特色就是纪实性,而且建筑科技类型的纪录片对镜头拍摄的要求很高,《超级工程》绚丽、恢弘的影像风格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享受。

《超级工程》在剪辑上也独具匠心。全片大量使用三维动画描述枯燥、专业、复杂、难以理解和表现的工序、流程和技术,生动直观、深入浅出,很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如第一集《港珠澳大桥》中,以动画形式演示了海底隧道的建造过程;第三集《北京地铁网络》中,关于盾构机的动画形象地阐释了盾构机挖掘中遇到的问题。

《超级工程》还打破常规剪辑模式,大量采用跳接和高速剪辑。例如《上海中心大厦》第3分01秒到3分03秒之间,接连插入了6个工人在巨大钢结构上施工的远景镜头,平均每个镜头居然还不足0.4秒,并未按照常理给人留出仔细端详的时间,甚至突破了视觉感官的承受极限。如此“疾风骤雨”式的快速剪辑,以一种强烈、凌厉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满足,极大增强了纪录片本身叙事和影像的冲击力。

四、结语

与《舌尖上的中国》等优秀纪录片同时期拍摄的《超级工程》,将自身的定位与国际接轨,通过叙事手法的各项创新,展示出中国特有的建筑科技技术和建筑领域的文化特色。不仅完美诠释了中国的科技精神,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精神特色,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和展示中国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自身特有的作用。其在叙事题材、叙事内容以及叙事影像上的特色和创新都给其他纪录片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思路,也希望中国纪录片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和中国实力等方面能够生产出更多像《超级工程》这样的优秀纪录片。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题材纪录片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