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德育工作途径
2018-04-02中山市小榄镇菊城中学王永月
文中山市小榄镇菊城中学 王永月
学校要发展,完善德育教育体系非常关键。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将培育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与德育教育体系进行有机结合,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我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背景
当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但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观都在渐渐地发生变化。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崇尚物质、道德滑坡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消极的信息时刻冲击和污染着学校德育这块圣洁的阵地。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传播媒体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或资源服务时,也给了人们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负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菊城中学志愿服务队于2007年12月5日成立,结合本校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每个月的德育主题,开展我校的三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小菊花低碳环保行动、菊中爱心关爱行动、青春暖流之小榄轻轨站志愿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我校系统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方法
一是家、校、社区结合。我校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奉行 “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的宗旨,通过“立足菊中、服务社会”的精神来组织和指导全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推动全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小榄镇菊城中学中学生志愿者服务简章》《菊城中学班级志愿服务队成立与活动开展指导方案》等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学校把志愿服务纳入教育计划,以全校各年级的团支部和初一年级的少先队中队为依托,以学校、家庭、社区为阵地,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做好活动文化的设计。学校结合中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做好活动文化的设计。根据中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节日节点做好志愿服务的规划,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是志愿者服务管理实现网络化管理。2015年10月,我校服务队在 “志愿中山”平台建立,到2016年6月,我校服务队在志愿中山上注册的志愿者总数有583人,组织开展了24个活动,公益总时数为626.23小时。我校服务队做好 “互联网+志愿服务”工作。结合 “志愿中山”平台,实现“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模式,关注学生的体验式教育,实现服务时数网络登记,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及时评价,打破服务后只是换取一张奖状的局面,以服务换积分,积分换欢乐的形式,把对志愿者参与服务评价具体化、人性化和意义化。
三、我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1.初步形成了学校志愿文化、活动文化以及学生自觉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行为文化
自2007年志愿活动服务队成立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我校学生在学校大力弘扬志愿者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自觉的行为文化。每次志愿服务的招募活动,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招募任务。许多学生还愁于名额限制没能报到志愿服务的项目。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每学期有50多人次。
2.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知识目标越来越明确。课题组整理了我校志愿服务的内容,并形成 《菊城中学志愿者服务简章》。二是实现了管理目标。课题组开展的志愿活动,以志愿服务作为学校管理的催化剂,将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机制融合在德育教育中,使管理育人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三是实现了德育目标。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定期召集一些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团队进行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
3.学校的校风、学风呈现出好的发展趋势
学校的校风是师生的精气神的表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课外延伸。传统的“一刀切” “齐步走” “说教式”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服务+积分”的模式促进学生乐于参与。志愿服务精神改变着每个师生的行为,为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正能量。学生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内心的心理得到满足,促使他们更好地朝着自己的学习目标迈进。在近两年的中考中,我校连续获得中山市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
4.社会评价高,反响好,传递了正能量
菊城中学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的在校内设立服务岗位,如图书馆义工服务。大多数活动是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学会担当。在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表现出文明有礼、大方自信、诚实友善的态度,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