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新闻消费行为的变革
——以手机媒体为例

2018-04-02陈文婷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客户端用户

陈文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

1.引言

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过去只忠于某种媒体形式或某个新闻组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应“旧”媒体而言的。它伴随媒体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可以弥补过去媒体的缺陷与不足。新媒体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由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进步引起媒体形态的变革,包括数字电视、IPTV、手机、博客、微博、电子杂志、4G等等。第二,是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泛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新媒体正在向互动性、主动性、个性化、移动化的趋势前行。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闻平台的兴起,已经成为人们新闻消费习惯变化过程的一个完整部分。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既有网络媒体参与互动性强、传播自由度大、跨时空性强等特点,还兼具高度便携性,并已经将新闻的收集和获取兼具全时性与及时性,且不拘形式。

2.手机媒体的新闻传播特点

2.1 “影子”媒介

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通信工具已经逐渐为人们所依赖。随着4G时代的到来,更快的传输速度进一步打破了以往的宽带瓶颈,让人们可以利用手机上网、在手机上看新闻、看电影电视、发微博、看手机报等,使手机的流行趋势大大加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2.5%,手机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设备。手机互联网新闻用户规模为5.18亿,占移动网民的78.9%,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强化。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手机以其外形的便携性和传播内容的多样性等特点俘获了大众的心,实现了人与新闻的无缝连接,强化了个人对媒介的控制权力;从媒介经济学角度来看,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得到极大的发挥,手机媒体无时无处不在的服务填补了人们的离散时空。

2.2 无边界的新闻传播平台

加拿大著名学者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以此来描述交通工具的发达带来的人与人之间时空距离的缩短。手机这一新媒体让人们的交往方式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交通工具的发达曾经使地球上的原有“村落”都市化,人与人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断,由直接的、口语化的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文字化的交往。而电子媒体又实施着“反都市化”,即“重新村落化”,消解了城市的集权,使人在交往方式上重新回到个人对个人的交往。[1]手机媒体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而传播形式的随意性让受众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利用声音、文字或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去自由的表达,充分调动感官的同时让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实现无边界传播。

2.3 个性化定制新闻

对于传统的大众媒体而言,它通过定期的版面设置和节目安排为公众确定需要关注的问题。媒介工作者代表受众每日履行日常的“议程设置”权力。而手机媒体却提供了消除绝对权力的可能性,彻底恢复了大众的自主权。为“我”所用成为手机用户的选择标准,传播新技术的发展让个体化需求无限放大,融合了通信、娱乐、存储、办公、网络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手机媒体不仅成了个体的移动报纸、移动广播、移动电视……还将新闻定制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说传统媒体只能将大众进行分类,那么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手机媒体却可以将大众变成个人,拥有个性和自由成为这一媒介的又一特性。正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人的生存似乎要依赖把意识延伸为一种环境”。[2]

2.4 平等参与和“平民文化”

由于个人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手机媒体为一直被文化和传播精英压制的平民文化或草根文化提供了释放的空间,并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平等性和参与性。传统媒体擅长用“意见领袖”“专家意见”引导观众,通过理论分析、社会调查等传播形式将分析社会发展现状、预测社会未来前景、沟通与世界的发展等作为传播内容,其冷静严肃的态度和较高的知识含量成为精英文化的重要表现。以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为例,人员伤亡的情况主要由政府人员通报,应对灾害时的救援知识和护理信息主要来自医务人员,而对于地震造成的影响则由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等人员来分析。而手机媒体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传播平台,发表意见和想法。依旧以上面的内容为例,地震后的震中汶川依然成为与世隔绝的“信息孤岛”,人们无法得知当时的伤亡情况,而率先拍摄和传递震中照片的正是手机。它使信息最快速、最广泛地传播给社会的各个阶层,也让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更加关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情感,让大众面对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不再“失语”,让平民文化和精英文化共存并不断融合。

3.手机媒体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变革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移动技术设备的兴起,新闻传播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与传统的新闻传播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将这些变化加以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主体,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及新闻性期刊等大众传播机构。而手机新闻传播主体既包含利用移动网络媒体传播新闻的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如人民日报手机版、中国日报手机版、新华社手机媒体),也包括从事新闻传播的非专门性机构(如综合性网站、商业网站),还包括利用手机媒体发布新闻的个人或机构自媒体(如各类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等)。

随着众多新媒体的涌现,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新闻报道的队伍中,他们大部分并不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可能只是普通的手机拥有者,却可以通过手机图像、手机短信、手机微博等形式发布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过去只能被动接受的“受众”摇身一变成为积极创作的“用户”,开启了个人参与新闻制作发布的“自媒体”时代。

(2)新闻传播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手机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之一,是采用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来开展各种服务的,如今流行的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简称4G移动通信)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多媒体文件,通信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的技术产品。传统新闻媒体搭载手机媒体的平台将新闻内容推送至用户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掌握”新闻。如新华社借助手机媒体推出的新华社快讯,就第一时间向用户播发新华社权威发布的国内重大实时新闻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捕捉重大新闻和热点事件。而新华手机报则面向关注时政新闻的社会人士,突出新闻性和时效性,力争“时效第一、先声夺人”,内容涵盖新华社独家播发的国际、国内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文化娱乐、体育新闻、生活百科等。

(3)新闻传播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如同广播新闻对于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对于广播新闻一样,由于新闻传播的载体发生了变化,新闻传播的形态相应发生变化。手机新闻的传播形态是借助于移动网络功能实现的,如超文本、超链接、多媒体、交互性、非线性等传播特性。

目前的手机报形态可以说是报纸和杂志内容的缩微,有的是综合新闻,包括报纸地方、时事、科教、文体等新闻版面的消息;有的则是分类新闻,像芭莎时尚手机报,足球报,生活与健康等。手机报在刊登文稿的同时还配有图片,甚至背景音乐。新闻类的手机报基本上每天早晚2条彩信,满足用户的新闻需求。

4.手机媒体的出现对世界发达国家及我国新闻消费行为的影响

对于新闻消费行为的理解,首先,应该从这些行为主体所在的社会环境来了解。随着受众新闻消费环境的改变,受众与新闻的关系正在发生戏剧性的、不可阻挡的变化。传统的新闻组织尽管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技术已经改变了新闻生产者和新闻消费者原有的各方面特征。这种改变缘于新闻的消费者拥有了自主参与新闻制作生产、传播甚至“编辑”的能力的现实。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新媒体时代受众消费新闻的重要渠道。手机媒体更是在便携性和移动性上略胜一筹。即时通信功能体现了手机媒体最主要的人际传播特性,已经发展成熟,为新闻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提供了保障。

4.1 手机媒体对世界发达国家新闻消费行为的影响

新闻消费行为是受到社会期待和社会驱动的一种活动,获得新闻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美国人通过无数终端上的多媒体平台,以各种形式接触到新闻。手机媒体的出现让新闻的尺寸变得只有口袋大。

美国皮尤调查中心“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项目”与“新闻业杰出规划项目”对全国超过18岁的成年人进行了联合电话调查,以此记录人们对新技术的使用是如何打破传统的新闻消费路径的。

如今,80%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手机,其中37%的人习惯用手机上网。皮尤互联网研究显示,无线互联网用户在很多重要方面与其他在线用户不同:相比有线网络用户,无线互联网用户会更多地参与所有的在线活动(包括使用电子邮件、社区网站和博客等)。概括来说,26%的美国成年人认为他们通过移动电话来获取各种形式的新闻——这等于33% 的成年移动电话持有者和88% 的电话拥有无线网络功能的成年人。在使用手机互联网的用户中,我们发现了他们通过手机获取新闻的一些共同特征:72% 的手机互联网用户会通过手机获取天气预报信息;68% 的手机互联网用户会通过手机获取新闻和刚刚发生的事件信息;49% 的人通过下载专门软件,来使得自己能够通过手机来获取新闻、天气、体育或是其他方面的信息;44% 的人通过手机获取体育比赛的成绩和相关的比赛信息;35% 的人通过手机获取路况交通信息;32% 的人获取自己的财务状况信息;31% 的人通过发给自己的短信或手机邮件来获取新闻。[3]

人们与新闻的关系正向媒体便携、新闻个性化和可参与共享的方向发展:①便携性:33% 的移动电话用户习惯使用移动电话来阅读新闻。②个性化:28% 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对自己的主页进行了个性化的调整,以使自己浏览器的主页包含各种来源的新闻和自己感兴趣的专题。40% 的互联网使用者认为新闻网站很重要的功能是为网友提供个性化新闻。③共享:37% 的互联网用户经常为新闻的传播贡献力量——参与评论,或者通过社交网站诸如Facebook 或者Twitter 转贴新闻链接。[4]人们对于获取新闻的体验,已经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而变得无缝。

4.2 手机媒体对我国新闻消费行为的影响

成功占领新媒体市场的手机媒体,以其自身优异的媒介特性让人们越来越喜爱和依赖它。易携度高、个性化强、自由度大、以及平等参与等媒介特点充分满足了个体使用需求,给用户带来丰富的感受。用手机看新闻早已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已经成为多数人每天起床必做的事情之一。移动社交平台、手机浏览器和新闻客户端已成为互联网新闻的用户主要入口。据CNNIC数据显示,最近半年内用过微信、微博获取新闻的比例分别为74.6%、35.6%,手机浏览器54.3%,新闻客户端35.2%。[5]

(1)手机新闻客户端

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已达5.69亿,其中近40%的网民选择手机新闻客户端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首选渠道。”用户可以利用手机更加即时、本地化、个性化地获取新闻。2011年3月,网易新闻客户端上线不到三个月用户数就突破100万。同期,新浪、腾讯、搜狐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2015年网易旗下的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量已达三亿。因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非专业新闻门户网站寻找到一条转型的捷径,都争先恐后大力发展新闻客户端。

搜狐新闻客户端确立其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媒体平台的地位要从2010年说起。从2010年4月到2011年6月,搜狐新闻客户端的装机激活用户达144万;2011年6月起的新的一年又实现了1300万的装机激活用户。而自2012年6月之后的半年内就上升至近6000万装机激活用户。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400万,订阅平台上线刊物超过130份,总订阅量突破1.6亿。[6]随后,腾讯新闻客户端依托腾讯网强大的平台资源,也成功晋级成为国内用户活跃度最高和覆盖面最广的移动咨询客户端产品之一。

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企业都看到了新闻客户端的机遇。而机遇是需要充分把握和提升的,二者应该以用户至上的定位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新旧媒体平台的合作与双赢。

(2)手机报

手机报(Mobile-Newspaper)也是在信息数字化浪潮与媒体统合的趋势背景下兴起的,手机报于21世纪初在我国出现。作为手机媒体的代表,它是将报纸内容以数字形式呈现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平台传播、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出版物形式,是传统报纸媒体与手机终端结合的产物。[7]

2004年4月,北京好易时空公司为了推广彩信业务,制订了打造手机报的计划。《中国妇女报》拔得头筹,成为第一家推出手机报的媒体。两个月后,《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新华通讯社等也与该公司合作推出了彩信手机报,全国对此广泛关注。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也于2006年10月将手机报纳入自营业务,利用自有的渠道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自主开发了《新闻早晚报》。据有关部门统计,至2009年,全国报业(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直至地市级报)共推出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余种。[8]

5. 结语

中国的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崭新的传播领域,正在拉开新闻传播的世纪序幕。手机媒体已经使得人与新闻的关系向媒体便携、新闻个性化和可参与共享的方向发展。当前手机媒体所进行的各种探索,从发展的角度看,都具有特定的意义。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任务一样,都是为了服务大众、引导舆论,而这一目标必然是多种媒体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因此,手机媒体要结合其它新兴媒体及传统媒体,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把握媒体发展新趋势,树立开放整合、竞争合作的新理念,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效合作与统一,努力实现我国传播业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新景象。对已经形成的模式,将继续发展,着力探索并摸清其传播的规律和方向。在新闻信息的原创性和报道深度上下功夫,逐渐壮大“第五媒体”的实力和特性,满足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

[1] 李建秋,李晓红著,《新媒体传播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2000年版,第445页

[3] 杨晓白编译,《2010年美国受众新闻消费特征报告》(编译自美国皮尤调查中心“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项目”与“新闻业杰出规划项目”的联合调查结果《新闻消费参与度解读》。),《青年记者》,2010年第10期。

[4] 杨晓白编译,《2010年美国受众新闻消费特征报告》,《青年记者》,2010年第10期。

[5] CNNIC,《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1月。

[6] 吴红晓,《2012-2013中国手机媒体发展报告》,《传媒》2013年第2期。

[7] 李宗诚,《手机报在我国兴起的原因与发展历程》,《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4期。

[8] 张志跃,《聚变”“裂变”和“嬗变”》,《新闻战线》,2017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客户端用户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党报客户端如何深耕基层实施差异化竞争——以浙江新闻客户端苍南频道为例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