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滨水景观带植被空间营造策略
——以塔城市加吾尔塔木河滨水风光带为例
2018-04-02
(乌鲁木齐市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一、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重要性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空间的构成与设计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随着空间尺度、使用功能和环境的变化,植物以其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境域空间,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主要材料,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空间分室内室外,室内由墙面、隔断划分,室外靠廊、架、台延伸。园林的空间营造主要由植物空间承载,运用不同高度、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控制种植形式、空间布局、规格及其在空间范围内的比重关系等,形成不同类型的空间,既具特色又富于变化,以植物作为材料形成的景观空间更具多变的个性及迷人的外观,更能给人带来多彩的视觉享受和强烈的空间感,使人印象深刻。
二、项目实例
本文以塔城市加吾尔塔木河滨水风光带一园为例,结合案例实际情况,阐述植被空间营造的方法。
(一)项目概况。塔城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塔城盆地,市域范围内五条河流由北至南贯穿流经全市,本案白桦园位于五河之一加吾尔塔木河中游,绿化面积122497平方米,由北至南分别形成了“桦荫岛”、“半亩塘”、“芳草甸”、“小潺涧”、“四季林”、“白桦园”和“融乐园”七个景观节点,并于白桦园、融乐园处分别形成较为开阔水面。
(二)设计主题定位。项目设计以“印象塔城,和美人家”为主题,以“蓝绿交织、自然人文共生”打造“生态休闲廊道”为定位,在用地原有植被生长基础上,采用最小人为干预方式,以多样的植被景观空间组合设计营造变化丰富的植被境域,尊重当地气候及生态环境,研究和利用当地植被,打造自然与人文共存互动的生态景观廊道。
三、滨水景观带植被空间营造策略
(一)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总体思路及方法。根据项目用地实际地形地貌情况并结合方案节点特色,植被空间营造整体分为三部分。首先以加吾尔塔木河西支流水系为中心,整体上形成内向型的景观空间格局,外围是背景林带;其次七个重要节点植被空间营造分别契合节点主题,选择特色、富有文化寓意的植物对节点进行符合主题打造,根据特定需求选择“小空间营造方法”、“特定空间营造方法”等方法突出植被空间特点;最后是背景林与重要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与过渡空间营造,采用点景树引导、地被花卉串联或花镜衔接等方法来实现背景林与节点空间的自然过渡。
(二)背景林空间营造应着重大视角大尺度。利用地形和植被对场地进行空间分割,使空间的尺度宜人,加大视角,主要是加大内部水域附近视角,林缘线绘制遵循开合有致规则,以连续不均等弧线为主要设计方式明确边缘线,上层以组团式空间组合进行空间填充,中层和下层以线式组合形成串联式空间结构,上中下层共同构成外围大背景林带,完成大的空间营造。
(三)常用精细化植被空间营造策略
1.主题特色突出景观区域宜选用同类型植物营造。植物景观主题的营造往往依赖于量化的组团式植物,正如本案“白桦园”主体采用两种规格胸径白桦树为主调树种进行组团式种植,下层片植不同色系花卉,形成特色鲜明的疏林花海白桦林主题景观,契合景点名的同时加深游人游览印象。加吾尔塔木河西支流水域首次于此处形成较为开阔的水面,水中有一树岛,岛上现状有保留杨树林,为更加凸显白桦园特色,突出主题,设计在岛上见缝插针补植白桦点景树,结合水域更能形成视线焦点。
2.小空间植物种植应以边角密集为主。融乐园南侧以一条弧形游步道为界,外围采用多层植被种植形式丰富边角,内侧以片植宿根花卉“留白”,形成小空间范围内大视角景观,北侧,一条蜿蜒逶迤的林缘线顺游路外侧围合融乐园中心硬质广场,林缘线以北外侧片植柳叶马鞭草,南部靠近广场一侧以草坪“留白”,使融乐园南北植被空间相互呼应,自成一体,乃“园中之园”。半亩塘以一汪清水为“留白”区,沿水域边界由内至外选择品种丰富的矮生花卉植物,并以组团式乔木遮挡半亩塘活水源头,同时增加留白区域,加大进深感同时拉长视角。四季林大量运用小空间营造方法,将被道路切割分散的绿地以一条“U”型林缘线加以整合,界线外侧即靠近道路一侧以花镜的种植形式丰富层次感,内侧以低矮花卉形式留白,边界流线走向适度变化,形成大小不一的植被空间,加上沿线植物配置的变化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3.独立节点景观区域种植应形成视线焦点。紧邻“半亩塘”的“桦荫岛”,位于加吾尔塔木河与半亩塘之间,严格意义上是一个半岛,“桦荫岛”顾名思义是以白桦林组团种植形成遮阳蔽日的林荫空间,植物空间的营造上采用岛上组团种植白桦的形式,形成以白桦为主的树岛,是水面上独立空间的存在,构成水平面上视线的焦点。
4.滨水景观区域种植应符合植被自然分布规律。园林中的各类水体,可以通过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空间,以“水平连地被、垂直变乔灌”为方法,丰富景观。节点“小潺涧”在加吾尔塔木河西支流较窄处浅水区设置汀步,岸边一侧布置观景小平台,平台边置石,景石处孤植点景树。植被空间设计采用该方法,依托潺潺水流,以两岸丰富变化的林缘线勾勒小潺涧形成水平方向虚化的空间,沿林缘线外侧成排成行密集的乔木栽植垂直方向上强化空间感,以竖向的密闭衬托水平面的舒朗开阔,不失为一幅自然生态、野趣的画面。
5.空间层次丰富还应借助植被组团密度和光影变化。光线和阴影是形成立体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植物景观在空间中的光影变化较之建筑、山、石、廊等更为丰富。“芳草甸”此处有着疏密程度不同的杨树林组团,为体现植被空间景观光影变化提供了优质条件,设计在保留现状杨树林的前提下,以草坪为绿色基底,直观呈现光影变幻,让人在宁静平和的气氛中感受自然的变化。
(四)空间之间的联系与过渡。在本案例中,白桦园主游路两侧选择同种点景树沿主路一侧草坪留白区域,或孤植或三五株组团种植,无形中引导游人视线。不同的植物有着自身独特的特性,人为地选择,哪怕只是一种,这一种特征也能让信步期间的游人在无形的引导下看到步移景异的画面,而这变化的空间效果之所以形成,就是依赖植物的烘托和掩映。
三、结语
通过对加吾尔塔木河滨水风光带(白桦园)的实例分析,得出城市绿地滨水景观带植被空间营造策略主要为将用地植被空间的营造分为内、外、中三部分。外部设计绿化用地与外界以背景林的种植形式加以隔离,营造整体以水系为主的内向型空间。内部借助植被组团密度与光影的变化,采用孤植、树岛形式形成独立空间,根据各节点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方式营造或郁闭、或开敞、或半郁闭半开敞的植被空间,重点细化突出各个景观节点的植物配置,植被空间的营造呈现出新奇感。中部空间为过渡地带,选择以草坪+点景树、野花组合+点景树、连续的地被、重复再现的组团花乔等设计手法营造简洁、不失趣味的过渡空间,将内外空间自然衔接,行成空间形式多样、景观特色突出、植被种类丰富的滨水景观带。植被空间营造策略多样,对植被空间的营造方式也因人而异,同一块绿地在不同设计师手上可以有千百万种空间营造方式,但只要是符合设计定位契合植被长远生态景观效益的设计,都是和谐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