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市检察机关宣传工作现状调查

2018-04-02汪宇堂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4期
关键词:舆情检察基层

■汪宇堂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主题,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不断更新宣传工作理念,创新载体,凸显特色,大力推进检察宣传工作,为推进全市检察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南阳市检察宣传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和队伍情况

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有宣传干警20人(在编),其中市院4人,基层检察院共有16人,行政编11人,事业编9人。全市检察宣传部门属政治部(处)统一管理,宣传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其中淅川县检察院宣传科没有在编干警,宛城、卧龙、邓州、内乡、桐柏、社旗、方城、南召等8个区县院仅为1人。宣传干警专业素质不强,学习新闻专业的仅有1人,学习法律、金融、计算机、生化工程、经济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原理、军事指挥等非新闻专业的占95%。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宣传人员不足,结构不够健全,工作出现“断层”。司法体制改革对检察宣传人员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后,员额制检察官与司法行政人员待遇差别较大,对宣传人员的影响很大。大部分符合转隶和员额检察官、司法辅助条件的宣传人员(含两级院宣传部门负责人)要求转岗。目前,南阳部分基层院宣传部门负责人转隶监察委共有4人。已入额并转岗的宣传部门主管或负责人(宣传科长)共有7人。有司法辅助身份且干着业务的共有2人。邓州、新野、桐柏、南召、镇平、唐河、内乡、社旗等8个县院目前没有宣传科长(或副科长),西峡、唐河、邓州等县市院,有的虽然履行代科长职责,却长期没有享受到科长的实质待遇。

(二)机构未单设,繁杂任务多,工作冲击大。全市宣传部门未单设,全市基层检察院宣传工作均由政治部(处)分管。可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宣传工作的任务由传统的新闻宣传拓展为新闻宣传、舆情应对引导、重要案件发布(检务公开)和新媒体建设等,尤其以“两微一端”为标志的新媒体建设,成为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官方微信时效性强,从撰写稿件、外出拍照、编辑制作、领导签审,牵扯了宣传工作人员大部分精力,目前繁重的工作任务与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在基层院尤为突出。从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基层院宣传人员仅有1人或2人,既要承担政治处大量的工作,还随时被抽调参加临时性的中心工作,比如扶贫、“一村四警”、思想教育、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志愿者服务、文化建设等,工作超负荷运转,冲击性和随机性大,没有精力静下心来干本职工作。

(三)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渠道不畅。在基层院,有些领导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觉得宣传工作可有可无,干警则认为新闻宣传务虚不务实、不太接地气,因此在新闻线索和素材信息提供或报送方面,出现业务部门忙于办案,无暇顾及、不屑顾及或因所谓的“案情保密”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宣传工作,更缺乏积极的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造成新闻线索、素材收集难。

(四)评比项目过多,传统意识未变,新媒工作滞后。为推进全省检察工作,省院开展了“图说河南检察”“河南检察好故事”等系列考评活动,这些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有些活动没有考虑到基层院的实际承受能力,尤其是贫困县院,院小、人少、案少、宣传点少、基础薄弱,对各类目标考评疲于应付。加之,部分单位重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宣传效果及特殊功效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新媒体建设落后。没有专业的工作室、工作设备和专业人员,目前主要由非专业人员利用低配置的设备在探索中开展这项工作,受设备、技术、编制等条件限制,新媒体作品质量不高、发送不及时、宣传效果差,专题宣传和阵地宣传一时难以形成规模,造成有的群众仍对检察院的业务还不甚了解。

(五)实战演练培训少,舆情应对经验少,技巧上有待提高。部分领导和检察宣传工作人员很少参加最高检组织的舆情应对、实战演练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工作中存在舆情应对处置的经验、方法、技巧不够熟悉,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应对手段,虽然在处置舆情中能够全力以赴,但是总会有一些小的瑕疵。

(六)任务重待遇低,发展空间小,宣传投入少。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基层院人员从事宣传工作积极性不高。宣传工作人员作为司法行政人员,一方面既要从事繁重的文字材料工作,精神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发展空间受限。造成现任岗位上缺少激情,其他岗位的同志不愿来,力量补给不充分。有些院中心任务重,宣传经费保障少,比如一场先进事迹情景剧报告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即便是基层院搞一场小型演讲比赛或新闻发布会活动也是捉襟见肘。

三、推动基层检察宣传工作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

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的喉舌,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如果宣传人才队伍大量流失,势必影响基层检察院宣传阵地建设,对提升检察队伍良好形象和加强涉检舆情引导应对、维护司法机关社会公信力都是很大的硬伤,提高基层检察院检察宣传工作的水平,应摆在上级院甚至最高人民检察院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是要解决留人的问题。一方面解决政治待遇和补助问题。检察宣传工作人员都是笔杆子,有思想有水平有能力,要提高待遇给予补助,让他们在政治上看到前途、物质上尝到甜头,才能调动工作积极性,凝聚宣传力量,吸引新媒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新媒体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新生事物需要新生力量,需要吸收这方面的人才。另外要定期组织宣传工作研讨会、学习班,着力提升写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

二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建议下发文件就宣传机构单设问题进行明确,并就“宣传阵地建设”进行规定,加强“新媒体工作室”建设,列入年度考核范畴。建议在制定公务员招录考试标准中,按照员额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类人员”标准招录宣传人员,以便基本上解决定岗缺人的问题。建议考虑针对新闻素材、线索报送出台指导性意见,着力扭转重业务、轻综合的思想,引导各基层院就“业绩宣传”出台“部门协作”机制。

三是要解决财物的问题。在新媒体建设运营方面,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标准化的新媒体工作室,解决无工作室、无专业人员、无技术设备或设备非常落后的基础性问题。要明确规定检察宣传经费支出预算应该考虑单列,并增大经费投入,为宣传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

猜你喜欢

舆情检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舆情
舆情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