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耐力素质的策略
2018-04-02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小学余广明
文 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小学 余广明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有调查显示:导致小学六年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既有学校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学生自身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业负担重、家长忽视学生身体锻炼、睡眠不足、体育锻炼时间少、运动量不足等方面。
为了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小学生的耐力素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体育工作
1.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校长要真正改变从 “应试教育”向 “素质教育”转变的认识,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力度,依法开齐开足体育课,杜绝占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上文化课的现象,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和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每天都能在一定的课外文体活动时间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
2.任课教师尽量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每天必需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学校对素质教育要常抓不懈,进一步开展校园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安排一些人人都可参与的体育活动,组织其他非运动员参加的趣味体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提高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的质量,保证学生每天都有充足的锻炼时间。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应从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不太感兴趣的素质项目,如耐力项目 (中长跑等)进一步加强研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高教学质量。
5.体育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随意减少教学内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项目,要从思想上重视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力求使运动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不能避重就轻,以发生意外事故为由,放弃教学内容。
二、家长要配合鼓励和督促孩子进行身体锻炼
1.家长要改变教育理念,树立 “以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引导和教育孩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支持孩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倡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为孩子的锻炼创造条件,形成良好的锻炼氛围。
3.家长要关爱孩子,不要溺爱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和督促孩子平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孩子多走路少坐车,让孩子知道走路上学的益处,寓体育锻炼于日常生活中,使孩子养成经常性锻炼的良好习惯。
4.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确保孩子的营养需求,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
三、社会要关注,营造青少年锻炼的社会氛围
1.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强对体育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
2.加强体育场馆管理,免费开放体育场馆,提供适合青少年锻炼的场所让青少年运动。
3.住宅小区要规划体育活动场地,完善体育设施,促进青少年群众性体育的开展。
4.社会要多组织一些与学生为主的体育比赛和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寒暑假期组织开展体育比赛和活动。
四、学生要提高认识,持之以恒自觉锻炼身体
1.从思想上提高对锻炼身体的认识,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生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持之以恒实施身体锻炼。
3.合理安排好学习、娱乐与身体锻炼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多参加体育活动,保证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以上。
4.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意志,保证身体锻炼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强度。
5.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不偏食,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身体能够健康成长。
要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耐力素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配合,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保证小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