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18-04-02马世江
马世江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西大滩镇初级中学 733205)
一、正确认识微课
“微课”是指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所拍摄的一段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学内容.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间短,即视频录制时间一般在5分钟至8分钟;二是主题小,只是围绕某一知识点开展问题设计;三是针对性强,录制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帮助学生突破某一重难点;四是设计精,指设计要精致,过程要精细,语言要精炼.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讲到什么地方,学生就听到什么地方,教师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教师讲到什么深度,学生就听到什么深度,学生学习的进度、广度、深度严重受到教师的制约,学生成为了典型的知识接受者.微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僵局,微课可让学生变为知识的探索者、研究者.教师在教学前,可将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微视频,帮助学生预习新知识,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散思考,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可获得教师不必要讲解就能理解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疑难点设计为微课,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学生在课后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反复思考的过程中往往会抨击出思维的火花;教师还可以在假期期间将新学期的一些教学知识点设计为微课,上传在网络空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长期以往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受成长经历、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也各有不同,对于班级学生共同的难点教师可以集中讲解,但是对于个别学生的难点集中讲解既浪费其他同学的时间,也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情绪,这时教师在单独辅导的基础上设计突破相关难点的微课,会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例如,判断函数大致图象往往会有以下类型选择题:已知a、b为常数,且a≠0,判断函数y=ax2+b与y=ax+b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根据选项判断);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分四类情况讨论:一是a>0,b>0;二是a>0,b<0;三是a<0,b>0;四是a<0,b<0.教师可将四种情况分别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作出大致图象给予讲解,让学生仔细揣摩体会.
3.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
数学教学讲究灵活应用,切忌死记硬背、死搬硬套;但有些知识点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只有熟记了才能在应用时得心应手.学生在记忆一些概念、性质时往往感觉枯燥,有时相互混淆,用微课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一章时,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时不时就会混淆,教师可以设计微课,通过动画演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化为直角后得到,菱形则是平行四边形附加邻边相等的条件得到.通过动画演示,寻求内在联系,观察边、角、对角线的变化,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巧妙记忆知识点.
4.有利于辅导学困生
长期以来,对于学困生的话题是一个不懈的话题,相关学困生的成因、类型、转化研究课题比比皆是.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学生对课堂知识不消化,课后得不到及时辅导是学生成为学困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的家长本身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初中知识的辅导也是老鼠啃铁,无处下口,这是家长的无奈.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疑难点制作成微课,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为课后辅导提供第二课堂.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注重微视频播放与师生互动的有机结合
微课的出现与应用颠覆了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方法,但是微课的应用要适时适量,微课既不能侵占了初中课堂,也不能替代了初中课堂教学,它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初中生因其年龄特征,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讲解、鼓励、评价.如果我们把课堂交给微课,依赖微课,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变得僵化,无生机、低效率.
2.注重网络资源应用与自主制作的有机结合
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相关微课,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在应用网络资源时,要做好筛选,选择与学生理解能力相匹配的微课资源来应用.当然教师也要积极制作自己的微课,通过深入钻研教材,挖掘生活资源,制作贴近学生生活实例、符合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微课,让学生更容易看懂,更容易青睐.
3.注重反思、不断改进
微课的制作并不是录制教师提问题、讲问题的简单视频,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制作好的微课需要我们反思设计是否新颖,主题是否明确,语言阐述是否简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合理;应用微课需要我们反思学生从中能学懂什么,疑惑还有多少,应用的时间点是否合理,效果如何.
4.注重合作,共享应用
好的微课是集教师讲解、动画等因素为一体的视频设计,它的制作要求教师既要有高超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娴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微课的精致制作和高效应用,离不开微课背景下的专题教研活动,离不开教师之间私下的交流合作,离不开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