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一科多模”教学模式
2018-04-02师加祥
师加祥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 73050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所重点研究的对象.“一科多模”的实施有助于突出课堂的重点,实现高效的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的尝试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来促进课堂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将简要论述初中数学“一科多模”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要想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新课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课堂导入;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最基本的环节,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起新课的导入,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合理有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2.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数学知识严谨抽象,绝大多数的知识都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获取,故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重点和难点知识将清楚、讲全面、讲细致,并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尽量将复杂的知识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3.师生互动;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仅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更能够传递一定的数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讲解完课堂内容后,教师应该为师生互动提供契机,采取提问等形式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理解中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个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二、习题课的教学模式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中学数学的主要任务是习题教学”.的确,习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略.学生通过做习题,不仅能够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点,了解考题的题型与考查热点,还能在训练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习题的教学,精心挑选有代表性、针对性、灵活性的习题,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在一步步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课时,我就为大家重点介绍了“鸡兔同笼”问题,并将其进行了改动,问在给定的数目下,摩托车、汽车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与“鸡兔同笼”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学生只要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便可成功求解.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督促学生进行错题的积累,鼓励学生在做过题后及时总结,归纳所考察的知识点,梳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学生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错题本,来积累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注明错因,避免日后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并详细写明例题的解析和步骤,加强自己的理解和掌握;将平时做的习题以一定的规则做好分类,强化重点和难点的练习,并注意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三、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们需要定期开展复习课程,以便及时督促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点,形成更加长久、更加牢固的记忆.为了使复习课顺利高效的进行,我们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包括定理、定义、公式、法则、解题方法等,来唤醒学生对旧知的记忆;其次,由教师强调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效避免;复习完理论知识后,就是学生实践操作的时候了,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核心内容进行练习,通过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展示相关习题,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做完之后,教师也应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们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再次讲解,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步骤.例如在复习《一元一次函数》一课时,我就带领同学们仔细地回顾了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式:y=kx+b)、性质(y>0和y<0)及其图象(过定点(0,b)、(-b/k,0)的直线),并介绍了一次函数的特例: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然后再通过练习题,让学生了解了一次函数考查的重点与常见题型,比如在选择题中经常会考查图象的增减性、在同一坐标系下两个函数的图形等、应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这样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准确的把握方向,提升学习的实效了.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知识范围广、难度大,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实践证明,“一科多模”的教学形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的不同内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课堂发挥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