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
2018-04-02余候华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畜牧兽医站福建武夷山354305
余候华 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畜牧兽医站 福建武夷山 35430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患病雏鹅急剧腹泻、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小肠中段和后段肠腔内形成“腊肠样”栓子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感染后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90%~100%,如未及时诊治,病死率高达50%~100%,是给养鹅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之一。笔者于2017年12月底接诊了一例雏鹅暴发小鹅瘟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武夷山市兴田镇兴田村刘某于2017年12月中旬购进1日龄雏鹅苗800羽,进场时鹅苗群体精神、饮水、采食都正常,但饲养至8日龄时,发现部分雏鹅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排白色稀粪,当天就死亡6羽。畜主即到镇上兽药店购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和环丙沙星可溶性粉饮水治疗,连用2 d,但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至10日龄时,雏鹅群病情迅速加重,已死亡56羽,畜主刘某便来我站求诊。
2 临床症状
经笔者临床观察,大部分雏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不振或废绝,全身有脱水症状;呆立或卧地不起,病情严重的站立不稳,倒地后两脚乱划呈“划船状”,不久即死亡;有的张口呼吸,鼻孔有棕色浆液性分泌物流出,污染鼻孔周围,倒提患病雏鹅,口腔中有棕褐色稀薄液体流出;有的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粪中带有未消化的饲料和气泡,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玷污;有的临死前两腿麻痹或出现神经症状。据畜主介绍,其另外饲养的一批2月龄600羽鹅未发病。
3 病理变化
剖检4羽患病雏鹅和4羽病死雏鹅,可见全身皮下组织明显充血,呈深红色;食道内有绿色液体,混有食物碎屑,腺胃黏膜表面有大量黏稠液体附着,肌胃角质层变得容易剥离;小肠黏膜充血呈弥漫性红色,空肠和回肠部肠道膨大,体积比正常大2~3倍,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与肠内容物充满肠腔,形成淡黄色的栓子状物,将整个肠腔阻塞,外观似“腊肠样”,每段膨大部长短不一,最长可达10 cm以上,短的只有2~3 cm;栓塞处与不膨大的肠壁界限明显;有的肝脏肿大,质地变脆,呈暗红色,有几羽病死鹅的肝脏有针尖至米粒大小坏死点;胆囊显著胀大,充盈胆汁;少数病死雏鹅心肌呈苍白色,肺充血,质地变硬,挤压肺的切面,有稀薄的泡沫流出。
4 诊 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并结合发病日龄小、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使用抗菌消炎药物无法控制病情,初步诊断为小鹅瘟。
5 防治措施
1)对病死雏鹅和个别特别严重的患鹅全部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并对鹅舍彻底清扫、消毒、更换垫料,料槽、饮水器用1∶300聚维酮碘溶液清洗消毒。
2)将已感染发病且表现症状的患鹅隔离,全群雏鹅皮下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先注射无症状的雏鹅,然后再注射有症状的患鹅,每羽1.5 mL。
3)在饮水中加入多维葡萄糖,每200 g加水100 kg,2次/d,连用 5 d;同时按 100 kg水加入 1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100 g,2次/d,连用3 d,以防止继发感染。
4)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粉,每100 g拌料50 kg,连用5 d,以增强鹅群抵抗力。
6 小结与体会
1)经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后,雏鹅群第3 d停止死亡,第5 d精神食欲恢复正常。
2)这次刘某购入的这批雏鹅暴发小鹅瘟疫情,直接原因可能是生产这批鹅苗的种鹅群没有按规定程序注射小鹅瘟疫苗,且雏鹅出壳后未及时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加以预防,加上长途运输等应激,从而导致发病。因此在预防上应对种鹅定期注射小鹅瘟疫苗,使孵化出的雏鹅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保护。具体方法是:在种鹅开产前15 d左右,肌肉注射小鹅瘟活疫苗,免疫12 d后,种鹅群所产蛋孵化出的雏鹅苗可抵抗小鹅瘟的感染。但种鹅免疫4个月后所产的蛋,其母源抗体对雏鹅的保护率开始下降,因此,种鹅必须再次免疫,以提高雏鹅苗的保护率。
3)在购买鹅苗时,应先了解种鹅小鹅瘟疫苗的免疫程序,如发现种鹅未注射小鹅瘟疫苗,则应在雏鹅出壳后24 h内皮下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每羽注射0.5 mL,保护率可达90%以上。此外,也可以选择或注射小鹅瘟活疫苗进行预防。
4)在鹅苗育雏期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育雏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降低该病暴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