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思政工作思维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8-04-02唐敏综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个体价值政治

□ 唐敏综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文化企业在这个历史时期,肩负着创造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重任,面临着优秀文化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文化企业肩负着团结带领企业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责任。

但同时,新时代文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沉迷表面。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入脑入心,工作停留在宣教表面,不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只是以事件解决为重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矛盾根本问题,忽视人的思想意识提升。最终问题看似解决了,实际上问题的本质没有解决。比如单位里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介入说教调停无效后,最终只是采取调离等办法避免矛盾的扩大化。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固化。文化企业往往利用自身在影视行业的便利性,思想政治工作多采取看教育影片、纪录片等方式,但事后缺乏理论学习升华,部分影片教育意义虽然深刻但过于凸显无私奉献而压抑人的合理需求,部分学习培训过于形式化而脱离群众基础,这种“灭人性”和没有时间消化的宣教方式,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战略。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对人的关注,对新时代矛盾转型把握不准,工作中普遍缺乏发展人的战略眼光。影视行业聚集了较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多层次,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度更高。这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也影响了影视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显然,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

二、原因分析

(一)多元文化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面临挑战

受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的开放程度影响,人的个性得到凸显,各种价值观泛滥,庸俗与高雅、个体与集体的冲突不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受到冲击和弱化,弱化了哲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功利心强,追求金钱至上,推崇享乐主义,工作生活作风浮躁,许多矛盾问题的解决偏离思想修养提升主题,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甚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的原则性不强,他们认不清现实,不能很好地解决思想问题。

(二)脱离群众主体,缺乏潜心研究理论精神

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过分的政治宣教的形式已经固化,工作脱离群众生活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真正融入群众之中,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群众思考和解决问题,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看不清摸不透,工作中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与此同时,工作缺乏系统理论支持,缺乏潜心研究理论的精神,对教育内容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理论转化和升华。

(三)缺乏战略定位,忽视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发展人的战略眼光,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尊重人的价值、忽视人的发展。不尊重人在社会上的个体价值,从而忽视个人价值诉求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工作中不主动去维护个人价值,不能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转化思政工作思维方式,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国有文化企业要紧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转化思维方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以解决人的理想信仰问题为出发点

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影视行业是国家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思想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文化产品精神内涵的正确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个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人的思想水平。

一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党的基本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运用多种方式,以人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开展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加强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品质,使人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自主追求人生的价值,提高文化修养,促进文化创新,实现人生理想。

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的主体性发展需求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个人价值需求之中,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相结合,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文化企业发展规律,从企业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满足人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为突破口

人的需要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生存需要、科学文艺技术方面需要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就是社会能够给予个人提供物质满足和精神文化满足。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这些需求,以此为突破口,做好人的思想工作。

一要善于心理沟通,解剖问题根源。思想政治工作要将政治宣教灵活转化为心理沟通,善于倾听人们合理的表达诉求,擅长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分析问题根源,对人的需求进行层次分析,对迫切的、根本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问题根源。

二要深入群众生活,了解人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不同个体,表面问题看似类似,但每个个体的政治地位、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他们要表达的诉求也不一样,期待满足的美好需要也不一样。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融入群众之中,结合不同个体将需求分层分类列举,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

三要营造学习环境,满足多层需求。转变思维方式,克服家长式教育方法,避免“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要善于依靠企业、组织的经济能力,尝试通过增加阅读室书刊种类、提高读书馆藏书、建立电子期刊阅览网页、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促使人能够自主学习,促进人的科学文艺技术水平的提升,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前进目标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有三个层次,即人的劳动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考虑如何由低层次的发展迈向高层次的发展这个问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前进目标,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去维护个体价值,促进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是破除不合理规则,营造适合人全面发展的环境。文化企业要用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为个人的价值实现开辟道路,为个人破除不合理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避免任人唯亲,扫除个人实现个体价值的制度障碍。

二是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人才成长的有利条件。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主体,注重从工作岗位上进行思想考察与思想引导,尊重人的个体努力自由,鼓励和创造条件为人认识和掌握规律提供便利,建立一套人才培养计划,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促进人的社会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增强个人使命感,强化个体发展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承认和认可人自身固有的内在本性,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别是利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契机,强化个人深刻认识到个人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文化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个体自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刘建军.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八个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4).

3.李炳炎,向刚.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内涵和逻辑[J].改革与战略,2010(05).

猜你喜欢

个体价值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