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传播视角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以《中国三分钟》为例

2018-04-02李果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

□李果

如今全球化席卷世界每个角落,如何在世界之林中占有一席立足之地,成为各个国家的紧要课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地位显著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软实力还明显欠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国际传播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本文以《中国三分钟》节目为例,试图从中分析出行之有效的国际传播方式,从而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一、从文化软实力到文化自信

近几年,我国正积极地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从G20峰会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无一不体现着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但我国仍然面对着“西强我弱”的国际格局,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继续进行文化渗透,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国际合作充满了偏见、质疑甚至是敌视的态度。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国家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重视。“软实力”的概念最初是由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理论家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要素,分别是“文化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①而我国提出的文化软实力更加强调文化方面的内容。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文化软实力到文化自信的提出,可以看出我国正迫切地由内而外,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进程。文化软实力需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来提高,而中国故事的来源和底气又源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就更有能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够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现阶段,我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高,其中由中国网打造的《中国三分钟》,以崭新的姿态成为我国网络外宣劲旅。

二、《中国三分钟》的国际传播模式

《中国三分钟》是一档由中国网全力打造的3分钟全球新闻时事中英文短评节目,其英文名China Mosaic(中国马赛克),寓意着每一期节目都是一片小小的马赛克,通过“马赛克式”的展示,讲述每一个中国故事,以期拼出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中国3分钟》从2015年5月推出第1期《俄罗斯红场阅兵 中国元素引世界焦点》,再到2018年3月29日的《大山里的网络直播客》已经播出了155期。节目的主旨就是回应国际关切,传播中国声音。该节目还在2017年12月27日进行改版,拥有了独立域名(http://chinamosaic.china.com.cn/)。国内受众可通过中国网、中国网手机客户端、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和爱奇艺等媒体平台观看,在国外利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国际性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总阅读量已达4.5亿。

(一)《中国三分钟》的制作模式

《中国三分钟》通过中国网这个新媒体外宣的平台优势,以英文评论、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国际传播方面,首先,中国网本身就是一个多语种的网站,在Facebook和Twitter等国际社交媒体上已有粉丝3000万,有较多的、范围广泛的铁杆受众。其次,《中国三分钟》是拥有独立域名的中英文网站,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上都有自己的账号。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表示,《中国3分钟》一开始在Facebook上,每期有十几万贴文阅读量、几千次视频播放量,现在过千万阅读量已经成为常态,最高互动量可达三十多万。②最后,《中国三分钟》节目时长几乎都掌控在三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五分钟。其节目形式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持人是对时事热点进行述介,后一部分主要是主持人进行评论,中间由LOGO动画间隔开,内容都是与中国的相关的话题、故事。这样的节目形式在国际传播中是最为有利的,既符合海外社交媒体类短小精悍、随时互动的碎片化传播特点,又以短评的形式讲述、传播了中国故事。

《中国三分钟》是由中国网的总编辑王晓辉亲力亲为一手打造的节目,从撰稿到主持他都参与其中;此外,还有强大的专业团队为其出谋划策,其中就包括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中国驻肯尼亚和牙买加前大使郭崇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陶文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曾祥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等。精心的打造和优质的团队,使得《中国三分钟》这样一直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上播出的网络短视频,凭借其优秀的节目内容和高质的传播方式,还出现了社交媒体平台向传统媒体倒灌的现象。第132期《为什么中国选择了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制度?》发布24小时后,即被美国广播公司(ABC)、福克斯电视台网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道琼斯旗下的市场观察网、印度IANS Insider等230余家媒体转载。这说明,只要话题有吸引力,节目质量过硬,即使是为社交媒体平台量身打造的节目,同样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③

(二)《中国三分钟》的内容模式

《中国三分钟》节目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中国经济、政治、外交、文化、军事、民生、科技、体育等方面。节目集中抓住一周左右时间内发生的最热门话题进行分析和评论,借助“热点”将中国故事传播出去。《中国三分钟》坚持以找准资源、选准话题、用准语言、瞄准受众为标准的内容模式。④在我国以往的国际传播内容选材中,总是宣传我国积极正面的内容,对负面的、敏感的内容避而不谈,以此来塑造国家形象。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反而引来西方国家的质疑和误解。《中国三分钟》在处理国内一些负面消息时,选择的是积极面对和全面评价,反而赢得了一致好评。如第8期《莫让天津之殇再重演》,对天津“8·12”爆炸事件进行详细报道,并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第147期《除了勇气,中国版“#Me Too”还为我们留下什么?》中,报道了华裔女博士罗茜茜实名举报北航某教授性骚扰包括她在内多名女学生事件,也是如此。面对国际上产生对我国的质疑和有争议性问题时,《中国三分钟》也秉持坚定的立场,及时正面出击,这在第49期《中国投资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对印度是威胁吗?》、第56期《中国建设南海刺痛了谁?》和第118期《中国海军“高调”行动?谈不上!》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三分钟》节目内容的时效性非常强,第一时间聚焦国际、国内热点事件,这与我国以往多以纪录片形式的国际传播类节目有所不同,像《美丽中国》和《中华的故事》等,且它们都是由英国BBC联合拍出。而《中国三分钟》是以当下发生的实时热点话题为切入点来展现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每逢节日之时都会推出相关内容,较为典型的如第73期《中秋“月文化”:中国人的月亮情结》、第133期《世界城市日点亮美丽花城》和第149期《神奇动物过春节:中国的生肖文化》等。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活跃时,也会及时推出相关专题系列节目,如第70期《中国能给G20带来什么?》、第71期《G20成果展望: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第72期《G20杭州峰会成果斐然:全球共济形胜于言》等。可见,《中国三分钟》节目内容总是与时俱进的。

(三)《中国三分钟》的话语模式

《中国三分钟》基本是先述后评,通过对一个事件的阐述引出,再导入第二个部分评议。就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观照,第133期《世界城市日点亮美丽花城》(2017年11月02日),被播放88.1万次,评论9.2万条,是海外热播内容之一。该期节目通过10月31日“2017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为引子,来讲述广州这个城市的古往今来。节目一共3分58秒,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分01秒,用视频的形式展示了广州“花城”的美丽城市景色,以及抛出了为什么广州——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南方城市,每个领域的发展都能引来全球的目光这个问题。第二部分2分57秒,通过模拟动画的形式,展现了2000年前的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锚之处繁盛的贸易景象,揭示广州繁荣的原因,是地缘优势注入的开放基因和营商底蕴;随即又以视频的形式展现了与世界的合作、城市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其中对南沙新区智能化通关的介绍,展现了广州科技的进步;节目最后回到“2017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城市治理开放创新”,并总结了广州宜居、宜学、宜商、宜业的城市特点,而这也是中国形象的缩影。整期节目行文精粹,首尾呼应,从古至今介绍了广州这个“花城”,并回答了节目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介绍古代广州时运用了模拟动画技术,使其繁华的贸易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以“世界城市日”为切入点,很自然地讲述了广州城市的发展过程。这期节目的形式也是《中国三分钟》的一个缩影,呈现了独特的节目风格——言简意赅,别具匠心。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新思考

在国际传播格局中,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讲什么和怎么讲,也就是说设置议程和表达技巧方面需要特别重视。面对西方媒体早已占据国际传播的主导权这一现状,中国媒体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话语能力,完善现代化传播体系。《中国三分钟》无疑提供了新的样本,并带来诸多启示。

(一)设置议程主动化,议题内容现代化

面对世界性的热点话题和我国相关的敏感问题时,《中国三分钟》主动表达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中国故事要走出国门,面对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其内容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要呈现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在设置议程方面,要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核心,积极传递中国文化。在议题内容方面,要发挥自身的本土优势,牢牢把握主动权。以往的国际传播类节目大都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对中国古代的文明、文化宣传较多,而对现代化、科技化的中国形象宣传缺失。讲述中国故事时,可以古今贯通,新时代的现代化中国形象更要展现出来。上文列举的《中国三分钟·世界城市日点亮美丽花城》将广州的古今结合,时空融会,既向大众展示了古代广州的商贸底蕴,又向大众呈现了现代高科技智能化的广州。

(二)中西合璧——“球土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教授罗兰·罗伯逊提出“球土化”(Glocalization)——将全球化经验和本土性相结合。在“球土化”的背景下,进行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战略,而不是一味单方面的宣传。中国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应该结合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加以报道、宣扬,找到本土性的中国故事。这样不仅遵循了传播规律,而且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会明显提升。《中国三分钟》大部分的节目内容都做到了“球土化”,并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三)打造媒体国际品牌,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打造国际品牌极为重要,只有树立品牌,媒体影响力才会提升,影响力提升了,中国声音才能传播出去。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近年逐渐得到提升,但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定位不够。2016年中国网形象广告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其中广告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展示中国网英文版域名及中国网英文宣传口号“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第二部分展示的就是中国网全力打造的全球新闻时事中英文评论节目《中国三分钟》。《中国三分钟》在2017年12月底开始改版,并且拥有了独立域名,中国网一直意在树立节目的国际品牌形象,通过打造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来提升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

总之,在全球传播的格局中,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刚起步的中国媒体来说,“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目前《中国三分钟》取得的成果来看,我国国际传播正处于不断完善、创新的阶段。我们应该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为多维度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①[美]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5.

②杨佳.大咖云集!中国网英语短评节目《中国3分钟》成立专家顾问团[EB/OL].http://photo.china.com.cn/2017-12/29/content_50175678.htm.

③杨洋.讲述中国好故事打造外宣强劲旅——专访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J].网络传播,2017(10):54-55.

④辛闻.“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与实践”高峰论坛在烟台召开[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7-08/03/content_41338462.htm.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