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客文学写作与传播的生存语境

2018-04-02吴英文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博客

□ 吴英文

微博客发展至今,凭借其强大的新媒体技术功能和便捷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化主流媒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社会文化方面,微博客单篇文本字数限定在140字以内,可以不用拟标题,结构相对简洁,一两个短句即可叙述相对完整的内容,没有复杂的情节展开,网民将其称为“织围脖”。微博客精简轻灵的写作方式受到当下快节奏生活中网民的广泛青睐,并迅速成为全民写作的媒体新宠。

一、微博客及其“软文学”内涵

微博客(Micro-blogging)是一种以电脑平台、智能手机等数字化终端为载体的个人化网络媒体,运用文字、图片、影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介呈现信息文本,供网民同时进行私人化和开放式信息交流的微型网络空间。美国“Twitter”网站在互联网的上线被视为微博客(Micro-Blogging)诞生的标志。它以精短便捷的写作和传播模式迅速掀起全球网民写作热潮。自2009年新浪微博测试版上线至今,随着微博自身的不断发展,微博的价值和力量越来越被媒体接受、认可。微博客引入我国互联网后,迅速在网络文学领域获得广泛认同和追捧。同年,饭否网、叽歪网等大批国内微博客网站相继出现,迅速在国内互联网掀起微博客文学写作热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占比达97.5%。另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7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共3.76亿,其中移动端占比达92%;日活跃用户达到1.65亿。随着微博用户的迅猛增长,微博客作为手机用户中重要的平台提供了宽广的社会网络交流空间,微博客在文学写作领域迅速走红,已然成为大众化文学审美的新宠。它以文学创作全新范式吸引大量网民参与其中,发展势态火热,并在创作模式、文本形态、传播方式、艺术审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格局,影响和促进了文学活动发展。在文学研究领域,微博客文学也不断受到关注,逐渐成为新媒体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表现方式上看,微博客文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戏仿型微博客文学。这类微博文学大多是对传统文学的创新改造和传播。根据微博客文本要求,结合图片、影像、声音、动漫、视频等多媒体,以传统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改写和戏仿,类似于恶搞,或者把传统文学拆分成相应字数篇幅的片段在微博上发布。另一类是原创型微博客文学。这类作品是名符其实的直接在微博上创作、发布和分享评论的原创作品。从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角度来看,这类微博客作品大多数还是属于文字游戏和情感宣泄的信息互动,但许多作品文学色彩也较为鲜明,例如社会趣闻、幽默小品、生活感悟、心情留言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一定的文学意识,言辞表达和主题立意上兼有生活现象表述和艺术营构表达,介于纪实与虚构、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类作品被称为“软文学”。

关于是否可以将上述微博客作品界定为“微博客文学”,学术界并没有确切的提法。欧阳友权、吴英文指出:“微博客无遮蔽的表达、便捷的传播使其更适于抒发真实性灵,而成为文学创作的自媒体平台,是文学直面生存、表征现实最为直接的方式。微博客所带来的新媒体文学变化,可能唤起公众技术化审美的自我意识,使网络文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①李存谈到:“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它既接续博客文学平民化、通俗化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有独有的文学特点和价值,理应成为一种新型文学样式以促使其更好地发展。”②作家颜桥认为:“微博客网络化的俳句形式,虚拟性的个性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学质素的含量。”③多数微博客作品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表达上好比“带着镣铐跳舞”一样富有张力。但因其创作传播方式和文化语境的特性,不能完全以传统文学的标准来强化微博客作品的文学性,目前也还难以产生经典作品来为其文学性提供有力支撑,但随着微博客创作的常态化,人们对微博客审美表达的关注也将日益加强,势必会提升微博文学的艺术质量。

二、开放多元的传播特性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不断更新其媒体形态,从公共网页、BBS论坛、个人主页到博客(Blog)、微博客、微信、微视频等,从公共平台到个人媒体,其文学形态和创作审美等也因媒体性能等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博客和微博客同为网络自媒体的主要媒体形态,在创作传播手段、文本形态要求、审美互动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异同之处。根据其自身媒体特性,微博客文学除了与长篇博客文学具有类似创作特性外,也发展了一些与之相区别的新特性。

一是文本精短而轻灵便捷。140字的写作往往只是一两句心情絮语,有限的字数适合思想的自由发挥以及灵感的瞬间捕捉,这与以往的博客文学成百上千字且需精心谋篇布局的写作相比,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却提高了创作效率,因而深受网民喜爱。二是更为多样和开放的传播形式。微博客与博客传播信息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同一条信息,微博网站主页面和个人微博空间同步(滚动)展现,在微博网站主页面上和传统网络论坛信息类似,处于庞杂的信息海洋中,在个人微博空间里的信息则是集中有序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双重展示,使得微博客写作更符合私人创作和自我展示的双重心理诉求。微博客设置的转发功能,更加拉近了主体间的距离,博友们相互实时转发博文,一条有影响力的博文往往会同时引来成千上万的转发,且不同的博友间会因“粉丝”的不同而裂变为无限的发散传播状态。此外,借助新媒体终端和3G无线wifi网络技术,微博发布时间更自由,空间更广阔。三是增强了交互性创作审美效果。微博客即兴创作和即时发表、实时互动,作者和读者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像面对面对话一样轻松自如地交流,增强了交流的时效和密度,从而增加了文学活动的趣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这一过程更像是一场盛大的现场笔友交流盛会。

三、后现代生存语境

西方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与网络技术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而国际互联网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大陆,网络文学同时兴起。网络文学研究学者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电脑网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它身上有着后现代主义的一些鲜明特征,网络文学也打上了后现代文化的深深烙印。可以说,网络是后现代技术,而网络文学则是后现代的文学。”④微博客融合了网络新媒体的诸多特性,传播的快捷性、创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加凸显了个体信息的变动性。微博客以个体信息交互存在、网状延伸的方式,不断改变着传统媒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方式,通过改变大众化个体经验的感觉模式,促生新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在这其中,后现代文化要素在微博客活动中不断扩大影响力,成为微博客文学写作主体展现自我的主要文化基础。

一是去中心,主体消失。“去中心化”是后现代主义与微博客共有的文化表征。微博客将人生价值观、社会态度大不相同的人们整合在一个媒体空间中和谐相处,传统的媒体与普通大众主客体双方身份界限日趋模糊,传统媒介中形成的媒介壁垒与话语权反差逐渐消失,去中心、零散化、不确定的传播形态解构了传播意义与目的,这也是后现代主义非中心化的体现。微博客碎化的片段叙事,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作用结果,体现了后现代主义零散化的文化特征。微博客多元、零散、不确定等性征的信息内容用解构、调侃等方式表达出来,满足了网民大众的窥探和分享的欲求,主流话语权被异军突起的个体话语逐渐消减,一个民主平等、开放透明的话语新格局由此形成。加之网民主体身份的平等交互状态,在主体建构上形成非理性主体的民间文化立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不仅造成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复制拼贴性,微博裂变式的网状结构和传播方式也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特征。微博客信息传播呈现了立体式信息节点,文本原有的丰富深刻、条理清晰的特征变得模糊和浅表,因随意组合而不断衍生新的语意,文本信息以碎片化状态呈现,凸显非理性的意义,而理性基因淡化成为微博客信息传播和后现代文化衍生的特点所在。

二是平面化,削减深度。“平面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在网络文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展示。在网络文化语境中,文本的多媒介视觉形态呈现、碎片化即时传播与接受,在认知上形成信息内蕴的平面模式;低门槛“零壁垒”的个性化参与方式,在感觉体验上形成距离感的消失;“自媒体”私人化的创作与大众化集体狂欢式信息分享,在审美愉悦上形成身体欲望的审美快感;网络信息世界的虚拟性创造与片段化节点交互传播方式,在历史观念上形成时空交错的历史感消失。上述这些方面均表征了网络文化内蕴的深度削减现状。微博客作为网络文化中的新生代表,其深度模式解构的平面性尤其鲜明。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微博客文化内容主要靠视听器官感知,追求在线直观,篇幅短小,追求速率,信息更新快,即时即兴的创作传播,讲求一目了然,图文声像并茂的信息感知取代了传统媒介语言文字的沉浸式深刻思考。加之微博客“短、精、快”的传播特性,使得网民们关注的是偶发事件而不是长期延续性的历史。这种追求快速创作、快速传播、快速接受的信息生产与消费方式,必然促成信息内蕴的平面化,微博客因此成为后现代语境和新媒体传播条件下文本形态的必然选择。

三是非理性,经典祛魅。后现代主义学者詹姆逊认为,“工业化复制”是艺术距离感消失的根本体现之一,“类象”性概念艺术取代了艺术原作独一无二性。“后现代文化氛围下的文艺与美学,无一不打上后现代的时代烙印。艺术感知模式的支离破碎,艺术感性魅力的丧失,先锋的革命性和艺术家风格的消失,使艺术一步步成为非艺术和反艺术,审美成为‘审丑’。艺术不再具有‘超越性’,艺术已成为适应性和沉沦性的代名词。艺术等同于生活,生活成为了后现代人的艺术棋盘。”⑤值得关注的是,其后果直接导致了艺术魅力的丧失。在工业化复制时代,图画、摄影、电视、电影等艺术类型的创生和大规模复制生产,促使艺术发生根本性的转型。尤其进入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大行其道,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艺术品的复制生产。传统艺术的神圣性和神秘感在不断复制仿拟过程中消失殆尽,艺术价值由膜拜性转为展示性,文化精神也由精英转向大众的文化主导,造成大量拼贴、戏仿、恶搞艺术的盛行。而微博客作为网络新媒体的新兴代表,借助数字技术强大的复制传播功能,在媒体功能和形态、创作和传播方式、文化精神本质等方面具有更鲜明的后现代特质。

注释:

①欧阳友权,吴英文.微博客:网络传播的“软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2010(04):15-19.

②李存.微博文学的定义、发展、类型及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10(10):65-72.

③王干.微博是超短裙?俳句?[N].中华读书报,2009-11-25.

④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5.

⑤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36-244.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博客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