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特森》:影像本体上的“诗学”表达

2018-04-02牛绿林张红光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帕特森劳拉威廉姆斯

□ 牛绿林 张红光

电影《帕特森》是由美国著名导演、制片人吉姆·贾木许自编自导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居住在帕特森市钟爱写诗的公车司机帕特森和妻子劳拉的生活故事。该片于2016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法国)首映,并获得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大卫·波德维尔所著的《电影诗学》一书,努力将文学批评实践转移到对电影的考察当中,譬如认为电影是最接近于诗的,在电影中各个镜头要分节押韵,就像诗作中的诗句一样。①电影《帕特森》从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史诗中获得灵感,在银幕上极大程度上还原了诗歌中的“意境”。

一、“双胞胎”:孪生情结的表达

威廉姆斯在《帕特森·序诗》中写道:“开始/从具体的事物/并使之普遍/积聚总数。”从一开始,诗人威廉姆斯就想让“具体事物”“积 /聚”成“普遍”和“总数”。②吉姆·贾木许在影片中也用一个具体事物来反复呈现出他想表达的一种“孪生”情节,在某种意义上还具有诗作当中所包含的辩证性。片中第一次出现“双胞胎”这个具体事物是在周一劳拉起床时,对帕特森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境“自己生了一对双胞胎”,从这里开始,整部影片出现了六次不同年龄段的“双胞胎”具象。此外,帕特森还与其中三对“双胞胎”有过交谈的经历,并且在六对“双胞胎”中出现了两次着装不同的情形。诗作中的“积聚”在电影中转换成了复现蒙太奇,而这种叙事手段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寓意:“孪生情结”。周六,帕特森与劳拉同去看电影时还亲口说出女主角和劳拉简直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此时此景,恰好在结构上呼应了劳拉在周一清晨做的“双胞胎梦”。一向视自己为艺术家的威廉姆斯始终坚信:“艺术家自始至终永远画着同一样东西:自我画像。”该影片中形式上是分开的个体,其意象上实为统一的整体,多重具象有机统一、高度融合:帕特森与城市的“重合”、帕特森潜在艺术造诣上与彼得拉克的“重合”、众多的人物与帕特森本人的“重合”等,都在“双胞胎”的具体人物中反复上演着、表达着。

二、“帕特森”:诗人与城市的双重表达

威廉姆斯找到了长诗《帕特森》的主题“一个男人——像城市”,通过表现形式的创新,威廉姆斯将“一个男人”和“一座城池”互相认同,互相捆绑,使他创作史诗的抱负充满着抒情的灵感。③吉姆·贾木许在电影《帕特森》中将这种主题更直接地体现在一个叫“帕特森”的巴士司机“个体”与一个叫“帕特森”的“城市”上。他们之间因此而变得更加紧密且拥有了实质性的“血肉”关系。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诗作中,帕特森多重主体性都赋予它很强的喻义。首先,帕特森在物质世界中是一个巴士司机,但在精神世界中他是一个“诗人”。他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变成了他诗作的灵感。这与威廉姆斯诗歌的重要主张——“No ideas but in things”(要具象,不要空想)是一致的。“帕特森”在个体和城市上达成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另一个层面上,也是“诗人”帕特森在城市中的“漫游”促成了与城市帕特森的高度契合。其次,在影片中除了帕特森本人,还提到了许多生于斯、长于斯的名人,他们集体被张贴在酒吧墙上。达克开的酒吧,也成为帕特森每晚活动的重要场景。城市是“集体”,人是“个体”,在酒吧的想象中面面相觑,相互融合。不仅仅与城市,他们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其他文艺爱好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帕特森”这个具象有着微妙的关联,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实则达到了某种“重合”。比如,在洗衣房里搞饶舌创作的黑人小伙,威廉姆斯的诗歌主张正是从他的口中说出。“双胞胎”的具象在城市与个人之间展示了共性,也展示了个性,这两者在形式上互相融合、辩证统一。

三、“对白”:生活与戏剧的辩证表达

与当时因注重挖掘古典文学和神话的语言魅力而名噪一时的艾略特、庞德不同,威廉姆斯将创作的注意力集中在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诗歌语言、意象和情致上。④在电影中,帕特森一周的时间内,呈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细节,起床、看表、上班、写诗、遛狗、喝酒。周一早餐时发现了一盒俄亥俄的火柴,他便以此为灵感,写了一首小诗《情诗》:“我们家里有足够多的火柴/我们总是把它们放在身边/此刻,我们最爱的火柴品牌是俄亥俄蓝头/尽管以前更喜欢钻石牌……”电影诗学致力于研究影像本身,从剪辑、场景、空间等要素来解读影片的意义。在挖掘日常事物本体上,两者并无差别。

影片中关于事件的表述也仅仅限于“对白”,甚至无关帕特森本人的对白,但在这些看似平淡的事件中,其实暗藏了一些戏剧性冲突的基因——“危机”。正如双胞胎影像中暗示的辩证统一的差异性,由平淡的“面”牵出惊险的“里”,两者相互对比,互相映衬。再如周一公交车上的一对小孩谈论着出生在帕特森的拳击手,然后就是谈论万圣节扮影子吓人的故事;周二帕特森回家的路上,就有两个镜头展示帕特森倒映在地上的影子,显得有些唐突和诡异;还有周二遇见的第二对乘客,互相吹牛各自被姑娘垂青,但都错失了良机,晚上在达克的酒吧里,玛丽和埃弗雷德就上演了分手一幕。

除了其他人物穿插在中间的“危机”,帕特森自己也经历了一些,比如周二他牵着斗牛犬马文去酒吧的路上,遇到一群摇滚青年,劝他看好他的狗,很容易被人抱走。可是后来帕特森依然将马文拴在老位置,观者担心马文不会真的被抱走吧;帕特森在地下室写诗,镜头移动至镜子前时,劳拉的手突然入画,紧接着焦点定在劳拉的脸上,这一幕暗示出帕特森和劳拉之间看似美好的情感中却有“潜在”的危机。

料想达到高潮的事件,其实并没有引起任何具有张力的冲突。周四帕特森驾驶巴士因为路线问题,坏在半路,被问起会不会炸成一个火球,同样的问题在他回到家后劳拉也问起。当晚,在达克的酒吧里埃弗雷德因为向玛丽求爱不成,上演了玩具“枪战”,后被不知情的帕特森制服。

爆炸和枪战都是好莱坞渲染事件高潮的重要手段和表述方式,但在贾木许的影片中,它们只是在嘴边反复被问起的“对白”,显得很平常。在《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克拉考尔说道:“街道和脸孔便启示了一个远比它们所推进的情节要表现的领域广泛得多,它是由各种人人都熟悉的瞬间组成。”无奇的生活表面和刺激的内心体验在贾木许的电影中呈现出现实与戏剧的真实状态。

四、结语

吉姆·贾木许导演的电影《帕特森》深受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影响,导演竭力立足本体影像,通过平淡的日常事物,用最为朴实的镜头语言和从不晦涩的情结自然进行“诗学”的表达,从不卖弄技巧,并把自己的诗意、情怀、美感融于其中,向观众娓娓道来一个值得思考的故事。吉姆·贾木许也一直坚持拍摄独立电影,在世界影坛上追随

者众多,其对影像的诗意表达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注释:

①刘勇.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述评[J].影剧新作,2015(Z1):149-155.

②③④黄宗英.“我想写一首诗”: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抒情史诗《帕特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94-105.

1.梁晶.“重新命名所见的事物”——从《美国性情》看《帕特森》的历史想象[J].国外文学,2014(02):105-115+159.

2.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 [J].电影艺术,2013(03):81-86.

3.贺亚玲.诗意电影的心理呈现及精神追求[J].电影文学,2016(08):58-60.

4.雍青.没有本体的电影诗学——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知识论前提批判与价值本体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6):47-54+142.

猜你喜欢

帕特森劳拉威廉姆斯
我讨厌打嗝
短信感动“亡父”
短信感动“亡父”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一个拓荒女孩的故事
只有一个人做对了
“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论威廉斯抒情史诗《帕特森》中城与人的隐喻
路易斯·威廉姆斯最佳第六人
双重魔咒 杰伊·威廉姆斯 JAY WILLIAMS
最佳第六人路易斯·威廉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