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路径

2018-04-02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明办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示范村乡风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明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在精神层面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乡村振兴的保障。2018年3月,中共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在全州选了13个村组,作为“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试点,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存在问题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2017年底,我们对全州30多个村寨进行了实地调研,覆盖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白族、普米族、彝族聚居村寨。调研重点集中在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风文明方面的作用发挥、政策宣传效果、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移风易俗现状、农村垃圾处理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个别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主心骨。在一些村寨,驻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不够密切,干群之间“最后一百米”依然没有打通。

村规民约执行情况不理想。怒江州255个行政村绝大多数都已制定村规民约,有的地方还专门召开了村民培训会推动执行,有些村规民约已经上墙和印发到户。但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执行难,尚需探究解决路径。

移风易俗效果参差不齐。从总体上看,经过多年努力,全州广大农村风气习俗改观很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但在局部区域,赌博败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酗酒成习等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村寨环境卫生比较差。从村寨主要村道及农户庭院的垃圾来看,以消费品塑料包装为主的垃圾比较多。此外,在农村文明素质不理想的村寨,诸如建筑垃圾、以啤酒瓶为主的各类玻璃垃圾、废弃衣被鞋袜及卫生纸团和烟壳烟蒂,也随处可见。

主要做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乡风文明示范村的主要建设重点是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革除陋习,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和乡贤文化,激发建设家园的热情,以活动促感恩教育、移风易俗、家园美化、精神提振等方面持续向好。

以党建总揽基层治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党群活动室、综合文化活动场所、村广播室等设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组织村民参加升国旗活动,指导村干部开展在国旗下讲话活动,在国旗下讲话重在宣讲党的农村政策,务求深入人心。二是延续乡土文化,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参与村级各项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群活动的吸引力。组织吸引男女老少参与文体活动,有效挤压各类陋习的活动空间。自实施示范建设以来,项目点金顶镇高坪村、独龙江乡马库村、丙中洛镇双拉村、捧当乡迪麻洛村、片马镇下片马村、匹河乡果科村等村组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动下,村民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组织开展宣讲活动。驻村扶贫工作队经常性开展“火塘夜话”、庭院座谈等民情恳谈活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素质提升、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政策,将宣讲真正融入群众生活。我们对13个项目点的宣讲活动进行了调研后发现,结合村组脱贫攻坚阶段工作开展的各类民族语宣讲、文艺宣讲和入户个别宣讲,群众接受面较广。

推动村规民约有效执行。按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的任务清单,13个示范村先后组建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并将婚丧活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将中共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委发布的《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进行多次宣传教育,将操办范围、操办标准、随礼上限、申报备案、定点操办、处理违规操办、责任追究等要求,通过村民大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以情动人,反复宣传,推动执行。

依托活动载体培育现代文明理念。一是通过在国旗下讲话、入户宣传等方式,动员农户积极参与“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发现积极性较高的村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二是坚持农户自评、村民互评、村委会复评的程序,通过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提升群众内生动力。三是依托村级善行义举榜、宣传栏、公示栏等宣传阵地,发布评选结果,让表现好的村民持续获得荣誉感。

创新工作方法。一是组织乡镇党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指定专人加入州文明办的“怒江文明”微信群;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在群中发布图文信息,包括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文艺活动、宣讲活动、打扫卫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等,都实现同步验收。二是州文明办及时汇总每周验收情况,在微信群中适时通报表扬成效明显的村寨和组织者,真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三是州委宣传部与县(市)委宣传部签订的责任书明确规定,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纳入2018年县(市)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范围,根据过程验收、成效验收、群众评价等指标,评定示范建设效果等次,在年度考核中确定占权比重。四是根据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对建设成效明显的,在年底给予一定奖励。

几点启示

正确处理好易地搬迁与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于“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问题,要用易地搬迁来解决,但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重新配置的同时,要保护好村寨文化脉络,开展好安置点上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

正确处理好进城安置与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必要维系农耕文明遗留下来“乡愁载体”。进城安置后,那些根植于农村的“乡愁载体”,如何合理移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农民进城了,农民的农耕习惯和现代文明意识并没有同步进城——对于这个问题需在实操层面超前研究。

认真解决好外出务工与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当前,我们鼓励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农村在人才素质提升、转变观念和脱贫增收致富方面收效明显,但基层缺乏人才、农村党员老龄化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个别农村党组织软弱,难以挑起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担子,从根子上看还是缺乏人才的问题。要做好发展新党员和吸纳农村治理人才的工作,有计划分批次定向吸引外出务工人才回乡创业,是下一步应该考虑的工作。

高度重视乡贤文化与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乡土中国温情脉脉,乡贤文化功不可没。一个村寨是否有文明的乡风,乡贤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法治和德治不可偏废的乡村,不可忽视乡贤文化的稳定作用。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示范村乡风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乡风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构建新时代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