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内生成长、外生成长和集群网络化成长

2018-04-02马立强卢宏伟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机制能力研究

马立强,余 赛,卢宏伟

(山东工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一、引 言

当前我国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或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下诞生的内生型民营企业,或是在外商投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出现的外向型生产企业[1]。但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状况并不乐观,中小企业素质普遍较低,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中小企业成长是指处于复杂环境中的中小企业通过识别成长机会,利用内外部资源实现其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的演进过程。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面临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小企业由于其显著的高成长性更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几乎所有大企业都源自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角度,对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2]。Gibb和Li等学者曾指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具有功不可没的贡献[3]。

作为各种不同特质资源的有机整合,企业成长可以看作实在外部竞争环境下位实现对其内部未利用资源的一种作用过程[4]。从形式上看,中小企业成长“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单个中小企业由小变大的过程,与规模经济有一定共通之处,或者是指企业素质由低变高的过程,也包括中小企业集群规模由小变大或素质由低变高的动态过程[5]。无论何种成长方式都实在外部竞争的环境下,使内部未充分利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形成内部未利用的外部化效应。资源是企业成长的物质基础,因此,从本质上讲,企业成长体现在特定竞争环境适应下的资源重组能力的持续增强,使企业资源现值动态提升的过程,是资源在“质”和“量”两个维度进行高效整合以使资源现值增长的结果[6],“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可见,企业成长机理既涉及宏观机制,如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社会信任、社会关系网络等,也涉及微观机制,如战略管理、治理结构、管理文化、决策、融资等[7]。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成长机制梳理总结为内生成长、外生成长和网络成长三种类型。内生成长机制是指由企业内因,即企业有效地组合内外部资源优势,通过提升内部管理能力、优化企业生存环境,制定经营战略,增强企业与环境交互能力而导致的企业量变与质变统一的、全方位的成长过程;外生成长机制是指中小企业基于其外部环境,通过外延性发展实现的成长,主要包括兼并收购方式[8];集群网络化成长机制是指通过构建合理的网络模式来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成长。

二、中小企业内生成长机制的研究现状

(一)基于资源基础和企业知识理论的企业成长机制

彭罗斯(Edith T. Penrose)认为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是其所能控制的资源,她探究了单个企业的成长机制,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架构,认为企业成长是由过剩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推动的。在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其后一些研究者重点对企业知识这一重要资源载体在企业成长中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论证,如Yli-Renko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到了企业内部知识密度在企业获取市场知识中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9];进一步,贾生华认为企业成长的实现过程是为知识结构的演进,典型表现是企业人力资本流动会使企业技术多样化更为显著,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从而使企业具备了生产规模扩大和多样化的条件[10]。

在此基础上,龙勇和王姝进一步提出,企业的知识结构优化会推动企业成长[11]。企业的知识存量越多,意味着比较容易从外部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其拥有的知识类型也更为多样化;企业的运行效率是企业知识数量和结构分布合理的函数,企业知识越多,分布结构越合理,则企业更易于提高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对当前的惯例做出适应性调整,并带来过剩的管理能力。虽然所有企业所处的环境都是一致的,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具有相同的环境敏感性,这决定了企业从外部环境中感知机会的能力不同,而在环境中感知机会并与企业冗余能力进行有机整合正是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因此,企业成长必须建立在外部环境感知能力和冗余管理能力两个基础之上,一方面,企业在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调适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起初可能是以默会知识的形式存在,而后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专有知识和共享知识,并提升其整体知识的存量和质量,即冗余知识,同时由于知识的增加,企业的外部机会感知能力也愈发敏锐,在知识冗余与外部机会的相互整合下,企业不断成长,而这又提升了企业的知识状态,即企业成长和知识状态是相互存进的;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持续发展,知识存量增加,知识分布类型多样化和差异化也愈发明显,过剩知识出现,而知识管理成本和难度也随之增加,同时又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必然伴随着组织结构的膨胀和复杂化趋势,这将对知识的显性化进程构成不利影响,企业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调整能力降低,从而限制了企业的成长。

(二)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成长机制

创新在企业成长中起着核心作用[12],在当前全球技术创新日益加速和技术竞争日益加剧的前提下,企业技术问题成为企业面临的一项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复杂任务[13]。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先行一步,在拥有新技术的同时来获得成长机会,成为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举措[14]。中小企业顺应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客观要求,依靠技术创新的规模扩大和素质提高可以使企业在投入不变时产出提高,实现成长。阿科斯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技术轨道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轨道转辙来说明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思路。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技术轨道会发生转辙,从而带来新的技术变革,引致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这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试验绝好契机,使其生存空间得以大大拓展。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与市场的接触渠道更为直接和便捷,决策机制更为灵活,可以敏锐地感知技术变动的脉搏,因此,中小企业在科技进步中能够把握良好的发展机遇。谢勒尔则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扩张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的结论,相反,企业能力常常伴随着规模扩大而呈衰退趋势。罗斯韦尔对不同规模企业管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小企业具有技术优势的结论。卡尔松提出,企业技术进步能够减少生产的平均成本,即企业最小有效规模降低。在此基础上,阿科斯和奥德斯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美国创新最多的34个行业中不同规模的技术创新行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趋势与企业集中程度呈负相关关系[15]。大企业的创新优势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比较明显;但是在产业发展早期阶段,市场结构更接近于完全竞争,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中小企业的内在成本劣势,支持其确立在行业中的地位,这时技术创新的优势表现得更为充分。中小企业针对创新速度、创新时机、创新力度、创新类型以及创新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16],可以增强其创新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当前在测度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通常将人均研发投入和研销比(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作为测度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17]。这些指标是从有形的角度来测度技术创新能力的,张同健等认为无形能力在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为显著的体现,诸如R&D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生产能力等[18]。与其他指标相比,研销比的使用频率更高,企业内部的R&D活动以及技术转移对企业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19]。由于企业成长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处于高成长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的正相关系数更高[20]。另外,还有学者采用创新效用曲线这一工具对企业成长机制进行了解释[21],更进一步地得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的结论[22]。可见,R&D投入在企业成长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23]。归根结底,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作用[24],企业科学家、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些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在全部员工中所占的比值是测度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25],高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性。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少各种资源优势,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获取渠道无法同大型企业相比,成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使企业无法充分把握发展和成长机遇。面对这种境况,企业人才的内部培养成为可行的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提高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同时加强管理,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促进企业成长[26],避免由于滞后性带来的负向效果[27]。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引擎”,中小企业自诞生之时,就处于一种全面的竞争环境中,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决定其无法实施全面创新以引领技术潮流的策略。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创新模式的适时调整成为突破成长上限的核心问题[28]。持续突破且维持成长的重点不只是在于技术专有性和难以复制性,也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能力[29]。更进一步地,饶扬德等提出的创新协同企业成长机制的基本要义是:当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达到协同发展的局面,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就能得到提升,从而驱动企业稳定成长[30]。在复杂的经济生态环境中,中小企业应凭借自身的成长机制,选定关键的、优势的业务范围,寻求成长空间,并通过提升自身的成长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优化其成长路径。

(三)基于公司治理的中小企业成长机

公司治理水平已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31]。由于我国在市场经济文化和商业道德文化建设方面尚未构建起规范的体系,中小企业的治理问题任务艰巨,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小上市公司治理与成长性,从相关关系、关系类型、评价指标、影响水平、成长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深入而且规范的研究,既有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也有基于实证检验的指导借鉴。托马斯·曼等学者在企业竞争力途径概念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关于中小企业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范式[32];约西姆·瓦格纳根据德国企业的调研资料提出了雇员规模、劳动生产率和薪酬水平对绩效有正效应[33]。

对中小上市公司治理与成长性的研究是国内近几年逐渐兴起的研究热点。徐二明对我国10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价值和成长能力的影响具有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度不高[34]。向朝进、谢明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经营财务业绩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价值成长能力与公司治理结构各影响因素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34]。白重恩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影响工资治理结构的关键因子[36]。金成晓研究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37]。在此基础上,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也提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企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38]。还有部分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事实支撑[39]。公司所拥有的能力水平对公司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影响,公司治理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作用[40]。透过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在竞争充分的行业内,中小企业表现出更为强劲的竞争韧劲,激励着管理者更好地经营企业,以实现企业的成长。在现实经济领域,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自始至终保持着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这与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和成长能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41],不同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技术创新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中小企业而言,透过构建科学的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42]。

三、中小企业外生成长机制的研究现状

与内生成长机制相对应,外生成长机制认为,可以通过兼并和收购其他企业来促进企业成长。作为一种普遍的成长模式,通过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目标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或者获得一定的市场势力,从而客服内生积累所必需的长期过程。20世纪末期,国际上出现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涌现出一些大型企业集团[43]。与内生成长机制相比,外生成长机制有利于企业快速获得目标企业,进而通过有效整合实现成长,这就带来外生成长机制的两个经典问题:一是并购动机;二是并购之后的整合。并购动机同样是为了获得成长的关键要素,例如,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为了提升市场势力以及为了获取目标企业所拥有的特殊资源,这与内生成长机制的动机相类似,只不过外生成长机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快速获取[44]。约瑟夫·熊彼特认为通过外部的不均衡形成压力,构建了一个“竞争—创新—企业发展”的外部机制模型。但是外生成长能否快速实现依赖于并购之后的整合,所以并购整合是外生成长机制有效运作面临的关键问题。

并购后的整合问题的核心来源在于不同企业之间在经营体系、企业惯例以及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经营体系的差异是相对表层的,其整合虽然仅仅需要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人员配备的调整,但是经营体系整合的背是企业惯例与企业文化的整合。按照烟花经济学,企业管理也可以被称为企业能力,并购与被并购企业之间的企业惯例必然存在各种差异,而这的有效整合取决于两家企业的惯例调整能力,即企业的动态能力。企业文化的整合则是并购后整合的价值观层面的整合,也是最深层次、最复杂的整合。李生校总结了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具有四种模式[45]:文化的一体化,即双方的文化经过双向渗透和妥协,进而形成包含双方文化长处的混合文化,是文化整合的理想模式;文化的吸收,即一方(通常是并购方)的文化完全吸收消化另一方的文化,从而形成以一方为核心,另一方为补充的文化整合模式;文化的无序化,即双方的文化自主运行,不加管理,导致双方文化冲突的加剧,进而使得双方文化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文化整合模式;文化的隔离,即完全隔离双方的文化接触,保持双方文化的独立的文化整合模式。

外生成长机制强调通过外省的并购来获得企业成长所需的各种要素,例如资源、能力、知识以及市场势力等。这种成长机制有利于依托资本优势来获得企业的快速成长,但是却面临一个普遍的难题:并购后的整合。

四、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成长机制的研究现状

在特定地理位置上大量集中的中小企业与其他关联机构构建起各种网络关系,网络内的企业获取、整合和共享资源能力迅速增长,成为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成长的基本动力。作为企业与完全市场之间连续性的中间组织,集群网络组织兼具市场交易的灵活性和企业内部层级管理的相对稳定性。企业成长集群网络虽有复杂多样的制度安排与结构形态,但具有共同的表现特征:地理位置临近;产业关联;专业化分工;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网络内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形成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46]。田一琳和施建刚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阐释了网络组织如何进行生态系统管理已达到最优合作机制[47]。

当前组织合作的生态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制度失衡、供需失衡、空间失衡、分配失衡等四个方面。为寻求动态平衡,应首先优化合作组织的生态位,通过自身的机构设置、管理和协调结构、预警和绩效评价机制等,整合资源,构建系统化的管理运行架构;其次是柔性化其合作边界,并构建合同网络构架与案例数据库。乔家霞和顾力刚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分析模型,认为企业生态系统管理应从价值理念、系统风险、价值创新价值和绩效评价四个方面展开[48]。

中小企业网络成长机制的本质是由各个节点企业组成的网络型发展,中小企业与各个节点企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构建起复杂适应性外生成长系统。约翰逊认为网络是企业之间关系的复杂组合,企业借助网络与其他企业发生相互联系[49]。邬爱其、贾生华认为网络是由具有行为能力的节点联结而成的组织架构[50]。戴尔等认为,企业之间的特定联结属于竞争优势的一种关键能力,由于企业的关键能力透过网络而产生跨越企业边界的可能,嵌入于企业间的惯例和过程[51]。波特指出,网络本身属于一种有价值的社会资本,企业构建良好的网络能够使其较高的市场回报,为企业成长提供切实的保证。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大企业无法相比,很难实现规模效益,而借助集群网络的构建,可以有效发挥“1+1>2”的集群效应,这是企业集群优势的显著体现,其结果是企业和集群内其他企业都实现了快速成长展[52]。因此,中小企业要规划好适合其资源基础和条件的发展路径,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态势,将企业网络中的各种内外部资源充分挖潜,并进行高度整合,以此实现企业成长绩效的快速增进[53]。

五、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纵观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方法方面,中小企业成长机制都得到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现有研究大都是从某个方面入手,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加之囿于时代背景以及其他条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其次,现有研究成果也体现出了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的情况,形成了企业成长理论的“丛林现象”,到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性认识。在企业成长理论的丛林时代,企业成长研究大体上是围绕静态成长因素以及动态成长过程和成长周期等领域来进行的。由于企业成长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企业成长过程研究需要长期的企业成长跟踪研究,对研究条件的要求比较演进,因此,现有研究大多仅限于理论探讨和静态实证分析,而缺少长期的动态跟踪实证研究成果。

学者们在探究中小企业内生成长机制时,往往忽略了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将外部环境因素予以被可预见化和线性化,对外部环境动态影响考虑不足。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从管理、技术、规模等视角来探讨中小企业内部成长机制,并向融资、法律、产业和集聚等外部机制延伸,以期从不同的切入点揭示企业成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影响机理。可以发现,尽管关于企业成长机制的研究很多,但多属于构建在分层基础上的局部透视,即将企业成长系统主观分割为不同的组成部分,线性地探讨不同部分的改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企业成长是出于各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非线性发展过程这一事实。随后,一些交叉学科研究视角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如引入生态学、复杂性科学理论与企业成长进行结合,将研究转向到动态非均衡地系统分析,部分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企业成长研究都构建了内外部因素模型,这给企业成长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系统且新颖的研究框架。但是,这些研究目前仍处于理论分析层面,还没有实证研究来证明模型的适用性。

在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大背景下,企业生存环境也正在发生着变迁,企业成长环境因素也愈发复杂多样,另外,随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拓展,这些变化都应会在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的研究中得到反映,基于全球视角的资源、能力及知识的企业成长能力也将会被研究。从当前国内外对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内容看,无论是内生成长机制、外生成长机制还是网络集群成长机制的分析框架,虽然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由于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早期阶段,通常该阶段的企业缺少通过主动并购的能力和机制或在网络集群中处于主动地位而获得有序成长,而内生成长机制也存在由于对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忽视而解释力不强的先天制约。这样,以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科学理论对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机制模型提出了一个更为系统的途径。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在实现成长目标的过程中,成长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发生耦合作用,基于此,可以构建这样一个中小企业成长机制模型:内部成长系统—外部成长系统—企业成长,其中内部成长系统和外部成长系统分别由各自的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小企业成长大系统,企业成长正式在这些因素之间涨落变化的推动下形成的。因此,要想在实践中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仅仅靠某一个方面的改善和提升是不充分的,应该将系统内各个要素纳入到考量之中,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成长能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文平.基于资源重构的中小企业转型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展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4):46-51.

[2]鲁德银,等.经营者人力资本与中小企业成长的比较方差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5,(5):68-76.

[3]Gibb A,J Li.Organizing for enterprise in China: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hinese micr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development experience[J]. Futures, 2003,35(4): 403-421.

[4]杨杜,耿冬梅.要增长,还是要成长: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四项管理[J]. 企业管理,2005,(9):83-85.

[5]万兴亚,许明哲.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及软实力建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6]李柏洲.欠发达地区中小高科技企业成长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44-47.

[7]钟宏武,徐全军. 国内外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现状比较[J].经济管理,2006,(1):39-43.

[8]陶秋燕.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9]Yli-Renkoa H, E Autiob,V Tontti. Social capital,knowledge,and the international growth of technology-based new firm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11,(3):279-304.

[10]贾生华,邬爱其.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2003,(2):83-88.

[11]龙勇,王姝.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行业影响研究: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为例[J].软科学, 2008,(1):38-41.

[12]Geroski P A. Understanding the implications of empirical work on corporate growth rates[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5,26,(2):129-138.

[13]毛荐其.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与复杂性[J].科学学研究,2007,(1):168-172.

[14]李华晶.基于创业与战略融合的企业成长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6):19-25.

[15]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与南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现状与政策(2007-2008)[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16]杨杜.论企业创新的五大陷阱[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65-67.

[17]Wu J,R Tu. CEO stock option pay and R&D spending: a behavioral agency explan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60(5): 482-492.

[18]张同健,孔胜,李迅.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28-30.

[19]Hu A G Z,G H Jefferson,Q Jinchang. R&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5, 87(4): 780-786.

[20]Coad A,R Rao. lnnovation and Firm Growth in High-tech Sectors:A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4): 633-648.

[21]Kandybin A. Which innovation efforts will pay?[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9, 51(1): 53-60.

[22]Yang J.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corporate grow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2,29,(1): 34-46.

[23]焦珮珮.技术资本投入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4]阮国祥,毛荐其,马立强.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跨层次研究:基于新能源创业企业的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5,(1):108-117.

[25]孟利锋,刘元元.天津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与区域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38-41.

[26]池仁勇,蔡曜宇,张化尧.不同技术创新投入结构下的企业成长性分析: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0):70-74.

[27]肖惠.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研发(R&D)投入与企业成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9.

[28]王丽平,许娜. 技术创新模式的代际转变: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80-85.

[29]梁嘉骅,等, 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0]饶扬德,梅洪常,王学军.创新协同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7):64-68.

[31]陈泽正.成长型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很重要[J].中国工商,2002,(3):132-133.

[32]Man T W Y,T Lau,K F Cha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17):123-142.

[33]Wagner J. The causal effects of exports on firm size and labor productivity: first evidence from a matching approach[J]. Economics Letters, 2002, 77(2): 287-292.

[34]徐二明,王智慧.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战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4):4-14.

[35]向朝进,谢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5):117-124.

[36]白重恩.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2):81-91.

[37]金成晓,纪明辉.我国商业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6,(4): 1-6.

[38]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1149家上市公司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3):104-113.

[39]孙烨.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成长能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40]Lichtenthaler U. Relative capacity: Retaining knowledge outside a firm's boundarie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 25(3): 200-212.

[41]岳秀敏.中小上市公司治理与成长性关系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42]李宝新,岳亮.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90-95.

[43]邬爱其.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领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0): 12-19+67.

[44]阎大颖.企业能力理论框架下的跨国并购动因: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与分析[J].经济经纬,2006,(6): 35-38.

[45]李生校,吴波.网络潜入、能力积累与中小企业成长:来自浙江绍兴的经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6]董秋云.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多视角诠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47]田一淋,等.组织合作机制的生态系统管理:一个简单分析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7,(4):25-28.

[48]乔家霞,顾力刚.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企业战略实证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08,(7):37-39.

[49]Johannisson B. Business formation:a network approach[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8, 4(3): 83-99.

[50]邬爱其,贾生华.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 2007,(2):53-58.

[51]Dyer J H, P Kale, H Singh. How To Make Strategic Alliances Work[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1, 42,(4): 37-43.

[52]李亚兵,宋丽娟.中小企业成长及模式研究进展[J].企业活力,2011,(3):83-86.

[53]孙芳,尹祥真.战略网络中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2-67.

猜你喜欢

机制能力研究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