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的内涵、特征与核心要素分析*

2018-04-02杨秋燕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课程教育

杨秋燕,余 亮

(西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重庆400715)

一、引言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就受到了各行各业的热捧。[1]同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宣告,将“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当前,“互联网+”已经给我国的经济、社会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不仅互联网企业迅速一飞冲天,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还给传统企业带来了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刻影响。可以预见,“互联网+”这股不可遏制的浪潮,将继续向交通、医疗、环保、公共安全、教育等民生领域渗透,也必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事实上,“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已经产生星火燎原之势,2012年MOOC的大爆发仅仅是这星星之火的一次能量释放。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 “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2]等一系列论述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和途径。

现如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仍在迅猛发展,“互联网+”给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深刻变革和新的推动力,也预示着新的机遇和更光明的前景。然而,对于“互联网+”教育到底应该“+”些什么以及如何“+”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此外,当前实践中的“互联网+教育”大都只停留在“教育+互联网”的层面,而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教育+互联网”只是单纯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是一种在线教育的形式,它对教育模式与教育形态没有实质性的触及,这无法体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也未能给我国教育带来太多实质性的转变。[3]鉴于此,本文试图厘清“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互联网+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以期回答“互联网+教育”应该“+”什么和如何“+”的问题,为“互联网+教育”的成熟发展提供线索。

二、“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互联网+教育”虽然在近几年出现的频度很高,影响力很大,但似乎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于“互联网+教育”的解读,学术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教育注入互联网基因,实施从人才培养目的、过程到评价等全程的变革,支撑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变化,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化教育,以满足互联网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现教育全局性发展、战略性转型。[4]秦虹等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以推动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教育变革。[5]陈丽将“互联网+教育”定义为:特指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面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6]

综上可以看出,“互联网+教育”绝非将互联网与教育简单结合,在教育中运用各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而是要将二者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的本质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对原有教育进行改造和重构,使其升华为信息时代下新型的教育形态。因此,“互联网+教育”首先应该看成是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它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升级,而是对其颠覆性的变革和重构,以使教育在受信息时代推动发展的同时,也能满足该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其次,“互联网+教育”应该将互联网技术从工具形态上升到思维层面,不是为用技术而用,而是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优化教育教学活动为目的,最大化地发挥技术优势。最后,“互联网+教育”仍以教育为本位,互联网作为“服务者”与其相加的实质在于使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模式以及办学模式得以创新,从而优化和重构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创建更加优良的教育生态。

三、“互联网+教育”的特征

1.跨界连接

“互联网+”实质上就是要利用互联网资源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连接一切……促进其转型、增值、提效”。[7]当互联网与教育相加时,可以“+”教育活动中的任何环节,如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等。当然,无论与哪一环节相加,这个“+”都代表着对其在原有教育形态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例如“互联网+课程”,将传统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对课程理念、课程表现形式、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促使传统课程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变身,形成新的课程生态,不仅使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需求,而且有助于课程自身在信息化时代的战略转型。[8]“互联网+教学”,通过移动互联技术,使传统教育中单一的面对面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线上线下互动结合、跨越时空、平等对话的体验。

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连接主要体现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评价等深度融合。从而提高这些教育领域内关键业务的效率,同时提供更加智能的实施环境,以优化其流程与模式,最终达到变革教学、管理与服务体制,重构教育的生产关系及教育服务供给形态的目的。[9]

2.创新驱动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整体及部分创新,其主要的创新应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教育”可充分发挥网络开放创新的优势,汇聚优质的网络技术资源,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创新试验创建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众创空间。第二,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促成了多种教育创新模式,使新颖的教育构想在技术的支持下更易于实现。例如,虚拟现实、云计算、移动教学、3D打印等新技术都为教育教学互动创新模式的形成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第三,广阔、便捷的网络平台让教育主体的创新理念和设想通过互联网技术更易于进行创新协作和集成,而广大参与者也可以快速共享创新成果,将教育教学的创新点扩散发展。[10]

可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能为教育的深入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既可以让更多学习者享有平等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打造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平台,提升综合教育的质量,又可以通过众创空间这类创新平台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让教育更有生命力。

3.优化关系

互联网自产生以来,将人与人、人与资源的连接变得越来越紧密,逐步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关系结构和文化结构等,使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互联网+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要打破原有教育形态中的各种关系结构,对其优化重组,使之升级到更高水平。

首先,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传统教育中,除了教师和教材之外,学生难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平等而开放,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自身定位,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11]其次,颠覆了人们对组织、合作等概念传统的认知,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界限模糊。随着各种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主动地探索知识,依托网络平台和多元化的技术支持与“志同道合”的学习者交流、合作。最后,信息的对称交流让用户拥有了学习选择权。“互联网+”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任何人都能够创造知识,共享知识,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这种开放的大背景下,学习者便可以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为基础,按照最适合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有所选择地主动学习。

4.扩大开放

“互联网+教育”秉持着开放的学习态度,将一切可学习的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将知识从教材和教师手中解放出来,在拓宽知识来源的同时扩大了受众面,使教育跳出学校的围墙,跨越地区、国家,全球连成一片,真正使夸美纽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变为了现实。[12]世界上最大的“学校”——可汗学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外,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慕课平台,比如,国外的Coursera、Edx以及Udacity等,国内的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和果壳网等,也扩大了教育的覆盖范围,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大规模在线学习成为可能。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MOOC平台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紧密,而可汗学院与其不同,它对课程提供者的身份没有限制,任何人都能够使用邮箱账号轻松注册为教师账户,而后便可分享自己的课程。可汗学院的存在证明了在互联网时代,能够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不是只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大量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试想,如果有更多的可汗学院出现,“互联网+教育”将有可能实现“草根满足草根”的教育新格局,这种变化及影响,将会改变教育体系的要素和结构,它是一种生态体系的变革。[13]

5.更具生态性

“互联网+教育”既然代表着新的教育形态,那它必然要重塑教育生态。这就意味着它所要做的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修正或是补充、完善,而是要优化教育内外的环境,使教育生态性更突出、更具操作性。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支撑可以让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将发生深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更加个性化,学习场地和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能凸显,而教师更主要是充当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生活中的关心者、启迪者。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差别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说明其运营模式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学习体验为核心关注点,凸显了教育的本质与本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以此来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14]因此,把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到“人”身上,制定符合个体不同需求的教育,强调改善教育的体验,才能使作为主体的人与外界的互动更为有效、真实、可感。[15]“互联网+教育”关注从资源到服务的全过程,注重良好的学习体验,注重学习结果的认定和学习立交桥的打造,实现“能量”的合理流动,努力搭建教育的“互联网”生态。[16]

四、“互联网+教育”的核心要素分析

“互联网+教育”的重心仍在教育,所以要分析“互联网+教育”的核心要素应以教育的基本要素为切入点。黄荣怀教授等人曾提出:研究教育,首先要回答“学什么”、“怎么学”、“在哪学”三个基本学习问题,其中,“学什么”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怎么学”关注的是教与学的方式,“在哪学”关注的是学习环境。[17]并围绕这三个问题回顾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教育形态变迁,深入分析了工业时代教育和信息时代教育的关键特征。提出了互联网教育进化的基本要素框架和互联网教育进化的走势模型。由此可见,任何时代教育的发展走向都不可避免地要以这三个问题为出发点,而依据这三点,我们还能够总结出教育在任一时段的鲜明特征,回顾教育形态变迁的整个过程。“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新形态,其发展方向和对原有教育形态变革的主要体现自然也是基于这三个问题展开。

“学什么”、“怎么学”、“在哪学”三个问题以抽象的形式代表着教育的基本要素,它可以作为研究任何种类、任何时代教育的依据,但通过上述对“互联网+教育”内涵和特征的论述可以发现,在研究“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这几个问题具体化,并以此总结出“互联网+教育”的核心要素。首先,对于“学什么”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课程”上,“互联网+”时代的课程资源设置不仅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呈现形式的变革,而且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型。其次,“怎么学”既代表了“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代表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推动下,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也就意味着他不仅要提升自身信息素养,还要调整自身定位、转换自身角色。最后,对于“在哪学”的问题,可以说是“互联网+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突破。在传统教育中,学习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而互联网的普及将学习变成了一项时时处处都可发生的活动。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的核心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核心要素之一是可以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的“互联网+课程”;二是可以体现转变教学方法、转变自身角色的 “互联网+教师”;三是可以体现变革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的“互联网+学习”;此外,教育活动想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必然少不了管理,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还是教育组织机构的人事管理都是一项伴随着教育的自始至终的活动,因此,“互联网+教育管理”必然也是“互联网+教育”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难以分割,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来维持平衡。

图1 “互联网+教育”核心要素关系图

1.互联网+课程

传统课程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大都按照教学计划将知识分解,逐节讲授,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而学生除了课程学习也基本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取知识。在这种单向灌输的课程形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潜力也得不到发挥,这有悖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可见,传统的课程设置追求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科,重视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个人的素质发展。

而“互联网+”时代,学习者可以凭借各种新型媒体技术获取大量前沿、热门的知识,同时,知识的产生渠道越来越广,生长和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知识的转型和社会需求的变革,教育除了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应培养学生适应和驾驭海量信息与知识的能力。课程作为研究教育最基本的“学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载体,要想教育活动适应当前的时代背景,满足社会需求,就应将传统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转向以“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模式。

“互联网+课程”催生了新的课程理念,变革了原有的课程结构、课程表现形态及课程评价等,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更加便捷。当前在线课程已成为常态,但很多课程在本质上还不足以体现“互联网+课程”的精髓,所以其未来走向应突出以下几点:①课程的表现形态越来越数字化、立体化、人性化,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有机组合。②课程内容越来越强调学术性与生活化的融合。未来课程将以互联网为载体,更多地连接现实生活,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性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③顺应社会需求,以技术为中介,开设多学科整合的课程,如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以促进学生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养。④多样化的在线学习平台、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性,不仅如此,还可以运用教育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结构、个性倾向和思维特征等,使未来课程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个性化。

2.互联网+教师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被定义为传播道德、讲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一名教师能娴熟运用自己任教学科的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此外,传统教育中知识更新和流通速度较慢,很多教师都存在着一次备好课、多年反复用的情况,这容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强调跨界思维、注重人才综合发展的今天,在“互联网+教育”推动下的教学改革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况且,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都使教师在知识储备、角色功能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倘若一个教师依然将自身的职业定位看成“传道受业解惑”,那他终将会被淘汰。

“互联网+教师”,需要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态,应对新挑战。结合教师的职业特征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理念,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师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强调数字素养的提升。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一名教师信息化能力缺乏,那他就无法使用新技术来优化和辅助教学,自然也就无法满足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因此,数字素养是“互联网+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二是教师要适应“互联网化”的时代背景,变革教学组织形态。教育信息可以共建共享的互联网环境使教师失去了作为主要知识来源的优势,这就需要其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善用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师,让技术无法取代。三是会产生“教学众筹”等新型的教育行为模式。“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时空壁垒,可以将校园、地区、国家互联互通,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实现了人人可以对知识共创、共享。这有助于教师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也将通过网络汇聚各类教育研究者和教学人员,大家协作分工,使完成某一大型教育教学项目的众筹模式变为可能。

3.互联网+学习

学习包括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我们通常讨论的学习行为都是正式学习,而传统的正式学习一般都只能发生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特别是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的传授。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也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此外,由于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原因,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所能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也会有很大差异。

而如今,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这不仅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无缝衔接,而且使学生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选内容、自定步调地学习,以满足学习需求,实现学习价值。还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拥有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便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了解,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由此可见,“互联网+学习”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支撑,以补充和强化传统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模式和学习机会,转变学习者观念和行为;二是学习资源让学习活动充分延展,传统教育中统一、固定的存储性知识转变为智能推送的知识,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和自选内容、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三是即时反馈工具让学习效果得到监控,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做出指导;四是大数据积淀让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大数据的运用可以让教师使用更加科学的量化手段,从数据中认识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学习薄弱点,从而让学习变得更轻松高效;五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从知识学习转变为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和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4.互联网+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始终的,它是保证教育有序开展的必要和前提。教育管理首先要对学校物质设备进行管理,以确保打造优良的外部教育环境,但更关键的是在此基础上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进行管理。相应地,教育管理者基本可以分为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管理的教师和对师生进行体制化管理的行政人员。在教育信息化未推进之前,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且浩大的工程,对于学生学业和教师人事的管理完全依靠人工来完成。

而“互联网+教育管理”使管理活动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将校园设施管理、师生信息管理和教学活动管理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管理信息互联互通,不仅高效便捷,还能够减少人力和财力损耗,从而实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便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现阶段实践中的“互联网+教育管理”可等同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即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管理平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促进信息交流、共享,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互联网+教育管理”的本质应该是达到更高水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也就是说无论是底层技术平台的搭建,还是具体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都需要用互联网时代的行为模式来重塑。

因此,“互联网+教育管理”作为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和重塑,其主要走向应体现在以下几点:[18]第一,教育行政部门需运用“互联网+”生态下的创新成果和思维方式,建立全国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力图实现从管理到治理、从约束到引导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治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第二,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还是学校内部管理,都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公众参与,及时听取多方意见,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第三,建设教育管理系统时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兼容性的原则,科学地设计系统的结构和模块,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日常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与工作效率。第四,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考核与激励制度,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提高师生信息素养,营造新的教育管理生态,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语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以教育的基本要素为切入点,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基本明确了“互联网+”教育应该“+”什么的问题。而后,对每个要素在传统教育中的形态和“互联网+教育”中的形态进行了对比,并依据“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思想对各核心要素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回答了“互联网+”教育应该如何“+”的问题。未来“互联网+教育”的研究不仅应该加深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认知,还应该将这些理念作为实践中的指导,推动和引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并积极探索和思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从硬件到软件,从个人、学校到政府等各个层面的行之有效的建议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D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7/04/c_127984387.htm.

[2]人民网.习近平: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DB/ OL].http://legal.people.com.cn/n/2015/0523/c188502-27046081.html.

[3]南旭光,张培.“互联网+”教育:现实争论与实践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16(9):55-60,75.

[4][16]吴南中.“互联网+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1):6-11.

[5][10]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6):8-10.

[6][13]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4):3-8.

[7]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0-21.

[8]蒋维西,杜萍.“互联网+课程”理念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6(31):1-4.

[9]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11]乔爱玲.浅谈“互联网+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 2016(13):1-2.

[12][15]陈浩.“互联网+教育”内涵及其与传统教育融合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1):8-13.

[14]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46.

[17]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徐晶晶.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7-16.

[18]潘洪建.迈向“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管理[J].教育研究,2016(6):14-15.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