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物流系统仿真》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
2018-04-02吕奇光徐光灿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33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重庆400074
吕奇光 ,万 玺 ,李 强 ,徐光灿 (.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33;.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重庆 400074)
一、引言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形成培养物流人才新模式的任务要求;但当前物流管理的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1-3]。如何在新形式下将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破解教学困境、落实行业规划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MOOCs/SPOC等“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为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
作为一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物流系统仿真》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也需要学生具备重在应用的动手能力,而这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此,本文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就如何结合信息技术设计和实践该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需求,可以将《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目标细分为基础理论掌握能力、软件使用能力、仿真建模能力和结果解析能力的培养。其中:基础理论掌握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离散系统仿真、排队论等基本概念和方法;软件使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使用一个具体的仿真软件,熟悉该软件的常规操作方法;仿真建模
从以往教学效果来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课程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并未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从本课程考核效果来看,以基础知识解答、软件应用常识、模型设计及解析三大模块所组成的课程试卷中,2014年之前三届学生的平均得分率分别是83%、78%和63%;此外,从学生技能使用率来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等专业后续教学环节中,学生使用了仿真技术的比例几乎不到1%。
三、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
技术要素、流程要素和环境要素是翻转课堂的三大要素[4-5]。MOOCs/SPOC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6-7],而采用MOOCs技术(或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8]。为此,笔者就如何以MOOCs技术串联翻转课堂三要素,对以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翻转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
课程以超星慕课平台为基础,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流程要素出发,重构了如图1所示的课程教学模式。
图1 课程翻转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1)课前环节——基础知识的前移
课程以微视频、交互式动画(以Flash为支撑的软件操作动画)为技术要素,将基础知识点、仿真软件基本操作等学生较易掌握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前移,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理论和软件基本操作的自主学习素材,进而利用平台提供的论坛和手机APP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学生相互之间点对点实时的互动。
(2)课堂环节——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由于课前全面地学习和实践,课堂环节也不再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述,而是互动化的教学过程:在基础知识和仿真基本操作测试、解析的基础上,课堂以案例或模型讨论为主,由学生进行操作和分析,由教师对模型进行点评,并结合建模过程进行知识点梳理和建模过程解析。
(3)实验环节——课程知识的强化
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实验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程平台技术,以随机分配的方式为学生安排实验数据,使学生获得了个性化的实验操作基础,进一步对仿真技能进行强化和验证。
(4)课后环节——课后知识的巩固
课程以在线测试或作业、交互式动画为技术要素,将课堂主要内容或模型建模过程以交互式动画的形式置于公共平台,由学生根据动画实施模拟操作或验证,为学生提供了模型解析、知识梳理、拓展案例的自主学习素材,并利用互动平台进行答疑,从而达到知识或技能巩固的目的。
(5)考核环节——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针对教学模式变化,课程在常规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的基础上,将在线学习进度、论坛有效讨论数量、课堂学习建模质量、在线知识测验都纳入到课程考核当中,形成了重在过程考核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四、课程教学特征的变化
课程教学模式的变化也促进了教学特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以往的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环节的“教”为主体,教师是主角;而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出现了以“学”为主体的转变。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课前环节:学生根据技术要素的自学提出个性化的学习问题,而教师则在课前互动的基础上,将集中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汇总,并体现到课堂教学环节,进而通过学生在课堂的模型操作分析来强化个性学习。
(2)由知识的“单向传递”到“多向交流”转变
课程实践中,由于设置了论坛考核模块,学生借助课程互动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一方面,学生能主动、实时地将学习问题反馈到论坛中,使教师不再是仅按大纲开展教学,而是根据问题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学生能及时将学习心得、操作技巧发布到论坛上,也能对同学间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解析,甚至也有学生直接将课程平台外的知识点引入到论坛当中。这样互动也改变了知识由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3)由同步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课程以课堂教学为时间点,将整个学习过程划分成了众多小的时间段。而由于课程平台和知识点素材的存在,学生完全可以在各时间段内根据自身时间安排碎片化的学习;另外,学生也可根据自身能力,超进度学习课程知识,并根据兴趣拓展知识学习和技能应用。由此,课堂也实现了同步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课前学习进度、模型在线操作、课堂建模分析、在线作业、课后案例建模等环节贯穿了整个课程教学,而每个环节的实施不仅专注于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评价,更是应用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此外,由于课程平台对每个环节学习过程的完整记录,使教师能对全过程实现掌控。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课程也形成了教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五、课程实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在两所高校的2013、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中得到了实践。从课程网站的访问数据来看,268名专业学生累计访问量有49515人次,人均访问次数达到了184次,如果对比课程集中教学的次数(48学时),学生的过程学习数量要远高于课堂教学数;此外,课程论坛有效发帖的数量达到了1475条,形成互动的讨论帖(有多次回复的讨论帖)累计672条,交流数量明显高于传统课堂问答、课后答疑数量。
课程网站的记录反映了学习过程的变化,而课程期末考核、技能应用则反映了学习效果的变化。在考核难度未做大调整的情况下,两届学生在基础知识解答、软件应用常识、模型设计及解析三大考核模块上的平均得分率分别有87%、80%和83%,体现了课程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两个学校的2013级学生当中,应用仿真技术开展毕业论文的比例分别为6.23%和9.54%,其中获得优秀毕业论文1篇;两届学生当中,利用仿真技术开展物流方案设计大赛的项目为6项,其中获奖1项。
课程翻转模式的实施,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提升了学习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型学习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现有课程设计有效增强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但从课程网站的访问时间来看,有67.44%的访问时间集中在各任务截止日。这也表明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并未完全实现学生主动型的学习,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仍然处于任务推进型的学习状态。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课程资源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这一结果,而这些都需要在后期课程建设当中予以深入分析和研究。
(2)高强度的教学过程要求有效配置课程资源
课程的翻转实践固然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教学资源和指导,但也大大增加了教师工作量和学生学习强度。教师指导方面,不仅需要准备课堂教学环节的材料,更需持续开展课程网站建设与维护、在线资源收集与更新等工作,需要及时有效地关注、开展在线互动;学生学习时间也同样被大幅扩展,甚至出现不少课程在线学习占用其它课程时间的现象。这些背景下,如果大面积普及类似翻转教学的实践,教师和学生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或者选择哪些课程实施该模式的教学,教学工作绩效如何核算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六、结论
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前的一大发展趋势。本文在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下,对基于在线教育的《物流系统仿真》翻转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了总结,梳理了这一模式下新的教学特征;课程的实践证明了这一模式对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性,同时也发现,同类课程的实践还需要教学绩效核算、学生学习动机与习惯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禹华平,杨海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教学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16,(S1):96-97.
[2]蔡文华,胡雅琴.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物流技术,2015,34(11):92-94.
[3]戢晓峰,罗雅婷,伍景琼,et al.面向桥头堡战略的区域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21-125.
[4]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5]YunglungChen,YupingWang,Kinshuk,et al.Is FLIP enough?Or should we use the FLIPPED model instead?[J].Computers&Education.2014,79(79):16-27.
[6]王朋娇,段婷婷,蔡宇南,et al.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79-87.
[7]顾容,张蜜,杨青青,et al.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探讨:实证与反思[J].高教探索,2017,(01):27-32.
[8]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