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茶具的造型形态的历史发展研究

2018-04-01李春新王世庆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茶器壶嘴壶把

李春新 王世庆(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第一章 茶具的概念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有烹茶尽具耐已盖城”之约,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诗文里触处可见,晚唐代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载:“客至不降数,竞日执持茶器。”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

第二章 茶具的发展历程

(一)从时间上分类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制瓷,不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碑类炒》说”市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县盛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真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现,价值观,到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法入一个繁荣阶段。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对的“越人“多有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瓷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宋化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其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

明清时期的名陶,首推江苏宜兴与广东石湾,前者被称力“陶都”,后者则被誉为“陶城,”。宜兴紫砂陶是中国陶文化的一枝奇葩,特别是以紫砂壶为代表的主流制品,自明代的供春,时大彬以来盛名不衰,它之所以得享盛名,不外乎拥有以下几点长处:一是泥质独特,可塑性好,可重复加工,收缩率小,成品变形率小,无须施釉,坯体透气性好,泥色多样,视觉效果丰富。二是手工成型技艺严谨精湛,装饰技法多种多样,三是由于文人的参与,加大了紫砂强的文化含量,提所了艺术品味。

(二)从器型上分类

根据茶壶的把、盖、底、外形等部位的不同特征划分,壶的基本种类有200多种,以下是最常见的:侧提壶:壶把成耳状,在壶嘴对面。提梁壶:壶把在壶盖上方成虹状者。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呈彩带飞舞。握把壶:壶把如握柄,与壶身成直角。无把壶:无握把,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压盖壶:壶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嵌盖壶:壶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截盖壶: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根据壶底的不同造型捺底壶:茶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钉足壶:茶壶底上有3颗外突的足。加底壶:茶壶底加一个圈足。

圆器:主要由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构成的茶壶。骨肉匀称、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方器:主要由长短不等的直线构成的茶壶。线面挺刮平整、轮廓分明,显示出干净利落、明快挺秀的阳刚之美。塑器:仿照各类自然动、植物造型并带有浮雕半圆装饰的茶壶。特点是巧形巧色巧工,构思奇巧、肖形而不俗套;理趣兼顾,巧用紫砂泥的天然色彩,取得神形兼备的效果。如树瘿壶、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等等。筋纹壶:茶壶壶体作云水纹理,口盖部份仍保持圆形。如鱼化龙壶、莲蕊壶等。还可以根据有无内胆,茶壶分为普通壶(无内胆)与滤壶。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还值得一提的是长嘴茶壶,是茶道表演常用的一种茶壶。我们看到的表演用的长嘴茶壶多为铜器,也有有铁质和锡制,也称作长流壶。有无流的泡茶水器,称为无流壶,一样平常也许可稍有壶流凸起;短流壶---每每指壶嘴出水口脱离壶腔三寸以内的泡茶壶;中流壶---出水口离壶腔距离约在三寸到两尺之间;壶嘴出水口离壶腔两尺以上的泡茶壶就称为长流壶。古代长流壶壶嘴长度多在三尺摆布,时下俗称的“一米长壶”便是由此而来。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人们的日常品茶跨越了仅仅是生理需要的阶段,而升华为一种文化,种为全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而茶和茶具也就成为珠联壁台的文化载体。人们不仅开始讲究茶叶本身的形式美和色、香、味、形四佳,也开始讲究起茶具之完备、精巧,乃至茶县本身的艺术美,以增加人们的感官享受,达到心地的进一步调适和谐。

21世纪信息开始膨胀,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人们渴望用代表着他们品味的物品来装点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个性,体现他们的品味,陶冶他们的情操。

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茶器壶嘴壶把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浅谈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老夫妇10年免费供开水
历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