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录片《印象派简史》谈真实
2018-04-01张少飞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张少飞(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4)
传统观念里,不论是作画还是纪录片,“真实”就是对被画或者被拍事物的再现,但其实不然,这种所谓的真实是相对而言的。BBC的这部纪录片《印象派简史》,还原了主人公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大师的成长之路,笔者将以这部纪录片为引,简单分析真实一词。
1.从创作者的角度看真实。
莫奈曾说:“作画的时候,要忘记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或许这个时候画家想表达的并不是将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原模原样通过写实的方式记录下来,那是照相机应该完成的工作,作画是一个感知与创造的过程,此时更关注的可能是转瞬即逝那一刹那带来的美感,或者是周围的客观环境,比如光线、气流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这样的局限性在于抓住了细节,却忽略个体的完整性。因为绘画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一个新的画派的诞生必将是一个崭新的思想在生根发芽。相比而言,马奈虽然被称为印象派的奠基人,但是他并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展,而且马奈对莫奈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还有当时饱受争议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
相对的真实,是创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的,被表现的事物要经过画家的二度创作呈现在画布上,此时的所谓真实就包含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对于被画在画布上的作品,也不可能和被画事物完全一致。但是这时的真实,是经过作者内心筛选的真实,其中包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那就是自己的创作理念。
莫奈追求那片刻间的光与影,绘画与摄影果然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因为是写实,而日出的光线又是分分秒秒都不尽相同的,他经常是一挥而就、酣畅淋漓地挥洒着画笔。
《撑洋伞的女人》一共有三幅,只用了蓝、绿、棕等自然的色彩,给人一种恬淡舒适的感觉。虽然这是莫奈的早期作品,但足以看出他已经能够很好地捕捉到光影和画中的瞬间印象的感觉。
在画作《圣拉查尔火车站》中,莫奈渴望追求那种烟雾弥漫而产生的神奇效果,这也是他对于瞬间光影的真实捕捉。
正是莫奈这种独特的看待事物的眼光,才成就了他最为独特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他眼中的真实,包含了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2.不同的欣赏者眼中有不同的真实。
关于大名鼎鼎的《日出印象》,恐怕是妇孺皆知,记得小学美术课本当中就有这幅,这也是印象派的由来。美术老师曾说过,欣赏印象派的作品可以眯着眼睛看,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要点,那就是观赏者眼中的真实,只要观赏者认为这是真实的,那作画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一千个人眼里又一千种哈姆雷特,不可能大家都那么认为,所以此时的真实就带有更大的主观性。
我个人非常喜欢莫奈的《野罂粟》,画作里的人物就是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米耶和他的儿子,这也是莫奈生活相对安逸的一个时期,整副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母子俩漫步在美丽的罂粟花田当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这一大片花田也是画家重点描绘的对象,一大片星星点点的红色,或重重叠叠,或飘飘洒洒。
还有被后人熟知的《翁费勒的塞纳河口》、《穿绿衣服的女人》……《睡莲》系列是莫奈晚年的作品,一共有181幅,被称为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此时的莫奈生活在法国小镇吉维尼,这个因为莫奈花园而大火特火的欧洲小镇现在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去观光,尤其是绘画爱好者,把这里作为瞻仰大师的朝圣之地,仿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接近和理解大师的世界。《睡莲》倾注了作者极大的热情,莫奈对于光和影的运用在该作品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莫奈的画包含了自己看待生命,看待世界的态度,但是在观赏者的眼里,欣赏他的画还需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生活态度来解读,这时观赏者眼中的真实又将会是另外一种真实,这种相对的真实带有更大的主观性。
3.纪录片创作的相对真实。
从纪录片的创作角度来讲,笔者很喜欢这部片子中穿插叙事的手法,非常流畅,并不会感到生硬。一般人可能会认为纪录片就是纯客观记录的影像,但其实不然,纪录片也是创作者从生活中截取的一部分,这种截取并不是无目的、无方向的,而是有意安排的,当然,相比剧情片,纪录片还是更加真实地展现了生活的某一部分。
纪录片创作的相对真实包含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有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观意念在里面,从前期的策划、小前期采访,到中期的拍摄、主题拟定,到后期的剪辑、编排等等,其中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形态,这和绘画的准备和安排有异曲同工之处。
笔者在文中提到的所谓“真实”,都是相对而言的,被安排出来的,包含主观意识的东西并不是不真实的,而是融合了创作者对世界的看法的真实;作为接受这的欣赏者眼中又因其生活经历、专业素养等等方面的差别,在观赏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看到的又是另一种真实。对于真实的探讨需要把它放在特定的背景,特定的人物下进行分析,这并不是一个固定地概念,而是需要因时而变,辩证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