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征地问题与失地农民补偿方式探索

2018-04-01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征地农村土地

朱 典

(三亚学院海南省三亚市572022)

伴随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发展,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出现使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在社会运行中,社会经济的结构转变是现代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出现,使农村非农化现象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发展现状。在统计研究中国可以发现,全世界建设用地中,建成区以及基础设施区的用地呈现出每年1.2%的增长速度。同时也可以发现,美国马里兰州在以往五十年征地中,损失了50%的农地、加拿大中的七十个城市用地损耗30万公顷,而我国在1897年-2001年之间的农耕地占用达到了3406.5万亩。因此,在现阶段农村征地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将失地农民的补偿作为研究的重点,正视失地农民的基本利益需求,发现造成诉求产生的原因,构建科学化的补偿机制,从而为我国农村征地工作的构建营造良好的平台,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现行农村征地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中缺少明确性的土地征收范围

在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虽然《宪法》中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基本需求,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对集体所用土地进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在这一规定中,要求基本需求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但是,在现阶段法律制度执行及构建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公共利益的需求范围,导致在项目执行中缺少严格性的执行标准,使农民的基本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与此同时,在大部分土地征集的过程中,专家机构以及各个阶级的土地资源部门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发现土地征收中的限制因素[1]。

(二)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存在限制因素

第一,在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政策性的补偿费规定,补偿费主要是由被征收土地第三年平均值乘以若干倍,然后在加上安置补偿费用以及青苗补偿费用等。对于这一补偿费用而言相对可观,但是,通过与农民长期的收益相比,也就成为负数,导致土地征收环境下的土地价值逐渐变化。第二,在农村土地征用分析的过程中,农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结业保险都都是在土地基础上所展现的,并没有考虑到失地农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农民在这种环境下不能得到合理性的补偿。

(三)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其他限制因素

在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分析分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其他问题,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地闲置问题的分析。在城市化进程构建的过程中,各个区域中的非农用地需求呈现出不多膨胀的发展状态,一些区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大量农村用地的征收,引进外资进行投资建厂,很多土地在征收之后不能得到合理使用。第二,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方式较为简单,在一次性货币补偿的环境下,会使农民在长期生活中失去最基本的保障。[2]

二、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的分析

(一)由于征地导致人们生活水平降低

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出现,失地农民的生活某事会发生一定的转变,在整地结束之后,导致大量农民的生活水平降低。在入户调研状况分析的过程中,土地征收之后,农户的种养业经济体系逐渐降低,而与之相关的务工、个体经营收入增长缓慢,从而使农户的经济水平不断降低。因此,在现阶段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分析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上述原因,满足农民的基本诉求,从而为农民经济收入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

(二)通过及时就业保证收入的稳定性

通过对现阶段失地农民经济利益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失地农民最大的经济困哪主要是失地之后,基本的生活来源逐渐缺失。农民在失地补偿费用用完之后,收入就成为生活中最大的困扰。在这种状态下,就业也就成为失地农民获得收益的基本来源。因此,在现阶段农村土地征收以及失地农民经济利益分析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工作构建的稳定性,并在满足人们生活基本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有效构建。[3]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征地问题与失地农民补偿方式

(一)进行土地出售收益的合理分配

在农村土地征收环境下,土地征收不合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等标准问题的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农民土地征收之后,没有对农民的长远生计进行充分性的考虑,导致农民在长期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收益现值,同时,在土地出售收益合理分析的过程中,也缺乏着公平性统筹制度的构建。因此,在农村征地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失地农民补偿方式的构建也存在着基本生活保障方式的构建。所谓基本生活保障方式主要是在分段年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差异化的保障原则。

(二)准城市居民保障方式的分析

第一,置换方法的构建。在置换方法构建的过程中,通过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置换分析,进行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合理规定,并在失业期间不予进行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而对于未缴纳费用以及尖端较难费用分析中,应该合理计算缴费年限、不计个人账户,并在继续缴费之后进行资金的累计计算。第二,养老金的计发分析。对于置换之后的退休人员而言,每月的计发基础养老金应该为190元,并按照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分析,进行余额的设计。

第三,事业补助费以及生活补助费用的发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城市进程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多元化的经济体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所关注的焦点,这种环境下导致失地农民的利益需求发生转变。在我国征地问题构建的过程中,基本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在当今环境下,会将最基本的利益诉求作为基础,通过多元化、创新化补偿内容的构建,提高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同时,在经济变革的环境下,通过直接性经济利益需求的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基本利益需求,从而实现农村征地以及失地农民补偿方式的合理构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刚.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安置模式[J].学术论坛,2012,10:124-127+133.

[2]杜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困境与出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2:31-36.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征地农村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检讨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