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歌曲《拾彩贝》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

2018-04-01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三连音兜兜咬字

万 志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南昌 330001)

引言

正所谓一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歌曲演唱中如何在遵循词曲作家的创作基础之上进行二度创作,通过自身的演唱技巧处理与情感理解唱出属于个人特点的歌曲,这是声乐演唱中的最高境界,本文是以歌曲《拾彩贝》为例通过分析其创作背景、音乐素材、特征与音乐的发展手法、和声等,对此曲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帮助演唱者更全面的深入的掌握此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唱表现。

一、《拾彩贝》词曲作家创作背景概述

(一)词曲作家简介

樊帆,荆州洪湖人,水乡诗人,1980开始从事艺术活动,其歌曲创作的范围广涉及美声、通俗、民族唱法等方面,他的作品具有南方水乡的温柔婉约,又具有超前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既抒情文雅又不失平凡的生活。

宋镇江,1987年从部队专业到湖北省文联电影家协会工作,1984开始发表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拾彩贝》、《出征酒》、《哭了是歌笑也是歌》。

(二)歌曲创作的背景

歌曲《拾彩贝》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示出了作者深厚文学修养和多年积累的文化底蕴,通过拾贝壳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回忆的向往,通过夕阳、海峡、月色等富有诗意的画面。

二、歌曲的风格特征

(一)歌曲中歌词的艺术特征

1、歌词营造的意境优美

从如此诗情画意的歌词中可以看出词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与崇高的艺术修养,使得作品柔美浪漫的同时也十分抒情,歌词表达的出的情感是那么的情真意切正如诗人白居易论诗歌时所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也。”我相信作者正是将一切的创作始于自身的内心情感,然后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其诠释出来才创作出一首如此动人心弦的作品,作品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作使得演唱者在演唱时仿佛已置身于这美轮美奂的海边景色,让每一个听者都能跟随着歌曲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回到与儿时的小伙伴正在海边拾捡贝壳的场景。

2、歌词运用了“由求辙”

夕阳在大海里漂游漂游海浪在晚霞中奔走奔走金色的黄昏笼罩着海洋又到了拾贝壳的时候啊昨天的梦已经留下留下我们孩提时的追求你扎着红头绳我围着红兜兜我围着红兜兜\

歌词中先后出现“漂游”、“奔走”、“时候”、“追求”、“兜兜”等词语,最后一字就是这首歌曲所押的韵辙,也就是汉字十三辙中的“由求辙”。这种韵辙属于响亮韵辙的一种,因为“ou”的韵母都前响母音,“iou”属于中响母音,这就决定了歌曲在运腔发展中能够产生比较明亮的声响。

(二)歌曲的音乐特征

1.作品的音乐特征

(1)歌曲中多处运用三连音的节奏型

其中运用最频繁的就属歌曲的开头部分。作者如此频繁的使用三连音这一特殊节奏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在沙滩边拾贝壳时海浪一波又一波的拍打在沙滩时的场景,并且连续使用三连音可以使旋律的线条感更加外在的表现出来,让听者随着这三连音的“海浪”漂游。

(2)歌曲尾声部运用大连音线

图例中的这一部分便是歌曲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全曲的重中之重,虽然歌词只有一个“啊”字但是此时无词胜有词,每一个啊字都蕴涵着极其深远的含义,每一个“啊”字的大连线都是代表一个乐句,因此大连音线在这里的作用一个是分化乐句,另外便是用大连音线的方式来更为明显的突出歌曲尾声部分旋律的跌宕起伏,营造出意犹未尽的感觉,令人遐思。

三、演唱中的艺术处理与情感把握

(一)演唱中咬字、行腔与情感把握的关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文的咬字吐字讲究字正腔圆,演唱者应该根据歌词描绘的意境来控制自己的声音,而准确做好意境的塑造就必须把咬字、行腔与情感把握准确结合起来。作曲家在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相应的拖腔时值,希望演唱者在拖腔的时候把情绪很好地释放出来。比如“夕阳在大海里漂游,漂游”这一句,在中声区时我们应该用比较柔和圆润的声音来演唱,并且在第二个漂游时用叹息式的语气来演唱,而“又到了拾贝壳的时候”这一句时应该着重咬“又”字与“候”字“又”字在情绪上需要咬重一些是因为这样演唱更能凸显作者需要表达的意境,“候”字则是渐渐加强将歌曲的情绪推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歌曲高潮做铺垫,随后“啊,昨天的梦已经留下”这里是一个八度大跳的高音演唱部分,需要用激动圆润饱满有力度的声音去演唱,在“留下我们,孩提时的追求”时,应该用比前一句稍弱的声音来表达对儿时纯真情感的怀念之情,“你扎着红头绳,我围着红兜兜”声音应该用中弱(mp)的音量去演唱,在最后一句“我围着红兜兜”时“我围着”仍然是中弱的音量去演唱之后停半拍换气,“红兜兜”用渐强的方式去演唱,并且在“兜兜”两个字时需要咬字有劲,归韵准确。以上都是在腹肌内收,推动横膈膜上移,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下完成的。

结语

笔者认为在演唱每一首歌曲时都需要细致的去了解这一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曲式等,只有在做好了这些演唱前的准备工作以后再开始演唱歌曲才能真正的将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完整的表达出来,本文通过对歌曲《拾彩贝》的分析研究,表明了想要唱好一首歌曲需要对歌曲的各个细节进行了解与分析之后再进行演唱才能真正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完整的表现出来,以上是笔者对于这首歌曲的一些见解,但学疏才浅在论述上有着不足,还希望老师同学们给予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纪恺.《抒情男高音演唱技巧在歌曲《拾彩贝》中的运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5.

[2]周林莲.《论中国歌曲演唱中的字正腔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

[3]余多.《美声唱法在中国歌曲演唱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3.

猜你喜欢

三连音兜兜咬字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兜兜
兜兜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一只白狐
做兜兜
钢琴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演奏分析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识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