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面前算法要何去何从

2018-04-01李凌宇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头条传统媒体价值观

□李凌宇

从“火山”小视频、“快手”等APP的下架,到“今日头条”被约谈,再到“内涵段子”永久关闭,整治的原因我们暂不赘述,但是可以发现这些整治行动围绕的核心问题都是我们如何在传播活动中体现出价值。这是在价值观层面上进行的一次洗牌,在算法技术翩翩起舞的今天,价值观也不是可以被冲淡的话题。

一、算法先天的优点与缺陷

(一)算法的先天优点

1.精准到达,私人订制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一类聚合类新闻APP,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算法为核心,通常是对数据进行挖掘,然后为用户推荐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服务产品。这类产品围绕着算法展开运营,其特点就是精准到达并且渐趋私人订制的趋势,主要的操作方式就是对用户进行画像,显著的画像结果可以对用户偏好进行分析,其中有用户的主动表达,包括对用户点赞、评论、转发、搜索等内容的分析,也有用户的含蓄表达,针对注册地址、IP地址以及手机型号等对用户特征进行分析。这一算法操作的结果就是打造私人订制化的信息,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这种特征是算法先天的优点,给人们带来很多新鲜感。

2.迅速聚合,内容丰富

大数据时代,当一切操作穿上算法的外套就会变得迅速、便捷。算法的排序、分类、关联以及过滤的速度是人脑远不可及的。瞬息万变的生活节奏以及技术的进步,为算法的兴起创造了坚实的温床。迅速的聚合使信息丰富起来,主要集中在场景和内容两个方面。场景方面,通过算法的分析会根据不同的地区推送相关性更强的信息,人们往往对身边的事情更加关心。在内容方面的体现是偏重于重要性,根据算法的分析,会把海量的内容投递给用户,用重要性来衡量,国际大事,涉及人身安全的比如凶杀事件,或者涉及到政治、贪污方面的事件都会被大量推送,这些属于重要性高的内容,关注度也高。

(二)优点背后的缺陷

1.独立内循环,为信息茧房助力

之所以用“独立内循环”这个词来形容精准推送行为,是因为就像“今日头条”的宣传语一样——“你想看的,才是头条”,通过对用户的画像分析,给受众推送想看的内容。这种行为在社会中是相对独立的行为,因为人们需要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有了解资讯层面上,才能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了解更大的世界。但是人们只关心自己想关心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向内的循环,表面上人们生活在多元开放的大环境里,但是人们其实都生活在自己和这类新闻APP联手打造的信息茧房中,会限制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度,一定程度上使人们视野变窄,集中在自我的世界里,这是算法比较大的一个缺陷。

2.数据可量化,情感不可量化

数据和情感,是一对很长时间就一直备受讨论的话题。以前在新闻传播领域引入机器人进行写作的时候,人们就怀疑会不会有一天机器会代替人脑,但是讨论的结果是技术在准确性和速度上远远精确于人脑,但是少的是人文关怀,就好像机器人记者不会有新闻敏感,也不会做感情判断,算法也是一样,算法的体系形式都是一连串的福阿德运算数据,这一系列的数据是可量化的,但是数据本身不会做价值观的选择,没有情感诉求,不知道该给人们看什么,只能测量出人们喜欢看什么。

二、价值观与算法的博弈

(一)什么才是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

在价值观和算法的博弈中,讨论最多的问题莫过于什么才是衡量新闻的标准。在新闻理论课程中,我们知道新闻价值是指事实内含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素质(要素),是新闻传播主体衡量、选择新闻事实的依据。通俗的理解就是被传播的信息是否有意义以及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实际上文科的很多概念并没有准确的丈量方式,我们无法套公式来进行衡量,因此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新闻,什么值得传播,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根本上,算法要让位于新闻道德,产品理念要让位于价值观,不可以本末倒置,莫让真正的内容只变成“形式”,而把形式变成主要的“内容”。

(二)二者背后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近几年,媒介融合趋势基本已经实现,仿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楚河汉界不像以往那么清晰了,但是在算法和价值观的博弈中,与此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都知道传统媒体尽管也是事业单位企业经营,但是传统媒体的把关机构是很彻底的,传统的媒体人很清楚该做什么样的新闻。然而如今有很多新媒体,以算法为核心进行聚合以及分发,就像“今日头条”的张一鸣曾经说,“今日头条”不是一个媒体,只是一个聚合分发平台,但是实际上它起到了媒体的作用,属于一种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甚至数据显示的很多指标要超过传统媒体,所以时代把它放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当你身上承载着别人对你的信任的时候,当你的影响力得天独厚的时候,那么你应该受到更高的要求,自身的行为规范也要更加严格。不能让算法一直计算下去,在点击率与到达率的冲击下更需要价值观进行掌控。

(三)算法到底有没有价值观

算法到底有没有价值观?在如今的数据时代,算法的重要性早已不能忽视,因此这个议题一直以来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始终秉持着“技术中立”,认为只有技术才能实现真正的客观。豌豆荚创始人的看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算法实际上是有价值观的。笔者认同算法是必须要有价值观的,或者可以说算法在起作用的过程中是掺杂着价值观的,即使算法是一种数据的堆积没有价值判断,但是用算法数据来做事情,这种选择实际上是暗含价值判断的。

三、价值观与算法的融合

(一)严格把关,内容分级

严格把关与内容分级是每个媒体都需要进行的程序,对于以算法为核心的媒体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一旦把关不严格,就会有暴力、色情等违法违规或者有违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内容出现。如今是个网民年轻化的时代,三观还没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具备强烈的猎奇心与好奇心,会在不良信息中受到影响。算法的数据本身是不会进行价值判断的,只有人工+算法共同把关才能达到双重的保障,将内容进行分级,并且从体制上就将真正具备新闻实务能力的人才分配到把关岗位上去,才能做出最快最正确的把关。

(二)算法搭台,内容唱戏

价值观和算法的有机融合才是真正的王道所在,真正好的内容是一定蕴含深刻价值观的。算法的迅速、精准要与精致的内容相结合,算法有自己的价值,但同时也要乐于为优秀的内容搭台唱戏,算法要主动拥抱价值观,共同演奏多彩的乐章。

四、结语

2018年3月到4月间发生了一系列对于有违社会整体价值观企业的整治行动。单纯从这几家企业的角度出发,遭到下架、受到处罚等结局都不能用“好”这个字眼来形容,但反过来看,如果没有发生这些事,人们可能还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有过一次教训才能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将算法和价值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是高效的、真实的,进一步消弭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这样的传播活动才能为社会、为公众贡献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猜你喜欢

头条传统媒体价值观
微头条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头条》(四首之三)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头条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