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反转新闻”现象与媒介社会责任的构建

2018-04-01彭瑾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反转新闻矛盾舆论

□彭瑾

“反转新闻”这一概念普遍进入公众视野,得益于2013年新华网发表的《盘点2013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一文。随后每年都有网站对所谓的反转新闻进行盘点,并以新闻发布的形式推出。“反转新闻”现象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面性的,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媒体纠错、增强市场规范性、提升受众认识,另一方面它也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损坏媒体形象,并且极易引发社会矛盾。而媒介是报道新闻事件的主体,应该对“反转新闻”现象进行全面认识,并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而减少这些现象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反转新闻”现象

(一)概念

“反转新闻”是一个新闻统称,是指一些因为报道失实而导致剧情反转的新闻。它和纯粹的假新闻有不同之处,假新闻属于凭空捏造,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而“反转新闻”从本质角度来分析,是一种失实新闻,它实际上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却因媒体对事件的错误解读而导致公众对事件实际情况产生误解,进而带来舆论场秩序的混乱,对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二)正面效应

第一,对媒体纠错以及真相的揭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出现“反转新闻”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媒体为了吸引点击量,没有对事情真相进行核实就进行首发。对于公信力好或者是权威的媒体来说,责任心比较强,会对不实报道进行主动更正,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另外,出现“反转新闻”现象之后,在大量舆论关注的基础上,理性的受众也会进行反思,并和媒体对真相进行共同调查,最终将真相公布于众。

第二,可以增强市场的规范性。公众在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时,也会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参考,进而对媒介市场进行规范,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三,可以提升受众的认识。“反转新闻”现象的出现会引领公众进行理性思考,正确看待新闻事件,不随波逐流、不跟风起哄,并在这些事件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完善。

(三)负面效应

第一,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反转新闻”的内容比较醒目,很容易感染公众,让他们的情绪深入其中,对事件情节进行体会,不仅会对其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公众也会在不明确新闻真相的基础上进行广泛传播,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出现一些“人肉搜索”现象,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第二,会损坏媒体形象。“反转新闻”现象出现之后,公众会质疑媒体的能力,降低对其的信任感与认可感,所以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同时,公众也会针对“反转新闻”现象对相关媒体进行批判,给媒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为救小孩被恶犬咬伤”“扶老人被讹”等“反转新闻”出现之后,有不少公众对媒体的报道能力产生了质疑,有人甚至认为媒体报道的内容大多都带有夸张色彩,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打造”出来的,由此对媒体造成了深刻的误解。

第三,极易引发社会矛盾。一方面,“反转新闻”现象会引发社会危机。比如当公众看到有关于救助的新闻事件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捐款问题,而是事件的真实性,他们会想尽办法对事情的真相进行揭示,不仅对被救助的人产生了影响,也引发了一些社会诚信问题。另一方面,“反转新闻”会激化社会矛盾。比如在“反转新闻”的影响下,可能公众看到导游就认为他是“黑心导游”,看到老人倒地就认为是“故意碰瓷”,这种主观的判断会降低事件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实际上,任何事件都会包含矛盾的对立面,公众在自身观点态度的基础上,会自行“站队”,之后便会爆发激烈的口水战,从表面上来看是就事论事,其实是引发了一场社会矛盾,将新闻事件作为切入口,对自己的不满情绪进行发泄。

二、媒介社会责任

(一)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在“反转新闻”事件中,媒体人并没有对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给予高度重视,导致真相在复杂、繁琐的信息中迷失。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媒介环境的开放性,同时也对媒体工作者在能力以及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媒体工作者除了要利用媒体对信息进行及时传达外,也需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比如“罗一笑事件”就是典型的“反转新闻”现象,媒体在报道之前并没有对事件真相进行核实,进而引发了消费大众爱心、机构涨粉以及间接获利等一系列问题,让捐款的公众感到寒心。所以,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媒体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人文关怀、职业素养等的重视,对新闻现场进行真实记录,认真核实各种细节,勇于质疑,提升自身的采访能力、辨别真伪能力以及寻找真相的能力。

(二)完善舆论格局

事件信息及热议话题等的来源主要是一些新媒体,在线上互动的基础上,会导致管理责任模糊,并且讨论结果也难以推动现实生活,因此需要将线上舆论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借助媒体的资源、公信力以及受众粘度等对舆论圈层进行重构,形成新的舆论格局。媒体需要对议题进行合理设置,根据我国的国情、党情以及民情等,对政策进行有效传达,并从受众的角度对政策进行通俗解释。

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新媒体,在传播速度、新闻拓展宽度以及新闻传播效果等方面都要优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要想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对新闻事件进行充分挖掘,比如事件发生背景、原因、各方的利益关系、事件的处理过程以及处理结果等,避免“反转新闻”现象的发生。而对于新媒体来说,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自身新闻传播观念,注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以及影响性,进而全面发挥新闻事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另外,媒体还有利于内外群体的有效沟通,比如官民身份冲突以及医患关系矛盾等问题,多数都是因为沟通不顺畅引起的。媒体是各方沟通的有效渠道,可以通过有效的互动对矛盾进行有效化解。比如对于“湘潭产妇死亡”这一事件来说,医院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及时向记者说明情况,导致家属对医院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媒体而言,不应该通过报道对矛盾进行激化,而应该利用专业渠道对双方的行为进行解释,向公众普及一些相关知识,以第三方的身份促进医院与家属的有效交流,进而对矛盾进行化解。

(三)创新报道方式

在新时期背景下,虽然每个人都拥有发言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对真实新闻进行发布,因此媒体可以对自身的优势、特长进行全面发挥,不仅要对受众进行有效吸引,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对于媒体而言,应该对报道方式进行创新,网络媒体可以在网站上建立辟谣专栏及舆论专区,对观点态度进行客观发布,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道。而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记者采访手记,对一些没有报道的内容在平台上进行呈现。在内容编排方面,可以适当缩减一些一般性新闻的报道,不对网上话题进行重复报道或者是炒作,增强对深度报道以及调查性报道等的重视,做好自身“把关人”的角色,对信源进行认真核实,不对自媒体属性进行过度迎合。

对于媒体工作者而言,报道过程中也应该对新闻语言进行合理使用,认真撰稿,字斟句酌,避免媒介审判对当事人产生困扰和伤害。一些煽动性语言以及戏剧化报道等,比较适合文学作品,而新闻作品与文学存在较大区别,所以对于媒介人员而言,应该避免通过“标题党”以及“模糊化”手法等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一系列“反转新闻”现象的出现,媒体应该对自身的社会责任进行重新审视,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对舆论格局进行完善,对报道方式进行创新,提升自身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对公众进行正确引导,全面发挥自身对社会的价值,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反转新闻矛盾舆论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多一些判断,少一些反转
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体行为浅析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