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几种因素

2018-04-01刘旭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指挥者长音音准

刘旭(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引言

合唱之美在于通过各个声部音响交汇组成统一的听觉整体,从而呈现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以及思想内容。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要进行长期的合唱训练。目前,我国的童声合唱团已走向世界,但大多数合唱团都存在走音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童声合唱的音准问题呢?笔者通过平时的合唱训练进行反思与总结,发现以下四个方面会影响到音准:

一、常用的三种律制比较

目前,常用的有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和纯律三种律制。不同的律制中各个音的频率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有时差异会非常明显,如果单凭习惯只以一种律制为标准,音准得不到准确的把握,就会直接影响作品的原貌。

鉴于我国学校音乐教学中伴奏乐器,并且在其他音乐课程的教学中也普遍进行十二平均律的训练,故在平时的合唱活动中我们仍必须以十二平均律作为音准参照。但在无伴奏的合唱作品中,则建议采用纯律为主,平均律为辅,重要音上重点强调练习的方法。因为平均律的协和性远不如纯律,同样的一个和弦如c-e-g,对于e音的处理纯律显得理所当然,e音本来就是c音(基音)的其中一个倍音,而平均律中的e音则要比纯律中的e音大十几个音分,和弦也自然没有纯律那么和谐纯净了。

二、合唱音准的影响因素

2.1 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素养

合唱艺术,以其可参与性极强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按不同的艺术目的,合唱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及型,另一类则是提高型。针对有兴趣同时又具备良好音乐基础者,可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合唱艺术指导。提高型合唱团必须要求队员进行入团前的选拔考试,以使得合唱团整体的音乐素质达到一定的要求。在笔者曾经教学的合唱团中,有部分团员音准常常出现问题,有些问题并非短暂的纠正就能解决,对音准要求稍高些的作品排练起来显得难度颇高,这些势必影响某个声部的音准和整体音准,也影响到合唱排练的效率和继续下去的信心。

2.2 力度

在合唱排练中,常见的情况是音准随着力度的加大而偏高,随着力度的减小而偏低,这在非专业性的合唱团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曾同时在大学生合唱团和中老年合唱团做过相同的实验:

实验结果:在力度不变的延绵长音中(非自然音区),当循环呼吸开始后,两团整体音准都有所偏低,表现以女高音声部(旋律声部)最为突出,其次为女中音、男高音声部;在力度减弱的过程中,音准通常逐渐偏低;在由长强音突转弱后,转为弱声的那个音(长音)开始处即音准严重偏低。经过训练,学生团音准情况较训练前好得多,而中老年团则进步不明显。

2.3 音区

中音区的音准对于各声部而言是比较容易控制的,而两端音区的音准相对就较难控制,再加上力度、速度、气息等变化,有时就会给音准带来更大的障碍。以女高音声部为例,她们常常担任主旋律的角色,音色要求明朗、清亮、有较强的穿透力。然而,有的作品对旋律音区的要求比较高,这样女高音声部的声音易出现挤压现象,直接导致整体音响的不融和,这也是常见的其他声部都比较谐和的时候,女高音一旦加入则破坏协和性的原因之一。

2.4 长音

上文中提到,在力度不变情况下,长音的音准很容易偏低,这与个人呼吸、整体呼吸、内耳听觉等都有密切的联系。长音的音准控制相对短音较难,因为在延续的时间内,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力度与表情的变化。比如同样一个长音,其力度的处理可以保持不变,可以渐强也可以减弱,甚至可以做强弱间的折回转换。对于音区较高的音,力量的加大可以帮助音准不偏低,声音不挤压,然而有的作品则要求高音处减弱力度,这对合唱团个人的歌唱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诸如此类的作品处理,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则需加强团员个人的基本功训练。

2.5 合唱指挥者的音乐素质

合唱指挥不仅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还是艺术的指导者。在作品与合唱团之间,合唱指挥者既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理解完善,又要对合唱团进行统一、有序的排练指导,从帮助团员视谱、填词到具体难点处的精雕细琢,无不体现了指挥者的重要性。因此合唱指挥者需要有较强的音乐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就音准而言,首先,合唱指挥需要对作品的每一声部做到熟悉,包括音准、节奏的了解,填上歌词后的演唱,而非仅是对旋律声部的了解。其次,指挥者要有敏锐的正确的音准辨别能力,即当团员中有人音不准时,可以立即予以纠正,当混声练习时,有声部出现音准问题,也要停下来单独再练习。最后,要能帮助团员建立整体音准概念,训练合唱的耳朵,提高合唱团的音准能力。

三、合唱音准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合唱音准问题的解决方法,目前很多学者已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今天笔者也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说到解决对策就需要针对问题来一一说明。

第一,对于合唱的演唱者来说,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保证每个合唱团体的个人基本情况相差不多,这里所说的个人基本情况所知的是每个人的语速,说话口气,对音乐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旋律的悟性等问题,而并不是指其声部的问题。这样的团体相互合作起来会比较容易协调。

第二,对于合唱团体来说训练是必然的一门功课,而对于合唱团体来说不仅仅需要对每个人进行科学的训练还需要对团体合唱进行科学的训练,有些朋友们喜欢分声部进行训练,最后和音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配合的音乐是不能称之为好音乐的,既然要选择合唱就一定要配合。那么对于演唱者本身来说,不仅仅需要熟悉自己声部的旋律,还要熟悉其他声部的旋律,这样配合起来才能有奇特的效果出现。而对于我们来说,配合也是需要讲究科学的,不仅仅要配合声音,还需要配合呼吸,语速,以及咬字等问题。这样演绎出来的歌曲才能成为经典。

第三,是需要注意合唱指挥者的训练与配合。前文中提到过,指挥就是发号施令的人,看到指挥棒的同时,我们的声音就要从口中发出。那么一个好的指挥,就一定要了解音乐的内涵,熟悉音乐的旋律,让整个音乐的所有篇章都鲜活起来。这才是一个指挥者该有的一份从容和责任。指挥者在指挥训练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一定要协调,要跟着旋律的高低起伏来挥舞自己手中的指挥棒,就象真的上了战场一样,指挥者就是整场音乐的灵魂,这个灵魂活了,这场音乐就有了生命,同时也就更加的鲜活和美妙了。

第四,应该注意作品的选取,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来说,我们知道一个歌唱者有合适的作品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合适,合适的音乐给合适的人,音乐才会美好。合唱音乐需要选择的则是音乐旋律适中,歌词并不复杂的歌曲,这样的歌曲更适合多人配合,和音部分也会让正常音乐得到升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其他的因素,在此不一一叙述。合唱中出现的音准问题,往往不是由一种因素决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同时性的综合,所以,指挥者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音准问题的突破口,采取各种手段,克服音准难题,为谈“其他一切”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指挥者长音音准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探究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浅谈圆号长音演奏技巧
Ship or Sheep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合唱指挥者应具有的素质及指挥要点探析
一位富有创见的指挥者——邓华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