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路壮剧生存危机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广西靖西市、德保县为例

2018-04-01周秀苗马树春

社科纵横 2018年5期
关键词:壮剧南路业余

周秀苗 马树春

(百色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南路壮剧是广西壮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桂西壮语南部方言区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以及越南北部一带。因德保和靖西是南路壮剧的两大发源地,且使用当地方言和民间曲调演唱,故名“南路壮剧”,也称为“德靖壮剧”。2016年,壮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数百年来,南路壮剧一方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了当地壮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一朵别具风韵的民族艺术之花,另一方面又因生动反映壮族人民的人文风貌、审美追求而具有文学、美学、音乐学、舞蹈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南路壮剧如今面临着多重生存危机,举步维艰,令人堪忧。为此,笔者于2016年暑假期间,率领研究团队前往德保和靖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南路壮剧的历史、现状,努力寻求其发展对策。

一、南路壮剧的五大危机

(一)剧本危机

剧本建设是壮剧建设的关键环节,而如今南路壮剧剧本危机严重——旧剧本保存不多,新剧本创作不够。据介绍,南路壮剧传统剧目约有200多个。其中德保县保存有古壮字(土俗字)抄本150本,但除了《还阳棒》、《宝葫芦》、《田螺姑娘》等少数剧本仍然保存完好外,其余的剧目(如《盘古开天》、《火龙袍》)大多已在“文革”时期被销毁,或者由于保管不当而造成剧本丢失、残缺。靖西市的传统剧目也基本消失殆尽,只剩下根据壮剧故事或者汉族故事改编而来的《毛红与张玉英》、《红楼待嫁》等寥寥无几的几部。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壮剧剧目也为数不多,德保县现有剧目52本,但仍然在演的为数极少。

(二)创作危机

剧本少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创作人才。我们知道,壮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其主创人员包括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人才,编剧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但就农村业余剧团而言,并无严格分工,大凡演出,几乎都是有由某个老艺人口传心授剧目内容——有的是自编的,更多是“拿来”的。而且,这些老艺人在非严格意义上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有的还可能同时兼任主演、音乐唱腔设计和舞美服装设计。如此身兼数职,加上自身素质能力有限,势必会导致壮剧剧目“供不应求”。尤其可悲的是,随着这些老艺人相继辞世,能够发挥主创人员作用和领军作用的人才,早已是寥寥无几。所以,现在农村壮剧班要想排演壮剧时都面临着“剧目难寻”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凭着“集体回忆”老戏来演以便“凑数”,或者去找老艺人索要剧本演出。据了解,靖西县目前能创作、编剧的老艺人只有四五个,各个业余剧团需要演出时,纷纷去找他们要剧本才能缓解燃眉之急。就县歌舞团而言,由于创作人员少且年轻化,他们对壮族传统文化不熟悉、对壮剧这种民族艺术不精通,因而也难有佳作诞生。

(三)表演危机

由于缺乏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自身又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目前,南路壮剧尤其是业余剧团大多处于“难以演出”的困境。一方面,表现在剧目匮乏、人才缺乏。德保县现有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48个,其中老艺人48人,演员年龄平均42岁,50%以上的剧团人才青黄不接。比如,壮剧演出的三大必备乐器是马骨胡、二胡和三弦,但如今会拉马骨胡的人已经很少,需要演出时,业余剧团大都只有相互借用乐队,才能勉强完成。另一方面,表现在场地简陋、设备不全等硬件条件欠缺。就德保县而言,在20世纪50—60年代,共有96个业余壮剧团(队)活跃在县城、乡镇、村屯,每逢重大节庆或重大活动,它们都登台演出,形成了壮剧艺术“遍地开花”的盛况。如今,不仅专业剧团演出很少,业余剧团的演出更因缺乏经费、场地而大多举步维艰,能够正常演出的寥寥无几。靖西的20多个业余剧团的情形也基本如此。据了解,一场壮剧的完整演出,都需要乐器、服饰、化妆、道具、舞台等大量物质上的支持才得以实现。而这些业余剧团都“极其缺乏”。笔者前往靖西两个业余剧团考察发现,县城的环城壮剧团排演场所设在团长陆英其家,旧州镇壮剧团只有一间约25平方米的私人房间作为活动场所,屋里摆放各种乐器和演出道具,显得拥挤不堪。

(四)传承危机

唯有传承,才能发展。但与民歌、曲艺等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壮剧也同样面临着代际传承危机,也就是老的热衷喜欢、少的缺乏兴趣,彼此存在着代沟,造成“青黄不接”的断层。也因此,南路壮剧传承者老龄化现象甚为普遍。比如,德保县专业传承谱系中共有赵孟伯、张琴音、李爱群、何丹结、农庆武、农定华、周卓玲、农宝琴等9人,其中年龄最大者88岁,除了最小一人黄正霖34岁以外,其他传承人均在55岁以上。而业余剧团传承人苏朝甫、莫世亮、范宜益等年龄均在50岁以上。靖西市业余剧团传承人卢克仁、张桂英、蒙秀峰等的年龄也是都在50岁以上。而且令人堪忧的是,虽然德保、靖西都有县级、市级、区级官方认定的壮剧传承人,但由于多种原因,部分老艺人的“接班人”一直没有确定。那么,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壮剧传承将会出现断层。

还有一种情况,也有一些20余岁的年轻人对壮剧感兴趣,想来学习。但由于他们对壮剧不熟悉,学习进度偏慢,加上年轻人业余生活丰富,不能保证按时参加排练。所以,不少业余剧团开始偏向于招收那些已经成家的爱好者作为培养对象,客观上也造成传承者年龄偏大的现象。

至于中青年人为什么不愿学习壮剧、传承壮剧,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壮剧本身未能与时俱进、增强魅力的内在因素之外,经济因素也极为关键。首先是演出壮剧不能“养家糊口”,甚至没有报酬。如今业余剧团的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务农的农民,他们大多以兴趣爱好为主,参演壮剧纯属自娱自乐的自发行为,偶尔受邀参与文艺表演,基本上都是“友情演出”,即便有所收入,也少得可怜。如此状况,怎能吸引青年一代心甘情愿地加入其中?而且德保、靖西两个县(市)的农民群众大多还没有脱贫,为了生存发展,年轻人要么远赴外省打工挣钱,要么一门心思致力种养以求发家致富。此外,生活方式多样化、娱乐途径多样化也是造成中青年人不热衷壮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受众危机

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南路壮剧不仅演员“老龄化”,观众同样也是“老龄化”。每当壮剧剧团排练或演出,能够主动前往观看且饶有兴趣者,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对壮剧缺乏兴趣,不仅不愿学,也不愿意看。这也难怪他们。因为,壮剧剧本老套、手段老化。传统的壮剧剧目,无论是表演壮族故事,还是移植、改编汉族剧目,大都是以表现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主题,而且服饰、唱腔、演奏等都没有多大变化,年轻人就会觉得壮剧表演的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壮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他们的审美趣味不相一致。每当目睹此种情景,我们的心里难免会生出一些悲凉的想法:难道流传了数百年的壮剧艺术只能成为“老人艺术”“夕阳艺术”?

二、南路壮剧危机的原因分析

南路壮剧五大危机之所以形成,可以说是“多因一果”。

(一)外因

1.政府方面:重视不够

虽然包括壮剧在内的所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都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但毫无疑问,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因为,政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实效。对比德保、靖西两县情况,就会得到印证。

德保县政府一直都比较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县财政每年专门拨给壮族马骨胡艺术传承人制作马骨胡经费10万元,拨给48个业余剧团扶持经费24万元。县文化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牵头单位,设有非遗保护专员2人。馆内有一处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的传习场所,专供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之用;馆外有一座培训中心,建筑面积为280平方米,其中设有两个教室和一个马骨胡及南路壮剧实物展室,展柜内有马骨胡及壮剧剧本等303件“非遗”实物。此外,该馆还将每年中央拨给的免费开放经费的三分之二用于支持本县进入“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的挖掘传承等活动。正因如此,目前该县壮剧做得较好,每年参加全区壮剧比赛都能拿到一、二等奖。美中不足的是,尽管县政府、文体局都很重视,但各乡政府支持、配合不够,县里要求每年划拨的2万元经费的任务大多不能落实到位。

靖西县近年来虽然已对南路壮剧进行全面普查,初步整理了壮剧材料,也曾组织过全县业余壮剧团进行汇演,但经费投入不正常、保护措施不到位。比如,对剧团的演出、设备的购置、编剧的培养、演员的培训等都没有明确的年度预算,对剧团演出的任务、规范等也没有明确要求。所以,该县的业余剧团不如德保的发展迅速。

2.社会方面:现代化的冲击

壮剧是根植于壮族人民生活土壤之中而生长出来的一种艺术之花,是民族文化滋养而成的一种独特艺术。换言之,它生存发展的土壤就是壮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稻作文化。但在现代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之下,它难免萎缩乃至濒危。在当今语境中,不仅生产技术现代化,而且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价值观念也都跟着“现代化”。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这些“现代化”方式势必会“分流”受众。过去壮剧是在闭关自守的环境下缓慢发展的,如今时代环境的变化对壮剧的冲力非常猛烈,不仅各种戏剧之间的交流、竞赛多了起来,而且还有电视、电影、音乐会、体育比赛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都在“争取”观众。在魅力如此众多的时代,观众当然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娱乐方式和欣赏对象,这就使壮剧不得不陷入困境。第二,这些所谓“现代化”其实是良莠并存。比如,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会让人热衷于“超爽”的快餐文化、流行艺术,而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加以冷落甚至不屑一顾。也因此,年青一代对壮剧艺术少有兴趣,甚至视之为“土俗”而羞于理睬。

(二)内因

从根本上说,造成壮剧衰落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壮剧自身。

首先,精品不多。在中国民族戏剧史上,一个优秀剧目挽救一个剧种的例子并不鲜见。南路壮剧也曾经有过辉煌时代。比如,《百鸟衣》、《还阳棒》等著名剧本,就曾演出过近300场。但如今,无论是德保还是靖西,上演的剧目大都还是《田螺姑娘》之类的一般传统剧目,人物、故事都是“过去式”的东西,而且演的来来回回都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少有反映当代生活的精品力作,因而吸引力自然弱化。反之,《种瓜得瓜》等反映现代题材的新壮剧就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其次,表演陈旧。如今德保、靖西的南路壮剧,在表演上依然几乎完全传统化。比如,演奏乐器都是“三件宝”,即马骨胡、二胡和三弦。这固然能够凸显壮剧特色,但如能适当加入一些国外乐器,比如吉他等弹拨乐器和大号、小号等铜管乐器,表现力岂不更强?此外,在布景、道具、服饰、唱腔、语言等方面也少有变化,正所谓:“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最后,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创编和演出人员在思想观念上依然一味地尊崇传统且“以我为主”,未能站在当今时代观众的角度作换位思考,并进行相应的艺术创新,因而感官冲击力不够大,艺术观赏性不够强,难以吸引更多观众入场看戏,即便看了也是难有感动和共鸣。比如,在故事的演变、节奏的推进、唱腔的处理上,都还是那样“不慌不忙”,缓慢拖沓。而如今无论是工作节奏还是生活节奏,都已明显加快,很少有人(尤其是年轻人)耐心花两到三个小时去看一场演出——而且又不是精品。须知,一代有一代的观众,一代也应有一代的戏剧。壮剧的表演模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三、南路壮剧的发展对策

总的来说,壮剧要走出危机、获得振兴,必须走“综合治理”之路,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各方作用,这样才能“走进新时代”,写出新作品,获得新生命,产生新影响。否则,古老壮剧将会在时代潮流中“悄然逝去”。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振兴壮剧提供坚强保障

在壮剧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也就是要起到倡导、扶持、促进的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剧团建设力度,确保编制、人员数量足够、水平较高;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剧场、器械等硬件建设,确保业余剧团有场地、演得起;要进一步加大对业余剧团的引导和管理力度,比如,政府部门要搭建平台,经常为各种业余剧团举办比赛和交流活动,同时还要邀请专家、群众作“评委”,每年都对各个剧团的演出活动进行打分,量化考评,考核指标包括每年演出场次、观众人数、观众反应、作品创作等情况,并据此评选出优秀剧团、良好剧团、合格剧团和不合格剧团。对于优秀剧团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合格剧团给予大力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壮剧团创作和排演的热情,进而促进其水平的提高。

此外,政府还要强化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文化名片,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因为,“地方民族剧种是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当地人民群众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也是一个省区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特产和文化品牌。”[1]比如,德保县政府就做到多措并举,有效保护。县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县人大第十四届一次会议将南路壮剧的传承与保护列为重要议题,而且除了上述的投入经费、建设场地、安排专人外,还保留县南路壮剧剧团传习基地负责对全县业余团队进行业务辅导;对南路壮剧传承人进行登记造册,作重点保护;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创编北路壮剧精品剧目《马骨胡之梦》等。

(二)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为振兴壮剧提供坚实基础

说到底,壮剧是一种民间艺术,只有让群众“动”起来,它才能“活”下来,“好”起来。目前的情况是,各个业余剧团的表演热情高低不一、表演活动时有时无、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处于一种“无所谓”“不着急”的状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除了上述措施,政府还应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对做得好的业余剧团和个人,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让其更好地发展壮大,同时也可以此促进“后进”剧团的迎头赶上。当众多业余剧团能够实现从“要我演”到“我要演”的转变之后,壮剧之振兴便有希望。比如,德保县的众多业余剧团之所以活动比较正常,就得力于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县财政每年专门拨给壮族马骨胡艺术传承人制作马骨胡经费10万元,每年拨给48个业余剧团扶持经费共24万元,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专家的智力作用,为振兴壮剧提供有力支持

要更好提高南路壮剧的传承发展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相关专家和广大教师的业务专长,做到“四个进入”,实现立体化传承。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专家”既指专门研究壮剧的学者,也指对壮剧艺术造诣较高的民间艺人。

一是进入学校。要让各级学校成为普及壮剧、传承壮剧的重要阵地。而在学校开办兴趣班就是有效一招。政府应在壮剧艺人较多、壮剧活动较好的地方(包括县城、乡镇、村街),选择若干个学校作为“试点”,开办壮剧传习班或兴趣班,让一些具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壮剧艺人的言传身教。等到条件成熟,再全面铺开。此外,还应经常组织壮剧团到校进行展演,让学生通过观看演出,对壮剧有感受、有兴趣。比如,德保县在都安乡等4个乡村小学建立少儿壮剧传习培训基地,效果良好。

二是进入课堂。为了普及壮剧、传承壮剧,教育部门应在各级学校开设相应的特色课程。比如,在中小学,可以开设“壮剧艺术”的课程,通过教师讲授、艺人表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对壮剧艺术有具体认知。在大学,可以开设“壮剧概论”的选修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壮剧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价值作用等内容,让学生对壮剧艺术及其文化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三是进入教材。编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材,是普及壮剧、传承壮剧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规范开展壮剧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为此,应当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壮剧艺人共同开展研究、共同编写教材(比如《壮剧入门》之类)。当然,为了增强受众的学习兴趣,教材不仅应当做到图文并茂,而且最好配有声像结合的光盘,以便让人看得见、听得着。

四是进入社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壮剧只有深入基层,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除了业余剧团自娱自乐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外,政府还应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演出,让古老的壮剧走进社区、走进街道、走进村屯,不断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然,要实现上述“四个进入”,就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壮剧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只有把壮剧艺术的渊源、特色、价值等方面的内容都探究出来,壮剧的传承发展才有方向、有遵循、有依托,才能确保规范性、避免随意性。比如,壮剧与汉剧有何关联、南路壮剧与北路壮剧有何区别、壮剧发展之路何在等问题,没有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就难以搞清。

(四)充分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为振兴壮剧提供经济动力

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振兴壮剧艺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条可行之路。换言之,这是一个互动双赢的举措。从旅游动机和审美关注角度来看,现代旅游者已经从最初的游山玩水的表层感官层次,上升到对旅游地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层次。因此,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就能够引起游客的喜爱,给予游客非同一般的体验和感受。就南路壮剧而言,由于它具有多重价值,表现形式又颇具特色,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如果政府部门或旅游公司深入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可以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一是打造精品剧目。比如,德保县可以打造精品壮剧《马骨胡》,作为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展演,并在表演中突出壮族文化,表现壮剧唱腔、奏响壮剧旋律,这无疑会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加分”。二是制售工艺品。可将壮剧乐器、服饰、道具制作成小巧便携的手工艺品,在旅游景区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制售音像作品。如将壮剧经典剧目演出实况进行数字化拍录,制成光碟销售,势必会有一定的市场。四是创作影视剧目。组织艺术人才,充分发掘有关壮剧的人物、故事、传说等特色资源,创作成电影或电视剧进行播放。如此,即可提供地方知名度,也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促使他们更加热爱壮剧、传承壮剧。

当然,南路壮剧是一种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艺术,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因而,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注重保护其文化生态,确保其可持续性发展,切不可为所欲为,杀鸡取卵。

(五)充分发挥科技的辅助作用,为振兴壮剧提供技术支撑

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传统南路壮剧的传承方式主要就是“口传心授”,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人走歌绝、人去艺亡的悲剧。为此,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具体来说,南路壮剧资料库和数据库的建立,应当做到:

1.注重平面资料的收集记录

南路壮剧剧目共约200个,古壮字抄本150本,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但同时,由于它们基本上都是纸质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纸质剧本都会面临着霉变、残缺或丢失的危险。因此,除了广泛收集、建立档案之外,还应当运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作数字化处理,然后分类、登记、编目、建档并存入数据库。

2.注重声像资料的收集记录

南路壮剧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因而,应当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表演艺术进行“实况录像”,以便建档保存。

一是对表演唱腔和习俗进行拍录。“南路壮剧的唱腔是由德保县、靖西县的‘双簧戏’并吸收提线木偶的演唱发展而成的,它们不仅特色鲜明,而且类型多样,概括来说,主要有平板类、喜调类和哭调类三类。”[3]平板类唱腔有【平板】、【马隘调】等;喜调有【喜调】、【采花调】等;哭调类唱腔有【哭调】、【寒调】等。这三类唱腔或多或少都与平板有关,也就是都以平板为基础,通过速度节奏、旋律变化,形成一系列的板式,从而构成壮剧板腔体音乐的基本框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腔调的演出都有相应的多种剧目,而且壮剧演出又常有自己的独特习俗(如“扫台”)。对于这些,都应当尽可能地进行拍摄记录。

二是对精品剧目和传承人技艺进行拍录。为了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各级“非遗”名录体系。比如,德保县共有县级“非遗”传承人1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6人、区级“非遗”传承人5人,其中就有壮剧传承人。那么,对于南路壮剧而言,无论是传统的精品剧目,还是传承人的表演艺术,都是其精华所在,也是保护传承的重点内容,因而应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他们进行全方位拍录,然后制作成光盘,以便人们了解、学习。近年来,德保县就抓紧挖掘整理南路壮剧曲牌、唱腔、唱段等,组织力量采访老艺人,并以口传、书面、图片、影碟、录音等形式保存下来。

四、结语

壮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振兴壮剧需要综合治理。只有政府、民众、企业、社会各个方面都联动起来,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自我提升,壮剧才能把危机转化为生机,才能更好地走进新时代,产生新活力,赢得新生命,带来新希望!

参考文献:

[1]郭思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剧种的生存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8(1).

[2]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廖明君,何荣志编著.壮剧[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壮剧南路业余
业余也疯狂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
壮剧来啦
云南壮剧的舞台类型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横截沟在子牙河南路下穿西站北广场地道中的应用
业余棋手错觉